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个小时,两三千公里,穿越吐鲁番盆地、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这是每一个“内高班”学生都走过的路。于他们而言,这是一条艰辛的路,也是一条希望的路;这是一条孤独的路,也是一条幸福的路。个中滋味,除了他们自己,也只有“内高班”的老师能懂,因为这不仅是求学之路,也是家访之路。
家访,这件对很多北京老师来说不算太难的“小”事情,却是“内高班”老师每年都要跋山涉水做的“大”事情。“内高班”的学生都是十几岁就离开父母,到陌生的城市读书。年少离家,异地求学,对这些正处于青春期,最需要呵护和引导的学生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此,“内高班”的老师们格外关注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状况,也为了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每年暑假,“内高班”的老师们都会对学生进行家访。只有亲身踏上新疆的土地,握上家长的双手,老师才心安,才能让家长在家安心,让学生在校安心。
“新疆是我的第二个家”
潞河中学的徐华校长已经记不清来过新疆多少次了,潞河中学从2000年就开始承办“内高班”,这17年来,潞河中学接纳了几万名来自新疆各地的学生,徐华校长的足迹也遍布新疆各地。“内高班”的学生都说潞河是第二个家,徐华校长则说“新疆是我的第二个家”。
自从担任北京九中“内高班”的负责人以来,师德光主任也把新疆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每年至少4次往返于北京与新疆之间:6月送高三毕业生返疆;7月送预科和高一、高二学生返疆;8月中旬接新高三学生提前返校补课;8月底接新预科和高一、高二学生返校。九中内高班成立7年间,师主任的足迹已经踏遍了新疆大部分远郊区县和农牧区。
新疆很美,但家访的路很苦。166万平方公里的新疆自治区,有高山、盆地,有沙漠、戈壁,有绵延几十公里的无人区,从一个学生的家到另一个学生的家往往要坐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车,一路颠簸,再加上气候干燥,很多家访老师都不适应。首师大附属红螺寺中学的张波老师家访了一路也病了一路,头疼、胃疼、嗓子疼,同行的老师多次劝说让他在宾馆休息,张老师都拒绝了,“既然来了,我总要和家长见一面”,这是他的坚持,也是每一个家访老师对自己的要求。
其实,这些老师都不是“圣人”,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是发自内心的爱与责任。他们曾经也是孩子,懂得年少离家的辛苦,他们现在也是父母,懂得“儿行千里母担忧”。只有到学生家里看一看,与学生家长聊一聊,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状况,他们才能深入了解学生,从而在生活和学习上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关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只有老师亲自走进家里,家长才能深入了解孩子在外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才能“把心放到肚子里”。
依马木尼亚孜在学校是个认真听话的孩子,只是比较内向,少言寡语。但是,当走进他的家,所有的老师都震惊了,他的所谓的家除了几间土屋和土炕,什么都没有,锅里的一点面条汤就是他和爸爸一天的口粮……因为极度贫困,他的妈妈改嫁了,他和爸爸相依为命。老师们终于知道,这个乖孩子少言寡语的背后原来是“伤痕累累”。家访,让老师更懂学生,让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更近了。
“内高班”的老师说家访不是责任,而是使命。从北京到新疆,这遥远又漫长的家访路,“内高班”的老师一走就是好多年,他们用脚步丈量了新疆的土地,用爱定义了这趟跨越几千公里的行程。
“我就看老师一眼”
7月的新疆很热,烈日当头,沙拉穆在没有树荫的路边站了许久,他在等来疆的亲人——家访的老师们。学生太多,“内高班”的老师们不可能每一家都去,只能选择一些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生家庭。沙拉穆没有被选到,他就一个人走了好久的路,来到家访老师即将经过的路上,等着见老师们一面。寥寥几句之后,老师们就要继续家访的行程,沙拉穆朝着远去的汽车不停挥手,他的身影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却清晰地留在了每一个家访老师的记忆里。
在新疆家访的每一天,杨玲老师都会在微信群里告诉学生“我今天要去XX的家……”。被点到名的学生欢欣雀跃,没被点到名的学生则内心失落,不停地向老师争取着。为了让老师到家里家访,本来住在城里的喀则尔江一家特意搬到了农村老家,麦麦提·吐尔逊也骑车十几公里赶到喀则尔江家里,就是想见见老师。
在每条家访路的尽头,都有一双渴望的眼睛,因为,在学生们看来,不是老师来了,而是亲人来了。在北京,老师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家,来到新疆他们也想让老师有回家的感觉。这其中有开心,有期待,也有不安和心疼。
在村口见到老师,穆凯代斯哭了,她没有想到老师们真的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她家。说“千辛万苦”真的一点都不夸张,穆凯代斯家在吐鲁番的一个村里,荒凉的戈壁绵延几十里,车子经过的地方是一片黄色,没有人烟,没有生机,更没有手机信号。兜兜转转几个小时才在颠簸中来到了这个小村庄。“我天天盼着老师来,又怕老师来。”穆凯代斯的泪是幸福的泪,也是心疼的泪。
“热合买提,热合买提”
到新疆家访,与其说是交流,不如說是感受。因为很多新疆父母不懂汉语,他们只能通过泪水和拥抱表达自己的感情。“热合买提”(维语“谢谢”)是所有沉默寡言的父母向老师说的最多的词,是他们发自心底的声音。
自从西日尼阿依到北京读书,她的母亲就经常彻夜难眠。十几岁的孩子,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一下子到几千里之外的地方生活、学习,做母亲的难免放心不下。尤其是女儿生病时,她更是万分着急。直到女儿告诉母亲,老师们每天都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给她洗衣、送饭,母亲的心才放了下来,才能睡个好觉。如果没有“内高班”,家境贫寒的西日尼阿依可能没有机会到首都北京去读书,如果没有“内高班”的老师们,她也不会在北京幸福快乐地学习着,生活着。生活虽拮据,但是西日尼阿依的母亲愿意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献给老师。简陋的家居与满满地摆了一桌的瓜果美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是美食,是无法言表的感谢与感动。endprint
在阿丽牙家,老师们正在关心阿丽牙在家的生活情况,阿丽牙的爸爸突然悄悄站起身向屋外走去,并且示意姐姐一起出去。过了一会儿,爸爸跟姐姐才走进来,姐姐对老师们说:“我爸爸有几句话想跟你们说,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说,而且也不会说汉语,所以叫我出去叮嘱我把想说话的话翻译给老师们听。”坐在旁边的爸爸此刻有些不好意思,低着头,手不停地在衣角搓来搓去。“我爸爸说真的非常非常感谢老师们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我们家,真的……”刚说一句,姐姐就已泣不成声,爸爸在旁边也开始抹眼泪。从姐姐断断续续的描述中老师们得知,阿丽牙的爸爸前一天知道老师们要来的消息,激动、紧张得睡不着觉,一直在想怎么招待这些北京来的客人,见面时怎么表达感谢,一直到凌晨3点才睡着。“热合买提,热合买提!”姐姐说时,阿丽牙的爸爸在一边羞涩地嘟囔着。这短短的几个字,却是这世间最美的诗篇。
“我们都是新疆的女儿”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王子芙印象里的新疆。曾经,对她来说,新疆只是远在天边的异域边陲,而现在,她成了新疆的女儿。
今年夏天,为了更多地了解同学,了解他们的家乡,北京女孩王子芙和马雨鑫、谭冠华、张梓嫣随潞河中学家访团一起到新疆“走亲戚”。这是她们第一次来到新疆家庭,有很多期待,更有忐忑和紧张。在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一起生活,语言不同、饮食不同、习惯不同,新疆父母会接纳她们吗?直到见到熟悉的同学,王子芙的这种不安才逐渐好转。走进木尼热的家,木尼热的妈妈一把就抱住了王子芙和马雨鑫,那一瞬间,她觉得这29个小时的奔波值了。在相处的短短几天里,木尼热家人的淳朴、善良、热情让她爱上了这家人。木尼热的大姐得知她们要来,连夜为她们赶制了维吾尔族特色的艾特莱斯裙;在库木塔格沙漠里,木尼热的三姐毫不犹豫地把自己仅剩的水留给她们;羊肉、水饺、瓜果,木尼热一家人拿出了最丰盛的美食招待远方来的亲人,还特意把她们安排在有电视的房子里,为她们铺床,准备电风扇,生怕她们在这里受一点委屈。
新疆很热,新疆亲人的爱更热。有人问穆凯代斯的妈妈有几个女儿,她毫不犹豫地说“四个”,她发自内心地把住在家里的谭冠华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她说自己很幸福,有四个乖巧的女儿。
但谭冠华更幸福,因为,从此,在遥远的新疆,她也有了家。“再见,我的爸爸!再见,我的妈妈!再见,我的亲人们!”离开新疆,北京的孩子們带走了满满的爱,却留下了一份甜蜜的牵挂和思念。她们知道,不论多久以后,只要踏上这片热土,总会有人在这里等着,说一声“欢迎回家,我的女儿”。
每年夏天,“内高班”家访的车都行驶在大漠戈壁中,天是蓝的,地是黄的,远远望去没有尽头,就像这条家访的路。这条家访之路连接的是民族的情谊,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