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2017-11-15 18:55冯先喆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探索有效性小学

冯先喆

摘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科学实验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在目前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也有很多问题,有些教师还没有认识到这一学科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实验开展少,使得这一教学效果不好。因此,必须要结合小学实验教学现状,通过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措施,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探索

作为小学生科学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集合了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实践能力。因此,必须要认识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发挥其对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能力,并思考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推动科学实验课堂的发展。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性作用

(一)提升教学质量

实践决定意识,科学实验是教学实践,而课本理论知识是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把握课本理论。因此,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探索未知理论的实践,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探求真理,并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理论的正确性,从而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理论教学质量。

(二)提高创新性思维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接受知识,还要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学生只能单纯地接受知识,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被重视,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利于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积极探索解决的方式,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不会受到已知理论的限制[1]。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可以进行发散性思维,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其创新性思维。

(三)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是课堂实践的主体,他们要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得到了转变,学生也会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而且通过亲自实践,学生会更喜欢实验教学,其更具有真实性和吸引力,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学习,通过实验的探究性和丰富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地进行实践。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性对策

(一)改变教学观念

虽然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一门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课程,但是很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将其当作一门副科,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其科学研究方法的探讨,使得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而且平时的考试科目不会涉及该课程的考核,学生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学习科学,使得学生也不重视这一学科,很多小学科学实验课程都作为其他学科来上。因此,必须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要重视其这一学科。同时教师还要相应地改变其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加强师生间互动,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积极进行科学实践,发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2]。

(二)运用科学的实验习惯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在课堂开始前,要让学生能够按时上课,有序进入教室,发挥班长的组织领导作用,让学生排成整齐的队列安静地进入实验室,保证实验教学可以顺利开展。而且还要注意对学生倾听的培养,让学生在他人发言和回答时可以保持安静,专注倾听,避免因为有些同学的不专心影响实验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并督促学生改正,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三)提高实验材料的趣味性

在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时,教师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趣味性强的实驗素材,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选择素材时要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让学生在实验中可以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并提高其实验完成的能力,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了解动物的适应环境时,教师就让学生回家去观察身边的某一个小动物,就其生活习性进行了解,通过观察总结出其适应的生活环境。由此可见,在这一学科中学生也可以自己收集实验材料,这样也可以激发其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整理能力,让学生在实验结束后都要先整理器材,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实验习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运用科学的实验方法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进行实验方法的选择,这样在增加课堂趣味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展示影音视频资料等实验内容,提升学生对实验内容的认识,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3]。比如在学习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水环境被污染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亲眼看到水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并让他们为保护水环境献言献策,降低水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保护地球家园。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才会认识到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有效的保护对策,这样学生也参与到了课程教学中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升其实验的兴趣和主动性,最终提高小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作为一门实验基础的重要学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必须要尽量解决其中的问题。因此,要认识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积极探索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对策,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并提高其对该学科的兴趣,让学生可以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实验素材,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4):15.

[2]付鹏.浅议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小学,2015(8):76.

[3]毛丽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12):2-3.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索有效性小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