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数学基础课的地位

2017-11-15 21:33李远梅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基础课国防

李远梅

摘要:数学基础课作为军队院校科学文化基础课,进行专业教学的时候,一方面要时时关注专业对国防需求变化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必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强化数学基础课的地位。

关键词:数学基础课;厚基础宽口径;地位

军队院校教学的课程体系由军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公共课及军事训练课构成,在这一体系中,军事基础课、专业课是主体,专业基础课是完成主体课程的前提,而公共课和公共基础课是作为军队院校学员完善基础的知识修养、文化修养的课程。而基础课中,数学基础课又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在培养人才方面起关键作用,数学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是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基础,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只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而且还应体会发现与创建“新知识”再创造的过程,即能够进行一定的创造性数学活动,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我们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强大武器,是我们探索自然规律的一把金钥匙。它产生于生产实际,反过来又为实际生产服务。因此,我们在进行专业教学的时候,一方面要时时关注专业对国防需求变化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必本着“厚基礎,宽口径”的原则强化数学基础课的地位。要着眼部队人才需求,突出岗位任职指向,提高学员任职能力,当务之急必须提高军队院校数学课的教学质量,让其与时俱进。马克思说:“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在几次世界大战中,数学都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美国军事家曾说“一个数学家等于十个师”。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学必将成为新世纪强军的推动力之一。我们要以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建设数学强国。因此,以“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学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数学基础课是专业技能的知识支撑

我院主要担负长江以南16个内卫总队、14个机动师及警种部队指挥生长干部“学历教育合训”、武警部队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对象和干部子女男生以及中央警卫局指挥生长干部培训任务。同时,作为西南地区武警处突预备队,担负增援藏区维稳和抢险救灾任务。军队指挥院校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精通军事指挥专业,又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工程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对知识的要求上是以“必需”、“够用“为准,对于“必需”和“够用“我们往往有一种误解,即所谓的“必需”是指专业能力形成直接对应的知识的“必需”,“够用”也单纯地指专业能力形成所需要的知识的“够用”这种认识极大地降低了军队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把着眼点放在具体专业上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缺少甚至没有适应国防需要变化的素质。同时由于过于狭窄的基础面,想让学员将专业知识学透也是完全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数学基础课在军队院校学生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从军队员院校服务国防的需要出发,将军校学员在知识方面的“必需”、“够用”的要求与国防建设的发展趋势统一起来,以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数学基础课的设置。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知识传播主体被能力培养主体所取代,这种变化给人们一种误解,即只要培养出了能力,知识便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这是大错特错,我们对于军队院校人才能力培养,必须以知识的传授作为先导,通过知识传授使他们从理性的角度去认识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去训练自己的专业技能完成认识和分析技术,从而获得最佳效果。数学类基础课知识作为一种理性是整体技能的支撑,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形成技能,没有广泛的由数学基础课所提供的多专业知识就不可能培养除复合型人才。

2.数学基础课是专业能力迁移的基础

当前国际形势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各种争端问题凸显,自然引发对国防人才需求的改变,专业调整成为一种必然的选则,特别是对于老生专业的调整,他们的课程设置、能力要求都是入学前已经制定好的,社会需求情况发生变化时,初步的专业能力已经形成,同时军人面临专业的第二次择业,在此情况下根据“厚基础”的原则,开设的数学基础课的意义就凸显出来,社会岗位在变化中呈现萎缩倾向的,可根据所学相关专业基础课知识对其进行方向性调整,把已经掌握的技能通过新知识的介入进行提升和迁移,通过专业方向的调整找到与能力相适应的职业;对于国防需求岗位发生变化中消失的专业,可根据所学的数学基础课知识对其进行专业的改变,通过对过去所学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利用数学类基础课所学知识,对技能进行迁移。这里,提供各种不同军中,不同岗位,并为适应这些国防需求岗位的能力所必须的数学基础课的意义是任何形式都不能取代,它的调整、变化和迁移是军队院校的专业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3.数学基础课是终身学习的前提

终身学习是我们教育的目标。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根本要求,而军队院校的数学基础课为这种终身学习提供了基础和前提。首先,数学基础课是实现学生终生学习目标的要求。三年或四年的军队院校学习生活,对于每个学员来说只是一种入门的学习,从宏观上看,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而学校的办学目标是让人自身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有一个背景,人只有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学业的深化,因此,从学校为学员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这个教育目标来说,必须要有广泛的专业基础知识,而数学基础课作为公共的专业基础课,基础知识更广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更强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效果。其次,是继续学习的基础。任何一个行业的知识和技能都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而发展更新的,任何工作在具体社会岗位上的人,都在不断地接受着这种变化的考验,而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特别是数学基础课这种公共基础课更能适应这种变化的需要,对行业知识的吸收和接纳更适应。数学基础知识的缺乏,对于在原有基础知识上发展而来的新知识的接受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因此,数学基础课的开设和学员对课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着他今后走向社会发展,决定着他终身学习的效果。再次,数学基础课是学生走向社会后适应变化的条件,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过去一生只从事某一种职业的状况被彻底打破了。它要求从业者具有更广泛的从业适应性,而学校为实现:“厚基础,宽口径“要求开设的数学基础课正适应了岗位更换、人员流动的现实,使他们进入新的岗位之后,通过适应性学习,能很快进入角色,这是对终身学习的一种深化。

军队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数学基础课的地位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专业获得最佳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学员进行跨专业选择岗位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军队学员服务国防的定位和军队院校专业设置的导向,使其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但是由于数学的难度性,抽象性,知识的连贯性,许多院校和学员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院校而言就单纯地就专业而专业进行教学计划安排和课程设置,使专业建设缺少活性和适应国防需求发展变化的动态机制,严重影响了军队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对接。这正是笔者强调军队院校课程体系中数学基础课的重要意义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平 ,杜家兴. 关于“合训分流”院校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信息系统工程.2012.3.20

[2]多久廷,高世峰 .对学历教育型军队院校突出军事特色的几点思考.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3月

[3]杨泉良. 高职课程体系中基础的地位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报. 2006年3月

[4]张清平,阳彩霞,宋羿 .大学数学知识中的人生哲理及其教学实践研究.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3月endprint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基础课国防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渗透式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开展及探讨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巴基斯坦国防日
26所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1.2万名
军队院校期刊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创新
中国国防预算增速下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俄罗斯2009—2011年国防预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