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

2017-11-15 21:00李旭东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李旭东

摘要:初中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和探究基础上,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逐项能力培养上应该重视仔细观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培养假设演绎能力;重视学生实验验证的设计能力培养;实验操作和论证能力的培养;需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策略

当前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教育者大家都已经认识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为此对什么是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包括那些内容的讨论。最终教育者认识到科学素养应该包括科学观,科学知识和能力,科学行为习惯三方面。在这三个方向上,对科学素养有重要影响的是科学知识和能力,而能力的集中表现是课堂探究能力。初中物理教学中最核心的任务也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需要进行课堂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结合教学经营和教育学理论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初中物理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

最先对科学探究能力进行研究的是美国,美国物理教育中,把科学探究能力纳入到美国科学教育标准中。在标准中强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部分是探究性学习,一部分是科学探究活动。这两部分都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去进行科学探究。具体到初中物理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首先强调的是发现问题,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有价值,因为发现问题是一种打破常规物理现象,才能有物理学上的重点发现。因此初中物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观察,从细微之处,从平常现象中挖掘问题。因此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保持一个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从给定的情景中去发现问题,并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形成探究的思路和方法。物理学是一个以实验和研究为主的科学,物理学上的知识和定律都来自于科学实验,而科学实验中需要遵守一定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尤其是中间会融入许多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这些思想和方法是物理学探讨物质世界的工具[1]。因此学生的科学探究目标还包括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引导下能够自己进行实验的设计和验证,形成一个大致的探究思路好方法,这样才能让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形成探究的思路和方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培养目标。

(三)应该具有协同能力。当前物理学发展已经进入到高度复杂的理论体系研究阶段,许多物理现象都是学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并且从社会分工角度看,社会发展已经从社会分工走向分工协助。这样的大背景都需要教师在进行培养时应该重视学生的协助能力。尤其是通过合作团队的结合,发挥聪明才智,让探究走向正规,提升科学探究整体效果。

二、初中物理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

根据科学探究的内涵和培养目标,应该从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等着手进行逐项培养,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此初中物理教学应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一)重视仔细观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第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并不是随意提问,需要对科学现象进行有效提问。因此科学探究中提问能力是需要通过引导和培养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的前提是需要观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才能发现物理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讲解大气压基本概念时,老师通过经典实验纸片托水杯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的矛盾,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水不会落下了?让学生体会大气压强的存在。同时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时,还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对比分析的基本思维方式,更加有利于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假设演绎能力。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出的物理学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假说,并在假说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去验证假说,这种基本的思维模式就是假说演绎。因此可以看出要想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该重视学生假说演绎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假说就是对问题现象根据自己的物理学知识进行一定的猜测和假设,对现象进行解释,然后在假说的基础上做一个实验进行验证。比如在学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电磁铁的电流与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变化。让学生进行假设有些认为有关有些认为无关,然后在学生假设的基础上,去改变电流强弱看对磁场强弱的结果影响,通过分类讨论演绎出磁场强弱的结果。然后让学生去实验验证。

(三)重视学生实验验证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仅是落实到空想的范畴内,还需要对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进行验证,也就是需要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的能力,这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通过实验验证能够把自己的假说和演绎的合理性通过实验去验证和检验。从而对自己的科学探究进行纠正和确认,这也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比如还是“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实验,当假说说了电流对磁场的影响,就应该通过具体的严密的实验设计去检验,比如通过控制电阻或者增加电流等措施,让电流大小得到改变,通过数据对比分析电流对电磁场的影响。

(四)实验操作和论证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实验设计后,下一步主要工作就应是实验验证,也就是需要进行实验,因此实验操作能力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部分,因为只有通过规范的实验结果才能具体分析自己的假说是否正确[2]。为此针对一些实验课和探究课,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假说之后,通过实验设计去落实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搜集和整理,从而寻找结果与假说是否一致,进而明确科學探究是否合理。比如在学习密度这节课时,去对比分析一块铁和一块棉花的密度大小,从生活中学生都知道棉花轻,会做出棉花密度小的判断,但是如果去实验验证就需要有精巧的实验设计,需要学生明确在质量和体积方面做到相应的测定,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压缩棉花,拓展铁的面积会导致什么变化,让学生进一步实验探究和论证,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深入。

(五)需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科学实验探究的本质是一个动用多种资源的过程,尤其是科学探究实验不要的器材和人力和思想都是必不可少的构成。当今合作与探究已经深入到教学中,这样就需要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探讨,密切合作完成实验探究,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合作探究的要求,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结语: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冲科学探究的培养目标上看,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提出问题的能力;形成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应该具有协同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逐项能力培养上应该重视仔细观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培养假设演绎能力;重视学生实验验证的设计能力培养;实验操作和论证能力的培养;需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让初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舜华.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实施现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原东生.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现状与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2016,(05):60-64.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