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应贴近生活

2017-11-16 01:24:23张丽娜
剧影月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柳琴好戏戏曲

■张丽娜

地方戏应贴近生活

■张丽娜

地方戏要想走向基层、走向更多的观众,首先要调查和研究现代人的审美观点和他们的精神需求,著名戏剧理论家余秋雨先生在《戏曲审美心理学》中说到,“观众的需求历来不是凝固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他们的审美口味,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这是戏曲发展的动力之一。”地方戏曲原本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之所以能延绵不断、茁壮成长,应该感谢我们的农村观众,是他们给了我们生的希望,是他们给了我们无尽的力量,是他们给了我们改革的勇气,是他们让我们不再彷徨。戏曲只要不脱离人民群众,尽管会遭受种种磨难,但终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柳琴戏要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要求,不仅要在剧目上革新,还要面向广大的基层观众排演更多、更好、更优秀、更能反映当代精神的一些现代戏,要发挥戏曲“长于抒情”的特点,要以喜剧的形式反映现代人的苦与乐。大型柳琴戏《大地的女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寓教于乐,发挥戏曲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更进一步贴近生活,走进广大观众的心理,使人震撼,从而提高他们的观赏兴趣,完善他们的审美观点,使之从中有所感悟,受到启迪,这就是我们要做的。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拥有着十亿之多的农民。由于长期以来城乡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城乡居民在欣赏情趣和审美观念的差异。我们根据农民朋友的口味,采用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无形的文化只有借助于有形的载体,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和潜能。我们剧团作为一个专业的文艺团体,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进取,把自己融入基层文化建设,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送先进理念下乡,把好的节目和剧目送到田间地头,把我们的先进思想送到乡村集镇,让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他们喜爱的节目和演员。剧团还根据乡镇人口布局区域的特点,精心打造主题鲜明的文艺演出,配合各条战线展开宣传活动。我们为工商、税务、水利、计生、安监、环保、劳动、司法等部门精心策划组织大型主题演出,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在农村的惠民政策和中心任务及时送到千家万户。我们还利用重大节庆,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表演活动,结合创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思想理念,把农村的好人好事搬上舞台,使广大农民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送戏下乡作为新农村建设新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给农民送去了快乐。我们怀着对农村观众的深厚感情,把他们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去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几年来,我们深入农村生活,把广大农村最具有普遍典型意义的事件,融入到我们所创作的作品当中,深得农民群众的好评。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戏曲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我们的观众群在逐渐的萎缩,原因在于现代的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所需要的大都是快餐文化。因为古老的戏曲艺术与当代存在着时代的隔阂,由于节奏和审美的改变,戏曲不能真正深入农村,从而削弱了戏曲艺术与广大农村观众的情感联系,使我们险些失去了这块阵地。因此,如何面对时代的冲击,寻找戏曲生存发展的空间,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认为只有走进农村、扎根于农村,我们才有出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花大力气把喜闻乐见的生活好戏向农村推广和普及,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为此我团排演了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好戏,送戏下乡,送文明下乡,我们要不断开拓思路,大力发展地方戏艺术,牢牢抓住农村这块阵地,使我们的农民兄弟不但能看到戏,而且能看到好戏。我们每到一处,农民无不欢欣鼓舞热情洋溢。农民渴望戏曲艺术,地方戏曲最适合农民娱乐,最懂得农民的审美情趣,演员通过唱、做、念、打、舞把舞台上和生活中的“虚”与“实”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舞台表现形式,展现了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罪与罚”等因果关系,和我们的农民观众产生一致的共鸣,茶余饭后他们围坐一旁,讲一讲剧中的人物,谈一谈剧中的善恶,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受到了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净化了他们的灵魂,这要比我们单纯的说教更容易让他们接受。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人们模仿着戏中的角色,哼一哼剧中的唱词,他们自娱自乐,这更彰显了我们地方戏的亲和力和普及性。

实践证明,农村才是我们地方戏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农村丰富的生活才是我们地方戏曲吸取营养的沃土,农民才是我们最忠实的观众,他们的热情激励着我们不断地前进。地方戏中蕴含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故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很多的剧目都是根据民间故事和人民群众在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用艺术的手段改编创作而成。如我团排演的柳琴戏《墙头记》《喝面叶》《大地的女儿》《望星空》等,直到现在还久演不衰。因此,地方戏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在农村这片肥沃的土地里,才能不断地吸取丰富的营养,创作出更多、更贴近农民生活的精品剧目。

地方戏的市场重点在农村,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代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城乡差距在逐渐在缩小,人们在物质文化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民想要看戏、更想看贴近他们生活的好戏,我们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在农村,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开拓、不断地改进,才能使我们地方戏曲这棵小树茁壮成长、花开不败。

猜你喜欢
柳琴好戏戏曲
一场好戏
一曲柳琴戏,最美拉魂腔
走向世界(2022年18期)2022-05-17 23:03:14
柳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扮好“六种角色”唱出“一台好戏”
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3:44
一出好戏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黄渤的“一出好戏”
电影(2018年8期)2018-09-21 07:59:52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39
柳琴改革发展轨迹
齐鲁艺苑(2017年6期)2018-01-09 07: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