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初探

2017-11-15 23:30邓婷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交往班级管理意识

邓婷

摘要:对幼儿来说,班级是具体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班级内进行的,因此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班级保教工作的实施和管理。本文阐述了怎样进行班级工作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意识;交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对于学前教育重视力度的加大,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中的发展有了更高的期望,而孩子的知识面较之以前更加宽广了,加之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理,如何更好的做好班级工作、管理好孩子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我认为在现在的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应当采用民主、科学的方法来管理班级,下面我就结合我们班的情况阐述一下我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要让幼儿产生归属感和集体意识

初入园的幼儿,他们第一次离开家庭,从分散状态进入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与陌生同伴、陌生环境、陌生成人一起生活,加上幼儿园作息制度与常规的约束,幼儿一开始不习惯于集体教育活动。所以幼儿在入园前教师应做好入园前的家访,召开家长会,参观幼儿园,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生活的快乐,真正喜欢幼儿园。入园后老师要用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语言、温暖的爱来打动孩子的心,对一些生活动自理能力弱的孩子、哭闹的孩子教师要多关心、多体贴,使孩子们心里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另外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吸引幼儿,分散幼儿“想妈妈、想家”的注意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在同教师和同伴相处过程中建立起密切的关系,逐步适应并融入班级集体,知道自己是***班的小朋友,使幼儿产生班集体意识。

二、建构和增进同伴的关系,让幼儿学会交往

虽说幼儿之间的交往态度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儿群体的自身特征决定的,但教师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交往的环境,从而有效地影响幼儿的交往态度和社会行为。 幼儿的观察能力还不强,还存在自我中心的倾向,对他人的思想感情、需要等不善察觉。作为教师,应在平时让幼儿互相说说对班级某件事情的感受,引导幼儿学会观察他人的喜怒哀乐,以引起情感的分享与共鸣,这样,有利于了解别人的各种需要,进而产生帮助、合作等行为。例如,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怎样才算不小心?”“不是我拿的东西应不应该放好?”在一件件小事中让幼儿懂得集体生活所应遵循的规则和交往习惯。

三、用具体的目标指引孩子

由于幼儿受理解力、记忆力的限制,在确定幼儿班级活动目标时不能过于复杂、不宜过多,也不能过于抽象。制定目标时,最好由师生共同参与目标的讨论和制定,使目标在幼儿心中有个具体的形象,并使幼儿了解为什么要实现这一目标。如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教师可以设立“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上幼儿园时不让爸爸妈妈抱”中班可以确定“学习整理床铺;学习独立、有序地穿脱-衣服;进班后,学习将帽子、外衣叠放在固定的地方”等,用这样具体的目标指引孩子,使教师少化精力,提高管理效果。

四、确立和完善行为规范,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有良好的常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老师仅仅只热爱他的孩子,而没有常规,没有教育、引导,班级就会像一盘散沙,因为无序的班级常规,幼儿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怎样去做,教师也不知道期望的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会更好。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会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有些行为一旦确立,初始阶段,就应该要注意孩子们的表现,并带头遵守这一规范。如:洗手、喝水要排队,听到铃鼓声立即归位,午睡时解好小便等,并及时检查,使之成为一种班集体的习惯。

五、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处理好关系

在班级日常工作中,如何处理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困扰很多教师的一大难题,其实处理和家长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因为家长所有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发展,我们教师只要抓住这个出发点,主动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家长讨论孩子的情况,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共商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便增进了教师和家长的感情。而且家长中也有很多各方面的优秀人士,在沟通中我们也会学习到他们的一些独特的见解,从而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当中,一方面促进了孩子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家长感觉自己受到了老师的重视,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如:在手足口期间,我们很好的利用了家长资源,请了我们班白宗旭的妈妈曹医生,围绕手足口病,给孩子们上了一课。这让家长很是高兴,在以后的家长工作中更支持我们了。

对待家长工作我们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的,我们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家长建议箱,让家长们积极的为如何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出谋划策;每天我们都会通过家校通短信的形式把每天学习的内容和第二天需要准备的材料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对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并在家做到及时的和孩子复习巩固,同时也积极的为我们提供材料为我们的上课提供方便;同时每天还把谁吃饭有进步,睡觉也乖了,今天谁情绪不太好等等,都通过校讯通,短信,电话,小纸条等形式,让家长在第一时间知道孩子在园的情况。每学期我们还通过家访、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加大家長对幼儿园工作和孩子实际发展情况的了解,为幼儿下一步的发展制定目标。同时我们还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到我们的班级管理中来,让家长体验幼儿园的一日流程,从而对教师的工作有更深的了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通过这个体验活动,家长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从而更好的提升班级管理工作质量。

总之,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还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也需要更多的一线教师和管理者在新《纲要》教育理念指导下,不断地探索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新思路,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让幼儿园教育管理再上新台阶。endprint

猜你喜欢
交往班级管理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