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丽英
(哈尔滨歌剧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中国民歌唱法的现状及发展探析
葛丽英
(哈尔滨歌剧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在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民歌文化有着一份丰富、悠久的历史,因为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文化具有较大差异,各个地区、民族的民歌都散发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了较大改变,这就造成了民歌在当今社会的一种尴尬地位,是顺应时代潮流一起改变,还是保持淳朴民风一成不变?本文对民歌唱法的现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析。
中国民歌;唱法;现状;发展
民歌是以歌曲为载体传播民族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一般都指民间口头创作的歌曲,经过世世代代的口口相传流传到了现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和洗礼,逐渐有了更多的分类,并且完善成了较为成熟的一种歌唱形式。民歌的音乐形象较一般的传统音乐来说要鲜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历了多次变化,与不同时期的社会变革联系十分紧密。
我国把民歌演唱分为两大类:南部民歌和北部民歌。南部民歌以温柔著称,演唱过程中经常出现连音,并且以连音唱法为主,歌曲旋律十分婉转,曲调细腻优美,十分流畅,让人们听后产生流连忘返的感觉。例如,我们如今较为熟悉的四川民歌:《康定情歌》《槐花几时开》等等都属于此类。南部民歌温柔的特点,与其产生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风俗以及民族习惯等多种因素相关,以外,南部民歌的独特曲调也决定了其这一主要特征。一般情况下,南部民歌的曲调都为五声调式,例如江苏脍炙人口的民歌《茉莉花》等。这一类民歌在曲调上一般只由“哆瑞咪发嗦”这五个音构成,这样的音符直接决定了其温柔的曲调。而北部民歌的曲调不仅有五声调式,还有七声调式,与南部民歌相同的是这些调式都是由于北部地区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造成的。北部民歌较为刚劲,演唱过程中常出现断音情况,旋律高昂、铿锵有力,使听众产生一种力量感,让人有积极向上的动力。例如,东北的民歌《东北风》、陕北民歌《领袖毛泽东》等,都十分具有代表性,突出了北方民歌豪放粗犷的乐曲特点,也体现出了北部民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但不论是北方唱法还是南方唱法,都是民族歌唱的本源,都是来自于大自然的最具有生命力的音乐,其中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文化和地方特色,歌声淳朴自然,能够表达出歌唱者内心最为真挚的情感。因为不同的文化特色,当地流传的民歌唱法一般都最为纯正、地道,这是民歌演唱的源泉,凝结着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发展历程,是当地人表达淳朴民俗的最佳方式,可以说是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也许这些最为传统的民歌唱法与当今我们熟悉的民歌唱法已有所不同,没有那样流光溢彩,但我国民族音乐都是由此发展而来,生生不息。虽然在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的音乐,包括民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无论民歌唱法如何发展,传统民歌唱法的地位在民族文化价值中都是无法撼动的。
民歌唱法是我国多种民族声乐中较为主流的一个分支,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最为明显的阶段。最初阶段,民歌唱法是为了与美声唱法相区分而提出的,它集合了各个地区的唱法和方言,能够代表某一地区的乡土人情、人文文化等。每一次民歌唱法的变革都与当时的社会变革有较大的联系,在每一次的变革中都支撑着大众的想法。民歌唱法在常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稳定了自己的地位,并且开创了更为专业的种类。民歌发展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建国之初,才旦卓玛、王昆等演唱家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第二阶段则以金铁林和邹文琴为主要代表;第三阶段由著名演唱家彭丽媛的成功开始,是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扩散开展的。当代民歌唱法中,以普通话作为发音基础,同时借鉴了美声唱法和传统唱法,这种唱法对于大众来说更加科学、合理,为民歌唱法带来了一丝新的生机,也代表了当今时代民歌的发展方向。
由此可见,我国的民歌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了多种其他唱法,其中也包括一些西方的声乐交流,多种唱法相辅相成,决定了我国民歌唱法的发展方向。例如,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民歌音乐工作者研究了一些国外先进的声乐艺术,参考了美声的发声特点,并与我国汉语言的吐字发音、字正腔圆特点组合在一起,有意识地针对发声的力度和色彩进行调整,加宽了发声的音域,丰富了民歌的表现力。传统美声唱法由于更加浑厚结实,民歌唱法更偏向于使某些特定的声音产生更加突出的共鸣,两者的结合能够增强民歌整支曲目的饱和度,将突出部分强调得更加圆润,为我国民歌唱法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辽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我国民歌唱法必须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让每一位歌手都能够唱出自己的感觉,而非追求同一种声音。民歌的出现应该是更好地服务我国的音乐市场,也是因为音乐市场的需求,要求民歌唱法变得更加多元。中国民歌能够长远发展,究其根本就是细分出了多样的民歌唱法,多种多样的唱法能够传播我国的民族文化,向世界人民展示我国丰富的民歌艺术。但由于现如今民歌唱法被划分成了美声、流行和原生态三大类,这样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更多民歌演唱家的创新和发展。毫无疑问,美声唱法其实可以作为一大类,而民歌的流行唱法则可以进行更多的分类,例如一些歌唱家习惯模仿民族乐器的发声方式,如蒙古民歌常用马头琴、藏族像马儿驰骋一般的高昂唱法,也有一些戏曲唱法,如越剧、黄梅戏等等,多种多样的唱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地方民歌歌手的创作热情,使我国民歌唱法的发展朝着更加丰富多元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的民歌发展过程中,凭借多年努力的基础,我国的民歌唱法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会出现一批优秀的民歌作品和受人喜爱的歌唱家,歌唱我国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由于民歌旺盛的生命力,它必定会朝着一个科学的方向发展。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目前有越来越多的民歌女歌手逐步偏向于妩媚性感的方向发展,更加倾向于表面形式和单一的音色、腔调,甚至是较为相似的表现形式,这样的民歌既不能传承民歌本源,也不能表现出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歌原有的风情和感情,使得大众的审美趣味也偏向于表演形式。这值得所有人关注,因为民歌唱法是我国民族声乐的一个重要、宏伟分支,它应该表现出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雄伟豪迈的气魄,而非拘泥于博人眼球的表演形式。
我国的民歌发展,经历了十分复杂的变化形式,这样的变化实现了我国多个地区地理、人文元素的融合和交流。虽然现今我国的民歌唱法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但发展前景依然是十分光明的,民歌必定会受到世界范围内多个音乐流派的重视,使中国民歌久久屹立于世界音乐之巅。
[1]楚亚丽.山东成武民歌演唱风格的研究[J].音乐学,2016,(3):170-171.
[2]林楠.中国民歌唱法的现状及发展探析[J].文学教育,2016,(17):8-9.
[3]徐天祥.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金铁霖教授在“2005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上的学术报告[J].中国音乐,2016,(3):17-21.
[4]游灵芝.试论中国流行歌曲演唱风格特征的阶段性演变[J].音乐学,2015,(2):135-139.
[5]陆蓉.传承和发展——关于民歌演唱和“中国唱法”的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22):3-7.
[6]刘媛.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民歌之意义[J].音乐学报,2015,(10):35-36.
J616
A
1007-0125(2017)09-00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