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

2017-11-15 09:45徐士华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实践能力教育教学

徐士华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整体大环境对人才的学历要求比较严格,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学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到高职高专院校深造,使得广大高职高院校在不断扩招,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技术人才。在广大高职高专院校不断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由于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所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也更快,这就为广大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计算机教育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纵观职业技术学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本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所以需要有针对性的分析教育现状人,然后不断促进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改革。

关键词:高职高专;计算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1.前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决定了信息时代的到来,因此社会对于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计算机方面的人才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多,计算机专业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分析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提升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水平,让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真正满足社会需要。在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但是计算机领域的专业人才非常匮乏,给社会的正常发展带来了很多困扰。计算机教育是一项将知识和技能充分融为一体的专业,促进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及综合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是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根本教学任务。

2.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概述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担。但是分析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现状,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各大高职院校在计算机培养过程中不断反思也取得了很多教学成就,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仍然充斥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总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摆脱对高校教学模式的模仿,殊不知,高校的很多教学理念不符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需要,一味的模仿只会使得自身的教学特色消失,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及时学生在完成高职教育后,面对着激烈的就业环境,仍然会感到不知所措,这也是我国在计算机方面出现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3.目前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3.1缺乏创新性的教育意识

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学科,多项技能的综合改革。近年来随着教育界职称制度的改革,很多教师对教学缺乏足够的热情,使得一线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越来越少,而没有经验的一些年轻教师投入到一线教学工作中,这些教师正是由于缺乏经验,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而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本身计算机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锻炼,那么其计算机水平不能真正提高。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先进性的专业,因此需要专业内容不断与时俱进,但是分析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内容过于陈旧。在经济和社会都快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计算机教育教学的理念及内容都不断与时俱进,需要结合社会上计算机领域的先进前沿性知识,将这些知識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分析我国现阶段计算机教学,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非常慢,很多教材都是几年前所编制的,所以在这样教材的引导下,学生只能掌握落后的计算机知识,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从而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2缺乏有效的模块化的教学目标

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的实时为专业之间的有效组合提供了可能,这种教学体系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分析该种教学体系的执行情况,却不乐观,这些课程体系占据的课时过多,所以导致专业课的课时大大减少,特别是减少了实践训练实践,所以影响了专业课的本身特色的发挥,过分的强调综合而忽视了专业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对计算机这种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来讲非常不利,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学空白区,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3缺乏新课程体系的特色教材建设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所以需要学校的教材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但是目前大部分的职业技术学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时候没有更新及时的教材,使得教学过程同社会实际严重脱节,影响了专业本身的良性发展。因此,想要促进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结合社会实际,编写适应本专业发展的具有特色的教材,促进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

3.4课程设置同专业培养目标无法契合

很多职业技术学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时候,忽视了自身教育的实际,一味借鉴大学教育模式,在课程目标执行过程中,设置了很多的课程,每一门课程都有明确的培养目的,但是整个计算机专业缺乏总体的专业培养目标,这样就导致学生在临近毕业的时候还没有明确自己的专业目标,从而使得毕业生无法直接踏入社会。

3.5在计算机教学中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时候过分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虽然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很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也朝着重视实践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从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实践能力上来看还是不容乐观,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简单的计算机理论学习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甚至由于计算机学科的学习内容太过于抽象而打消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及时掌握了计算机专业理论基础,但是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是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缺乏实践能力,导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很多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学生的考级问题,但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考级很多也仅仅是停留在基础理论阶段,不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会让学生忽视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4.如何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提升endprint

4.1不断促进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

机械的重视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培养,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讲授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时候还是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进行,忽视了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甚至很多学校机械的认为实践环节是理论学习的附属,这样的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今后走向社会,不利于自身的发展。所以想要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促进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高职高专院校需要结合市场的需要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规范课程设置,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4.2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提升

促进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有效合理的教学手段,由于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阻礙着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所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在开展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束缚,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不断提升,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现代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可以利用项目教学法及任务驱动法。这两种教学方法都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项目教学法充分认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将这个计算机课程分成几个有机的模块,结合模块内容设计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然后将需要掌握的知识以学习任务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时候充分发挥实践能力,整个过程也就变为一个知识探索的过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推动了学生计算机实际动手能力的能力,同时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养成;任务驱动法也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并且在任务驱动法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且探索问题。

4.3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合理的课程实践的实施

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虽然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计算机学科本身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追求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加强,如果二者不能共同发展,会导致学科教学的被动性。例如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理论教学和上机操作是两门独立的学科,并且任课教师也不是同一人,这样如果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那么会阻碍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及思维水平的发展。此外,为了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还需要将计算机教学和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科研探究中感受到计算机学习的乐趣,为今后的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促进计算机实践课程的发展,是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开展计算机教学的发展趋势,所以想要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丰富的知识以灵活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结合不同的课程探索,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程实践中感受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到极致,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4.4不断深化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改革

促进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计算机专业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纵观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现状,需要切实改进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需要认清基础知识教学以及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为学生今后的实践操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本着为学生的发展充分负责的态度展开,需要在课下做好备课工作,保障课堂的授课过程是精炼的,易于学生接受,引导学生就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反思和总结,加深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学习饱含热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兴趣的推动下,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实践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自主的完成课程学习。教师还可以在课下对学生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下自主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答案,整个探究过程本身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这一系列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提升。

5.结语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越来越重视,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现阶段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差,以至于毕业之后不能直接胜任本专业领域的工作,因此有必要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促进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改革,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得学生能够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磊.高职高专院校中计算机教学与实践应用能力之我见[J].信息与电脑,2014(07)

[2]张鹏.基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创新教育,2015(05)

[3]蒋普阳.高职高专院校中计算机教学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J].新课程学习,2013(09)

[4]杨露.浅析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5]赵智.高职高专院校中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15)

[6]付德贤.论述实践教学与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2)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实践能力教育教学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