■葛巧芹
遁入尘俗只盼百年佳偶陡起波澜皆为鸾凤昭彰
——我演扬剧《白蛇传》小青的所思所想
■葛巧芹
扬剧《白蛇传》是一代宗师华素琴先生的代表作品,全剧情节起伏生动,唱腔婉约优美,更不乏气势恢宏的比武桥段,自问世以来一直颇受戏迷观众的喜爱,收获了无数的掌声和赞誉。从艺二十余年以来,我有幸在戏曲、音乐剧和话剧的作品中扮演了数十个人物角色,但《白蛇传》中的小青却一直是自己最为喜欢的。之所以会这般情有独钟,一方面缘于对小青这个角色人格魅力的迷恋,另一方面则是难忘于如何将该人物更立体地展现、更恰如其分地拿捏的艰辛探索过程。该剧本是一出华派名剧,但作为学艺时便在筱派艺术氛围中熏陶着的镇江扬剧人,如何巧妙地将筱荣贵老师的艺术精华用于提高小青这个角色的舞台表现力,我认为这也是值得分析和揣摩的。
与小青的初次“邂逅”是在江苏省戏剧学校排练毕业汇报演出的时候。1992届镇扬班的小伙伴们徜徉在扬剧的艺术殿堂里,在任课老师诲人不倦的指导和讲授下,我们聚精会神地苦练基本功,圆满完成了各项学业和考核,毕业大戏《白蛇传》在1995年与我们如期而至。根据剧团和导演的安排,我最初分配到的任务是饰演《上金山》《断桥》两折中的小青。熟读剧本以后,我很快被这个果敢忠诚、重情重义的仙女吸引,在刻苦学习这两折的同时也在一边观看其他同学排练《游湖》《惊变》《盗仙草》等其余场次,一边仔细体会小青这一人物的刻画要点。临近演出时,有些演员因故退出了演出阵容,导演让我临时顶替其余场次的小青。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因为平时的点滴积累,我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从正式接手到响排合成的跨越,顺利完成了毕业汇报演出,得到了导演和剧团领导的一致好评。毕业以后,虽然只在一些折子戏中再次扮演这一角色,但小青一直在我心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小青是一个神话人物,由蛇妖历经千年修炼得道而成,因同为蛇妖的主人白素贞对尘俗充满期许和向往,与其一同逃离仙山来到烟波浩渺的人间。扬剧《白蛇传》从她们西子湖畔偶遇许仙开始,历经《游湖》《惊变》《盗仙草》《上金山》《放许仙》《断桥》等场次,完整讲述了白素贞与许仙从相逢伊始的甜蜜幸福、惊变以后的种种磨难直至最终团圆的动人故事。剧中的小青与白素贞虽为主仆,但一直情同手足,二人同甘苦、共患难。她天真直率、机智果敢、爱憎分明、武力过人,自始至终忠于姐姐白素贞,为了从法海手中挽救并唤醒许仙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小青是一个简单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说她简单,是因为她只做忠于姐姐的事情。说她复杂,则是因为全剧的故事情节起伏动荡,小青的内心世界也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小青没有一以贯之的性格特质,这与白素贞从头至尾的妩媚温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青需要在不同的处境下来回变换心情,而这些的源头则是姐姐和许仙的种种爱恨情仇。具体来说,《游湖》时的小青,懵懂俏丽、神采飞扬,虽然姐姐有着更为绝世的容颜,但初来人世间的小青依然如出水芙蓉般让人心动。《惊变》后的小青,与姐姐一样跌下神坛,面对着几乎是灭顶的灾难。虽为蛇妖,但心地善良的她幽怨中自带着阵阵酸楚,如梨花带雨般惹人怜惜。《盗仙草》《上金山》时的小青,交杂着对姐姐的爱、对许仙的恨、对法海的怒。面对困境,她挺身而出为姐姐分担忧愁,不辞辛苦地谋划着和法海的抗争。另一方面,她也声泪俱下劝阻姐姐对许仙执迷不悟的痛恨。《断桥》时的小青,与姐姐遭遇法海的挫败后逃至西湖,内心哀伤欲绝、忧郁万分。忽见许仙归来,她瞬间怒火中烧,几度欲向许仙挥剑行刺。最后,在姐姐如泣如诉的诉说、许仙痛定思痛般悔过自新以后,小青终于在百转千回的纠结后选择留在姐姐身边,放下了手中的青锋剑,原谅了许仙。从此,三人在人世间开启了新的生活,全剧也就此落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小青并不是一个特别容易塑造的角色。从戏曲的行当来说,小青是属于近于刀马旦和丫头旦之间的一个角色,虽然唱腔较少,但随着剧情的深入,在白娘演唱时,小青需要较为繁杂的肢体动作去做好辅衬。在《上金山》等选段时,更需要扎实的武场功底,因而对演员的身段和艺术表现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从戏份和人物的重要程度来看,小青属于剧中的女二号,需要演员合理把握尺度,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失去该有的烘云托月的作用,需要恰如其分地达到“添一分则过犹不及,删一分则稍逊一筹”的艺术效果。
《白蛇传》全剧的核心是《上金山》和《断桥》两折,我主要结合这两场的演出实况谈几点心得体会。《上金山》是从姐妹二人商定营救许仙开始,随后小青奉命四下搬兵围攻法海。此时的小青是一个轻快活泼、意气风发的“侠女”,虽然心急似箭,但她依旧自信能够靠着姐姐的名望不费吹灰之力搬来救兵。因而我在台上需要用轻盈的舞步、灵活简练的侧身翻腾去极尽小青的直爽伶俐和逶迤之姿。腾云驾雾的搬兵途中,一段【数板】唱得一气呵成、快如走珠。“闻听姐姐一声令,小青出门走不停,驾云来在东海边,高喊龙王你听真……”这段【数板】的腔不多,也不华丽,但是准确地表达了小青此刻的心情。搬来救兵以后,二人同上金山向法海索要许仙,与白素贞讲究据理力争不同,此时的小青既急躁又愤怒,只想快速与法海做个了断。我在出演时就紧紧抓住人物的这一心理,使用丰富的肢体动作,不断挥舞着手中的青锋利剑,展现出小青率直坦然的性格特点。随着白素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恳请失败,双方进入了金山水斗部分。我利用平时练就的圆场功、把子功基础,以一枪抵重枪、以枪为轴心连续做旋子,闪蹿腾挪、纵跳翻飞间,竭尽全力呈现出精湛优美的火爆打斗场景。
尽管小青使出浑身解数,但结果终究还是回天乏术。败走金山以后,小青和姐姐又回到了西子湖畔的断桥边,全剧进入了最为高潮的《断桥》部分。二人在败退途中,有一段颇受观众欢迎的【软平】唱段,为了展现出鏖战失败后的狼狈不堪和凄风苦雨,剧本里有一段“冲乱云席卷狂飙洒泪成千里江涛”的唱段。为了更好地完成该段演唱,经过比较和思考以后,我尝试将筱荣贵老师平时给我们展示的声腔处理技巧运用到该段唱腔之中。虽然筱老师并没有参与我们该剧的排练,但在日常的讲课中筱老师为我们充分展示了她在小腔处理上的技巧。最终我借鉴使用了筱老师在【璃调】中的唱法,为这两句唱注入了丰富的小腔元素,使得这段唱腔哀婉低回、跌宕起伏,更立体地展示出了小青与姐姐此刻酸楚的内心。此后,面对如同宿命一般的断桥,白素贞洗尽铅华,如泣如诉地讲述着内心的幽怨苦痛,小青此时需要做的就是在踉跄的步态中配合姐姐完成情感的抒发。基于这样的认知,我在这一桥段中就将自己假想成一面镜子,镜中的主人是姐姐白素贞,而我需要去做出与姐姐的声声低吟相一致的肢体动作,让观众觉得白娘的唱与小青的肢体动作是亦步亦趋、如影随行。最后,在见到许仙的那一刻,小青如同怒火中烧,几番仗剑直刺追杀许仙。在遭到姐姐的阻拦和劝阻以后,刚直不阿的小青想到了与姐姐的诀别。为了描摹出此刻小青的进退维谷,我在唱到【滚板】“我不愿与这负心的人儿常相见”时,随即便迈出辞行的步伐,在姐姐一声扣人心弦的“青妹……”以后,善良的小青随即陷入了黯然所思之中,几番痛苦的挣扎以后,随即一个趔趄的又退回到姐姐的身边,饱含神情的对着姐姐唱出了“青儿我绝不离开姐姐身边。”在这一核心片段中,我通过将脚下犀利的脚步、眉宇间转瞬即逝的神态与绝望中感人至深的唱腔融为一体,较好地展现出小青在进退两难的抉择中的困顿和情感上的升华。
镇扬学员版的《白蛇传》上演以后,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观众的一致认可和赞誉,掌声和鲜花也纷至沓来。后来,由于单位集体改制的需要,原镇江市扬剧团整体并入镇江市艺术剧院,镇江扬剧也和其他的地方剧种一样步入了衰退期,我参与扬剧演出的机会也不比过往。近年来,借着新形势下文艺发展的东风,镇江扬剧事业迎来了转机,陆续创排了《小花旦当官》《完结堂1937》《红船》等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一致的文艺作品,并相继斩获了中国戏曲界的数项殊荣。作为镇江扬剧人,我将义不容辞地继续参与振兴镇江扬剧事业的工作中去,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应该承担的演出任务,为镇江扬剧的发展贡献自己全部的艺术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