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人才供给:传统与创新耦合的教育供给侧改革

2017-11-15 23:51周明勇
现代管理科学 2017年12期

摘要: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成败取决于相关的综合型人才,而目前具有国际眼光的技术性管理人才或管理型法治人才稀缺,其根源在于教育及教学模式的机械性。因此,“一带一路”创新人才供给制度改革,首先,分析涉外人才市场供给问题和教育及再教育供给问题;其次,根据“二分法”人类社会基础矛盾理论,创新基于国际制度生态的教育机构人才供给制度及基于案例中心的理论与实践耦合的教育模式人才供给制度改革。

关键词:“一带一路”;人才教育供给;传统与创新耦合;教学供给侧改革

自2008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在低迷的谷底徘徊;而国内实体经济不景气、产能过剩、房地产绑架经济等供给结构严重失衡。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适时地提出了国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际的“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创新国内及国际区域经济增长极、实现国内外经济互补共享,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成败关键之一是如何实现“我国企业成功地‘走出去和国外的先进技术及优势资源共赢地‘引进来”;这一切都取决于了解国内外经济、法律理论及实务的人才储备,而人才储备最终又取决于教育供给。因此,“一带一路”人才供给创新,首先是分析“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现状,其次分析教学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产学研相结全的视角进行教学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 “一带一路”内涵及其人才需求与供给的现状

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目的是创新国内国际区域经济增长极,实现“一带一路”区域相关各国财富及区域系统财富共赢。正如(英)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而劳动创新财富量的效率则取决于人力资源即“一带一路”人才的素质。因此,我国“一带一路”成败的关键之一是“一带一路”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

1. “一带一路”的人才供给的重要性。“丝绸之路”最早起源于秦汉时期、正式形成于汉武帝初期的联结东西文明的重要国际桥梁。为稳定我国北方,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河西走廊,沟通了大汉、西亚与罗马(欧洲)的通商关系,正式开拓了“丝绸之路”,客观上形成了利益共享的古代原丝绸之路区域,实现了国内国际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以史为监,创造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式合并“一带一路”战略。因此,“一带一路”战略是构建以中国为枢纽点、推动形成沿线国家跨国界的利益共享的经贸合作新格局(郭平,2017),旨在将地理毗邻国家的各自优势转化为共赢的国际经济区域;本质是根据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构建跨国生态区域市场制度,目的是化解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创新国际区域生态经济增长极(驱动力)。

因为,一国或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及生产资源的匹配状况是经济效益决定因素。因此,企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实施主体,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是“一带一路”成败的核心,企业跨国的经营活動则是联结国际区域市场内各国内相关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同时,由于“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培养是人才成才的关键(朱士中,2010)”。“一带一路”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又取决于其人才需求及与需求相匹配的教育及再教育供给制度,所以,“一带一路”成败关键在于其人才供给均衡及综合素质,而人才均衡及其综合素质又取决于分析“一带一路”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教学供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及再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创新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供给制度。

2. “一带一路”人才供需的现状。市场本质上主要是企业及其他商事主体根据“丛林法则”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优胜劣汰的竞争场所。因此,如何吸纳具有“一带一路”专业综合素质的人力资源,推进我国企业成功地“走出去”,就是战略成败的关键。而“一带一路”专业性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首先就需要分析我国涉及“一带一路”企业的在国际市场竞争面临的潜在风险,其次归纳面临风险的不同类型,类型化所需求的具有相应风险预防或化解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最后通过教育或再教育储备或引入所需要专业性人才。

首先,“一带一路”市场与我国国内市场相比,面临的政治、道德、宗教、法律和习惯不同,对人才的需要也不同。我国作为“一带一路”的倡导和发起国,无论是外国优质企业资源“引进来”还是我国企业“走出去”,都需要熟习国际区域及相关国家的政治、主流价值观、宗教、法律和习惯的大量的具有综合性“涉外”素质的专业人才。

其次,这些导致纠纷或冲突的政治、主流价值观主导的道德、宗教、法律和习惯都属于广义的制度范畴,这些制度都是对客观社会发展规律不同视角的理性认识。如果将这些制度分为法律制度和非法律制度,尽管法律制度是为政治制度服务并受制于政治制度,生根于各自的道德、宗教、习惯的土壤上,但法律制度是追求普适的公平和正义的、不断完善的制度,其中,法律制度是冲突或纠纷的外在表现,而其他非法律制度是主要的根源。因此,“一带一路”就需要大量的既能将中化文明基础上的法治理念及法治制度传播出去,又能熟习其他国家政治、宗教、习惯及法律制度的综合性人才。

第三,我国目前在语言及技术方面的涉外人才、法治理论性人才也如雨后春笋。然而,真正了解“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政治、宗教、道德、法律和习惯的综合性跨学科人才却相当稀少。制度是利益博弈的均衡解,是为制度制定者及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服务的。“涉外”人才必须了解“一带一路”区域国家中的“法律实践”及法律思维,而不是法律制度。这就需要两类人才,一是懂技术及相关涉外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生态、宗教、道德及法律思维的决策或管理性人才;二是了解东道国法律实践的投资风险管理及控制的管理或法律人才。以我国“走出企业”为例,市场及法律风险管理的综合性人才稀缺,如中国海外投资有限公司,由于决策和风险管理人员不熟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制度及法律思维及法治制度,而国内法律风险控制人员又不懂技术且不受重视,导致“波兰高速公路”项目亏损将近20亿。endprint

二、 “一带一路”人才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其教育供给侧改革

人才供给的源头是教育,因此,目前“一带一路”人才供给存在的问题,包括人才市场供给中的现实人才供给问题和潜在的人才供给制度即人才教育与再教育人才供给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人才的教育教学供给制度是根本的、关系“涉外”综合性人才可持续性供给的问题。

1. “一带一路”市场人才供给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原有的高考教育制度文理分科,大学注重专业化而忽视了综合性或跨学科综合人才的培养,造成目前具有“涉外”人才市场的人才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类是技术性专业人才不懂管理、二类是涉外性人才除技术专业问题外,只懂国内人文而不懂“涉外”地域性人文。三类是懂法律人文的人不懂技术或管理。所谓“一带一路”人才目的是从技术、管理、法律不同的角度,使“一带一路”区域市场制度更加符合客观社会发展规律,实现资源互补、经济共享及共赢即“谁投资、谁收益;谁受益,谁分摊”的生态跨国区域市场制度。因此,这三类人才类型,按创新“人与自然”的自然生态制度与创新“人与人”的制度的生态制度为标准,我国目前“一带一路”市场人才供给问题分为,一是技术型的“自然生态类”人才问题;二是管理型“制度生态类”超跨国市场的政治、市场生态创新人才问题。

首先,技术型的“自然生态类”人才问题主要是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下,部分教育供给却错误地理解了其内涵,只重视跨国际的专业化技术创新研究,而忽视了与其相关的跨国际的管理性教育供给,使国际性自然生态创新性“一带一路”人才,只懂跨国性技术创新,而忽视了与技术创新的跨国的法律思维及管理思维。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国海外工程有限公司的“波兰高速公路”亏损原因,从笔者当年的亲身经历来看,主要是由于技术人员及直接管理层,缺乏跨国的法治思维和市场及其风险管理思维并排斥法律人员的建议,而部分能够影响投资决策的法律风险控制人员又几乎完全不懂技术和管理,投资决策最终由技术或管理人员以中式人治思维进行。

其次,管理型“制度生态类”超跨国市场的政治、市场生态创新人才问题主要是由于人才教育和再教育供给的机械性或非生态性所导致的跨学科、中国式中庸法治人才的缺乏。超跨国市场的政治、市场生态创新人才主要是指习总书所提倡的中庸或跨国际法治思维的法治管理型人才或技术管理型法治人才,其包括国际风险保险及其法律制度人才、跨国共享市场法律制度创新人才,具有中庸法治思维的应用型跨国投资决策型创新人才。跨国市场的社会客观规律即“应然之法”是要求根据投资要素的贡献制定出公平正义的跨国市场制度,而“实然之法”的跨国区域国际市场制度或东道国法律制度,则是基于制度制定者及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的制度。如何实现两者的一致,则主要靠跨国市场的政治、市场生态创新型人才参与国际市场规则的谈判及制定。而我国这些人才由于法治教育的文科化、机械化,这类人才相当稀缺。

2. 人才教育与再教育供给存在的问题。教育及再教育是人才供给之源,我国跨学科的“一带一路”综合性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及再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或非生态化,其包括教育机构教育供给的机械化和教学的传统化或创新的机械化等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教育机构的教育供给成败主要取决于高级管理层战略、学校院系中级管理的执行力、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毕业学生的成才率等三个要素。教育机构的教育供给问题,主要表现:一是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过度专业化、教师科研创新动力不足,再教育制度不能真正提升其国际化水平;二是教育供给没有形成培养学生的最终成才的机制,部分学生管理人员只追求与自身短期利益相关的学生能平安毕业和就业率;三是部分中层执行力不足或缺乏国际化创新思维,中层管理人员不求创新只求无过,能维持自身的管理地位及待遇就得过且过。四是教育人才供给创新的思维机械化,其主要表现是教学专业及人才供给的教学机构主导化而非市场主导化、国际化创新的非根据自身特色市场导向化。

其次,教学及教学创新的机械化问题,一是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缺乏从跨国、跨学科的生态思维开拓学生的国际化理念,传统讲授方法没有扬弃地继承;二是翻转课堂、案例等新型教学模式形式化、机械化严重,没有与各学科自身的特征相结合;三是社会实践形式化、科研参与率过低,不了解国内、国际最新科研动态。

三、 “一带一路”人才供给制度创新

“一带一路”人才供给创新,首先是创新国际化思维的人才市场和人才教育和再教学机构的教育供给制度,其次是教师教学模式的传统与创新模式耦合的教学供给创新。

1. 基于国际人才储备及人才再教育供给制度创新。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矛盾,是一切制度的根源、也是国际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的“应然之法”;其中,利益包括物质和精神,物质利益是基础,精神利益是最高追求;而宗教和道德主要是基于一国特殊性而历史地形成的精神利益范畴。“一带一路”人才供给就是要根据“应然之法”要求建立国际人才储备中心及人才教育生态供给制度,培养出跨国“生态实然之法”的创新型人才。

首先,创新人才储备供给机构的国际化思维,培养出具有中国式中庸法治思维的技术型管理人才或跨学科的管理型国际法治制度创新人才。具体而言,其一,教育及再教育机构,正确认识去马克思化的危害,回归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学科的比重,使储备人才正确认识并理解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矛盾,正确认识利益的来源及利润社会平均化等相关理论,从法哲学的高度理解如何预防基于传销、诈骗等犯罪行为,创新跨国共享经济制度。其二,建立国际人才储备中心及因才施教的儲备中心人才的教育或再教育供给制度;针对技术型管理人才,应当加强其国际性法治理念或法治原则的培养;而针对管理型法治创新人才,则应当加强其跨国法治制度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应当加强管理学及政治、宗教及跨国的文化、习惯学习。

其次,创新国际人才储备中心教育及再教育教师的跨学科、国际性前沿理论科研创新激励制度,提升教育机构、教师的整体科研综合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其一,加大科研资助程度,提升教师个体的产学研综合素质。其二,加大教师再教育及实践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前沿理论研究及实践活动,预防教师知识结构的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三,在维持中级管理层利益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及我国名校的管理经验,建立轮岗制度以提升管理人员的跨学科管理及学习能力,提升管理中层的国际化教育理念及管理决策的执行力。endprint

2. 基于案例中心的理论与实践耦合的人才供给教学模式创新。“一带一路”人才是借鉴“古丝绸之路”成败经验的基础上,了解相关各国政治、宗教、习惯及各国或地区不同利益团体博弈现状,能从法哲学的高度认识、构建求同存异的跨国市场生态制度的各种人才的总称,这些人才最终来源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培养供给。因此,“一带一路”人才的教育教学培养创新模式应当是以史为监、基于案例中心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耦全的人才教学供给模式。

首先,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矛盾是人类社会一切制度的“二分法”源泉,是客观规律的“应然之法”。无论是技术型管理人才还是管理型法治人才,都应当熟悉、理解这对矛盾的利益及利润、共享经济制度的本质。因此,首先应当加大哲学、政治经济学的传统理论教学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传统教学法与举例教学法分析“古丝绸之路”成败的经验。

其次,以案例教学为中心,其一,针对技术型管理人才,在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开设涉外法治思维即国内国外的结合的法治理念课,而不是法律专业的法律条文及理论课。只要求学生掌握法治理念形成法治思维,而不是具体的法律原则及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合规的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其二,针对管理型法治人才,则要求从全球的视角,提供法治原则、制度及法哲学、制度经济学学习,在掌握静态的“法治之法”基础上,通过古今现实案例,掌握创新“动态”法治制度本质,培养综合法治素质。

再次,教学方式上,吸收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夯实本专业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灵活而非机械地运用翻转课题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特征的课用不同的翻转方式。例如,微课在法律教学中收效不大而技术性的物理或计算机中则事半功倍。

最后,创新理论与实践耦合的教学供给模式,通过学生参与科研、深入“一带一路”企业及法院调研或实习、创新创业实践,从现实案例中提升“一带一路”储备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郭平.“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逻辑——国家优势、大推进与区域经济重塑[J].当代经济管理,2017,(1).

[2] 周明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法律问题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4,(2).

[3] 朱士中.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科教育的启示[J].江苏高考,2010,(5).

[4] 周明勇.新型城鎮化进程中生态产业结构调整制度研究——兼论PPP融资模式下的产业政策法治化[J],现代管理科学,2016,(4).

[5] 朱牛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4,(2).

基金项目:2017年河北金融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产学研耦合的创新创业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号:2017CXCY01);2017年河北金融学院第一批重点科研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走出去法律问题研究”(项目号:JY2017ZB26)。

作者简介:周明勇(1969-),男,汉族,湖南省汨罗市人,河北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中心、河北金融重点实验室、河北金融学院法律系副高级教师,北京市经济法学会理事,河北省法学会交通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博士,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经济法、财税金融法、制度经济学。

收稿日期:2017-10-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