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教学改革之自然形态的再认识

2017-11-15 11:11金德光陈萍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设计素描再认识教学改革

金德光+陈萍

摘要:文章着重论述了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引入自然形态教学内容的目的,主张在教学过程应重视对自然形态的再认识,从而揭示自然形态在设计素描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设计素描;教学改革;自然形态;再认识

对于设计师而言,形态的创造与使用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对于现代设计而言,设计形态就更需要全面系统的训练。显然,现代设计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绘画素描训练远不能适应范围广泛的现代设计需要,现代设计应有相适应的基础课程训练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设计与艺术的结合,二者的创造来源,都要求我们重新面对我们曾经忽略的自然,重新建立艺术与自然、设计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无疑,设计素描作为从事艺术设计实践而开设的一种用绘画手段分析和表达物象的造型能力训练课程,承担着解决这一问题的功能。在设计素描教学改革中引入自然形态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然形态的观察、分析、表达、研究能力,从而提升学生自然形态的认识、理解、判断能力,培养具有设计推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设计师。

一、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引入自然形态的目的

自然形态,指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自然形态又可分为有机形态与无机形态。有机形态是指可以再生的,有生长机能的形态,无机形态是指相对静止,不具备生长机能的形态。在设计素描教学过程中,以自然形态为依托,旨在引导学生观察认识自然形态,通过结构分析、单元提炼、分割形态等方式,研究内部结构与形态的丰富性。学习者可以获得形态分析的方法与经验,探寻形态基础单元结构的构造原理,训练不仅从外部观察物象形态,并且能够从内部探索形态的表现,重新感受自然存在的丰厚之美的能力。由此培养了對于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分析力,训练了对形态要素的感悟与提炼能力,最后达至对纯粹形态图示语言的主动创造,其结果一方面得以应用于设计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纯艺术的造型表现。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将概念的完整意义与常态的泛泛观看扬弃,非同寻常地近视自然物象,并且深入其中,体味美感,感悟意象,学会图形化的观看,培养对自然形态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性的解读,训练形式的分析和提炼方法的掌握,实验纯粹形式和图式语言的表达,最后过渡到艺术表现和设计意识与方式的表现都必不可少。通过研究内部形态的构造原理,探寻利用与重新设计组合的可能性。在整个过程中,锻炼学生对形态的综合、繁衍、重构、变化、增删、扩展的创造能力和手法运用的控制力。训练学生不仅从外观观察物象形态,并且从内部探索形态表现的能力,拓展形态认识与创造的思维范围。而且,自然生长的机制,也为仿生设计提供了来源,对于自然的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需要和艺术表现,认真地吸收消化其间美的法则,创建自己的思想格局,应用于自己的艺术设计谋略中。而这样的训练在绘画艺术方面则可以激发形态的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个性的感觉在作业训练中应成为第一性的要素。

二、自然形态在教学中的再认识

(一)从自然形态中发展艺术设计形态:从传统手工艺品中的花草图案到几何构成,显示这对自然形态的真实表现,发展到依托自然的各种意向化装饰化表现,已经是从自然形态到半抽象形态的过渡。在艺术表现方面,类似的例子就更多,自然形态是视觉世界中最为普遍、最为丰富的视觉图像,从描摹、仿照到逼真再现,从印象表达到主观挥写,从借形抒情到隐喻象征,从综合表象到形态再造,显示了人类对自然认识与表现的发展过程,也提现了人类自身与自然的依托关系,自然形态在艺术与设计中的发展与应用也呈现了形式上的多样性,例如:剪影化平面造型、立体造型、装饰化形态、结构形态等,使得自然形态有着艺术化的表现,从而常常被运用到设计表现中去。自然形态的装饰在西方巴洛克艺术、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西方艺术及设计运动中都有明显的变化。在中国,从陶器饰纹、青铜器装饰、汉代画像砖、明代书籍插图到更为广泛的民间艺术中都有极好范例。

(二)由自然形态发展的艺术与设计的有机形态:在现实世界中,曲线是生命存在、运动、进化的基本形态,曲线的结构与轮廓,显示着造型的奇幻魅力,也激发着艺术家情感性的表现。由于通常自然物的有机形态是曲线的,因此基于自然形态的分析和变化而来的艺术表现“生物形态”,描述着艺术中暗示生命的曲线形态,也显示了思维与情感的曲线变化。新艺术运动中的艺术与设计作品明显地提现出这一特征,现代抽象表现雕塑和绘画也有很多范例。在现代设计中,具象的自然形态表现在视觉传达等设计方面的借用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表现的形象包含了自然形态在内的一切可见的形态——设计的形态、生产的形态。因此更为广义的自然涵盖了人工化的自然,观察的过程包含了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物品的全部。例如:20世纪美国建筑大师F.L.莱特(F.L.Wright)所设计的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则是螺纹形状的充分阐释;德国设计师A.门德尔松(A.Mendelson)设计的螺旋楼梯,则是受鹦鹉螺壳的启发,他形容为“创造性思维与自然有机创造力的完美结合”。

(三)从自然形态中发现设计形式要素:除了形态之外,自然物象和景观中隐含了大量的视觉形式要素,而一切现有的构成规律也是前人对于自然研究的结果,自然中存在构图、造型、对称、比例、平衡、协调等各种要素,但是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面对自然加以领悟,从而发展出更加丰富的形式构成法则,运用在我们的设计之中。避免只是运用简单的形式构成原理来进行设计,因为大自然呈现的是与统一相对立的多样性,大到霍金所描写的《果壳里的宇宙》,小到地球的表面结构,再小到动植物的细微结构,都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若干法则无法概括丰富的自然生命,概念的形式法则使得设计呈现着千篇一律的面貌。只有欣赏自然界的不规则性,人工设计才能尽善尽美,而艺术的差异性更是尊重自然本身存在的差异。

(四)面对自然的设计反思:面对自然,参与社会物质生活的设计师还需要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现代设计的基本理念,面对目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对过度消费自然资源的设计加以反思。我们有必要调整忽略自然地态度,对“天人合一”观念价值的重新挖掘,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才是更为积极的对于自然和设计关系的态度,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对设计人文观念应具有的影响。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反思,应当是处于物质高度发达的消费时代,人类将会如何应对自己的未来?应对终有一天会显现疲惫的自然?对于日益透露自然的人类文化,还将会如何发展?思考之时,也将是超脱于应用设计之上的人类发展自然观的重建之时。自然,就重新站到了我们的面前。

三、结语

在信息化的时代里,人类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发达国家,艺术与设计的结合已经成为创新体制的组成部分。那些好的设计不但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还可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但是艺术与设计的结合,及它们创造来源,都要求我们要重新来面对曾经被我们忽略了的自然,重新建立艺术、设计及自然的和谐关系。我们感叹着自然的精巧,从艺术和设计的角度来看,自然形态提供了一种可以参照研究的模式,一方面,我们把已有的艺术法则在自然中进行印证和发展,同时我们还可以归纳出更多的艺术法则。我们通过自然的启示,去发现它的形态之间的联系,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形式美法则去进行现代设计所需要的新形态。可见,自然形态是普遍可见的现实,是创造性设计活动不竭的源泉之一,是灵感激发的动机之一,是形成设计的形态风格和语言形式的文本之一。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引入自然形态教学内容,重新认识自然形态与设计的关系,对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设计推演能力,设计创新能力等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设计素描再认识教学改革
对夏衍讽喻史剧《赛金花》的再认识
创意观念植入课堂教学法探索及应用
探讨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别与教学方法
设计素描结合视觉传达专业特点的教学探索
传统素描与设计素描教学的比较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