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2017-11-15 07:00孙羽张婷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

孙羽+张婷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越来越深,高职院校在网络舆情引导方面所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加强高职院校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迫在眉睫。积极构建高职院校网络舆论的危机处理长效机制,及时预防和处理高职院校网络舆论危机,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网络舆论管理能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高职院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达7.31亿,手机网民已达6.9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网络媒体逐渐成为高等院校的主流媒体[1]。绝大多数大学生开始借助网络表达观点和看法,借助 QQ、BBS、微博、微信等媒体工具,大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交流信息和共享资源。这一方面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和冲击。随着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越来越深,高职院校在网络舆情引导方面所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加强高职院校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迫在眉睫。因此,在新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就成为了我们要研究探讨的新课题。积极构建高职院校网络舆论的危机处理长效机制,及时预防和处理高职院校网络舆论危机,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网络舆论管理能力,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概念与特点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对国内外的突发热点事件或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等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2]。大学生表达欲望和发表意愿的欲望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加强烈,在当前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向特定的某个人、部分人或全世界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以及身边的新闻。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进一步开放,高职院校舆情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领导和管理者的关注与重视。

归纳起来,高职院校网络舆情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发性。网络舆情通常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迅速形成,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中信息的发布者。高职院校大学生针对社会热点事件或者关乎自身利益的校园管理问题抒发己见,所有这些因素疊加起来就会使一个普通的事件迅速成为网络舆情关注的焦点。

2、多元性。新媒体时代获取外界信息更加方便快捷,内容更加的丰富。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涉及的国内外热点事件,校园内和社会突发事件,高职院校学生可以运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媒介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见解。

3、情绪性。大学生正处在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思维活跃、缺乏人生经验、富于热情,善于接受新事物,接受新思想的能力强,但是容易被外界的信息所蒙蔽。所以,发表的信息也具有情绪化的特点。

4、广泛性。在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都是进行交流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对这些信息保持很高的关注度,即时将这些信息转发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无意中达到了广泛传播的效果。

5、匿名性。网络的虚拟环境可以让网民在匿名的情况下发表观点和看法,使得他们对某一类事件的态度随意进行表达与发泄,大学生在网络上消耗的时间更多,网络的匿名性刺激了他们对事件观点的表达愿望。然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也变了色彩,使得舆情的发展呈现出无序化的状态。

二、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舆情工作责任主体不明确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舆情管理工作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很多高职院校范围内,舆情监测与引导工作还没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没有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去管理舆情工作,舆情工作的责任划分不够明确。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舆情工作的发展。现在高职院校舆情工作日益复杂,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管理此类事务,而高职院校的职能部处设置一般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来与该类事务相配套,这就造成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工作的责任主体不够明确的问题[3]。

(二)网络舆情工作存在滞后性与被动性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普及和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与低成本,极大程度的增加了我国网民的数量。学生使用手机、电脑的比例比其他社会群体的比例更高,学生们的思想开放程度更高,在公共公共空间内发表观点的思想更强烈,他们逐渐习惯使用微信、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浏览信息咨询,发表个人观点。因此高职院校的舆论影响力较之社会都有过之而无不及,高职院校舆情的难预料性也导致了舆情一旦发生,高职院校舆情工作只能是滞后的干预与引导。

(三)舆情引导工作缺乏制度化与专业化

当一个社会热点出现时,高职院校学生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极其容易捕捉到信息,再加上自己的想法去扩散,从而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影响,因此对高职院校的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很重要,但当今在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不甚完善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就得不到及时的监控,负面信息也得不到好的引导[4]。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局限,高校舆情引导工作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组织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制度化的工作机制;人员不够专业化,对信息的甄别与预判能力也不够专业,容易错失最佳的处理时间。

三、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工作机制的对策

(一)健全组织队伍,明确舆情工作的责任主体

首先,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人员应该由一些高水平、训练有素的人员构成,从高职院校网络舆情信息来源的收集,到舆情发展的监控,再到舆情趋势的判断,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专业技能都必须过关,成立一个高技术、高效率的核心工作队伍。这支队伍中既包括专职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干部,也要有宣传部、网络中心、党办等职能部门的网络管理人员、学院网站的管理人员[5]。学校可以引入考核机制,落实网络管理工作专职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学校还可定期开展工作培训,研讨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提高网络思想政治管理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加强干预,做好舆情预警和源头控制endprint

在网络舆情事件形成之前做好干預和预警工作,从而对事件进行预处理、减少负面舆论出现并扩散,对于维护学校的舆论稳定、消除舆论危机具有重要作用。引导应该疏而不堵,正确处理高职院校学生关注的热点事件,适时提供权威信息,强化正面言论,避免负面信息和情绪的扩大,这才是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要所在。为了防止负面舆情信息的产生,高职院校舆情工作要在网络舆情产生之前,提前对大学生较为关注的网络热点和新闻事件进行干预与引导,积极宣扬主流价值观,并对学生的疑问和关注热点进行积极正面回应,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

(三)加强“舆论领袖”培养,建立健康的舆论环境

舆情的发展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必然会产生独特受众面,信息传播最后会产生出一个更为强势的受众群体,通常是由大学生群体中占据强势地位的活跃者引领并传播给其他的学生,这一受众群体是核心受众层,引领者即为“舆论领袖[6]”。学生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群体中的“舆论领袖”,与其充分建立信任关系,通过领袖的影响力掌握舆情危机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还应在学生中主动培养一些“舆论领袖”,培养一批政治可靠、思想坚定、分析问题深刻的学生骨干来担当“舆情领袖”,用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方式来影响带动参与者,控制话题和舆论的方向,创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应该重视网络舆论危机的管理,并以国家目前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利用好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建立一套符合新媒体时代特点的危机处理机制,积极弘扬和谐校园文化,加强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积极建立高职院校网络舆论危机处理的长效机制,努力塑造高职院校的正面社会形象,更好的对高职院校网络舆情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361.

[3]禹规娥.议程设置: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

[4]教育有效性探析 [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5).

[5]陈树春,王大鹏: 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校园建设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6)

[6]刘正荣. 从非理性网络舆论看网民群体心理(J). 现代传播,2007,(3).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