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
我国猪病流行情况及防控策略
杨汉春/中国农业大学
总体处于平稳态势,但并不稳定;呈散发和地方性流行;对养猪生产的危害有增无减。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疫苗种类众多,养殖户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在免疫中不能做到准确使用疫苗,导致了疫苗的盲目使用、无序使用、普免(妊娠母猪和公猪)、长时间使用和高频度免疫。
1.我国type2 PRRSV毒株的多样性。(1)多谱系、亚群、分支;(2)野毒株、高致病性毒株、类高致病性毒株;(3)疫苗病毒、类疫苗病毒(由疫苗病毒演化)、毒力返强毒株;(4)野毒株间或毒株与疫苗病毒之间的重组病毒。
2.新毒株NADC30-like。2014年NADC30-like毒株开始流行,造成感染猪场发病。2015年以来,该毒株的流行和传播面扩大,造成很多猪场感染和发病,疫情涉及地区包括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四川、湖北、广东等地。NADC30-like感染猪场以母猪流产等繁殖障碍为主;哺乳仔猪、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以呼吸道疾病为主,细菌继发感染和死淘率增高。现有的疫苗免疫不能抵抗该毒株的感染,仅能提供有限的交叉免疫保护。交叉免疫保护效力十分有限,甚至加重免疫攻毒猪的临床症状和肺脏病变。该毒株极易与我国毒株(野毒、疫苗或疫苗演化的病毒)重组,重组毒株越来越多。
3.PRRSV毒株间重组频繁,重组毒株持续出现。(1)HP-PRRSV MLV演化毒株间的重组;(2)HP-PRRSV与NADC30-like毒株间的重组;(3)HP-PRRSV MLVGN NADC30like毒株间的重组。
4.TJnh1501呈现中等毒力偏强的致病性。可引起仔猪持续性发热、呼吸道疾病、较高病毒血症和肺脏明显的肉眼与显微病变。致病性低于高致病性毒株,但高于NADC30-like毒株。
1.重视和强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1)构建(种)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规模化商品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中小型猪场和养殖小区的生物安全体系。
(2)切断PRRSV的传播途径。①引种控制。猪场应禁止引入PRRSV抗体阳性种猪(带毒、亚临床感染);种公猪PRRSV阴性的,要确保公猪精液不带毒;②运输工具的控制。注意清洗与消毒,建立社会化消毒站和企业消毒站;③养殖人员要做好隔离卫生工作。
(3)降低/清除猪场内PRRSV的污染,阻断病毒在猪群中的循环与传播。做好全进全出;保持猪舍内的卫生消毒;搞好猪场内环境的清洁消毒;带猪消毒;保持猪场设施的清洗消毒;杜绝饲养员串舍;采用良好的空气过滤系统。
2.构建PRRS阴性种猪场和种公猪站。(1)PRRS阴性种猪场应维持阴性,禁止使用PRRSV MLV疫苗。(2)阳性种猪场:不使用PRRSV MLV疫苗——净化种猪群;减少活疫苗使用,逐渐停止活疫苗使用,然后采取净化措施(包括200d闭群、监测与淘汰、种猪群的更新),构建阴性种猪群;(3)种公猪群(站):禁止使用PRRSV MLV疫苗,保持种公猪群阴性。
3.理性使用PRRSV MLV疫苗。阳性/稳定猪场不应使用活疫苗;PRRSV MLV疫苗适用于阳性/不稳定猪场和发生疫情的猪场;应选择安全性好的活疫苗;一个猪场最好只使用一种活疫苗,同时做到“一次免疫”;经产且抗体阳性母猪不免疫该疫苗;阳性猪场的阴性后备母猪或引进的阴性种猪可在配种前1~3月免疫一次;猪群情况稳定后应停止使用。
4.推动种猪场PRRS的净化工作。实施区域控制和净化。
1.PEDV变异新毒株的出现和广泛流行。PED在2010年底暴发,在2011年疫情开始蔓延,流行面进一步扩大;2012年疫情继续蔓延;2013年疫情趋于缓和,但仍有不少猪场发生。
2.PED流行呈常态化。疫情呈现较为平稳的态势,在秋、冬、春季仍有许多猪场发生疫情,疫苗免疫虽然普遍,但免疫效果不尽人意。
1.强化猪场的生物安全。
2.做好卫生消毒。
3.发病猪场要及时清除发病仔猪。
4.对产房及全场进行彻底消毒。
5.提高现有疫苗的免疫效力。
6.提升母猪的母源抗体水平。
2011年出现的PRV变异毒株流行基本平息,但仍有猪场发生感染并发病;仅靠疫苗免疫不能抵抗该毒株的感染和临床发病。
母猪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仔猪表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生长育肥猪发生呼吸道疾病和神
以3~10日龄以内哺乳仔猪发病最严重,呈现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经常整窝发病、整窝死亡;发病率100%,死亡率80~100%;发病猪表现为水样腹泻;发病猪场疫情可持续一月以上,造成大批仔猪死亡,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经症状,死亡。
2015年,对全国24个地区(省、市)合计301个猪场送检的17456份样品进行了PRV野毒抗体的检测,总阳性样本数为7129份,平均阳性率为41.2%。阳性猪场229个,占送检猪场总数的76.08%;阴性猪场72个,占23.92%。
2016年,对25个地区不同规模的356个猪场18764份血清样本进行了PRV野毒感染gE抗体检测。检测样本的总阳性率为40%;gE抗体阳性猪场占75.28%;gE抗体阴性猪场占24.72%,仍保持伪狂犬病阴性。由检测数据来看,猪场gE抗体阳性率略呈下降趋势,伪狂犬病阴性猪场数量略有增加。
1.立足于应用现有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2.毋须过多考虑更换疫苗或新毒株疫苗。
3.不必制定复杂的免疫程序(如加大疫苗免疫剂量和增加免疫次数)。
4.伪狂犬病阴性猪场应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严防野毒株的传入。
5.疫苗免疫接种:后备猪应在配种前进行一次伪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接种;经产母猪产前4周左右进行一次免疫,仔猪8~10周龄进行一次免疫。
6.感染(阳性)种猪场要在做好疫苗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净化工作。对后备猪进行监测,用阴性后备种猪逐步替换和淘汰阳性种猪,最终建立阴性种猪群,达到阴性种猪场的标准。
PRV感染可造成种猪带毒,可垂直传播。种猪一旦带毒会终身带毒并排毒,污染环境,造成仔猪感染和发病。疫苗免疫只能控制临床发病和降低排毒,不能清除带毒,无论猪场免疫多少次,有野毒存在或者传入猪场,均会造成猪种群感染,因此猪场净化是控制猪伪狂犬病的唯一出路。
目前猪瘟的防控效果总体较好,但仍有零星散发疫情发生;临床上仍以母猪繁殖障碍等非典型猪瘟为主,不少猪场因猪瘟疫苗质量问题或免疫程序不合理,而在哺乳仔猪或/和保育仔猪出现典型猪瘟。在发病的猪场,母猪产死胎增多,哺乳仔猪、保育猪发病,死亡率高的可达50%。
1.切实做好猪瘟的疫苗免疫防控。在免疫仔猪或仔猪断奶的同时对母猪进行免疫;后备母猪在配种前免疫1次;公猪每年免疫2次。
2.高质量的猪瘟疫苗是有效控制猪瘟的保障。
3.建立猪瘟疫苗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
程序1:首免—35日龄左右(依据母源抗体水平与消长确定),建议哺乳仔猪母源抗体,ELISA阳性率低于40%时,进行首免;二免—60~70日龄。
程序2:适用于哺乳仔猪发生猪瘟的猪场。乳前免疫—55~65日龄二免。
4.开展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种猪场应自发、自觉的开展种猪群猪瘟的净化工作,及时清除和淘汰带毒种猪,建立猪瘟阴性种猪群。
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包括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W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繁殖障碍(RD)和其他疾病,其中只有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被认为是严重危害养猪生产的疾病。
主要发生于断奶后、保育期仔猪以及生长猪(2~4月龄猪),特别是5~12周龄的猪。一般于断奶后1周左右开始发病,感染猪场的发病率一般为4%~30%,病死率介于4%~20%。如继发或并发感染严重,病死率可升高(有时可达50%~60%)。
PMWS的临床特征:猪只进行性消瘦,生长迟缓;皮肤苍白;呼吸困难;皮下淋巴结明显肿大,偶尔可见腹泻、黄疸。若继发或合并感染细菌(如副猪嗜血杆菌),可出现相应的病变,如:淋巴结出血;肺脏出血、脓肿;胸膜炎、胸壁粘连、纤维素渗出;心包炎、心包液增多;腹膜炎、腹膜纤维素渗出;关节炎;脑膜炎。
1.疫苗免疫接种有效控制PMWS的临床发生。
2.大部分猪场对相关疾病的控制良好。
3.少数猪场可见PMWS、PDNS的病例。
1.重点控制PMWS。
2.综合防控:降低猪群PMWS的发生。
3.做好疫苗免疫接种。
4.改善猪场环境条件,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
5.降低饲养密度,减少猪群的应激因素。
6.控制PRSV感染和继发细菌(如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副猪嗜血杆菌是最主要的继发感染细菌病。易在哺乳后期和保育期发病。该病致死率很高,临床上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死亡猪剖检呈现心包炎、胸膜炎和关节炎、脑膜炎。各种抗菌药物对发病猪的治疗均难以奏效。常继发于PRRS和PMWS。
在转群后的生长育肥阶段(80~120日龄之间)出现的呼吸道疾病,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主要的并发病和/或继发病;常继发于PRRS;冬春等气候多变时节多发。
1.控制好病毒性疫病。
2.降低饲养密度,降低呼吸道病原菌的传播。
3.猪舍环境卫生消毒,降低病原菌的污染。
4.合理的药物预防与保健措施,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5.适当的进行疫苗免疫接种。
1.猪病种类多,临床疫病复杂,准确诊断是预防与控制猪病的前提。
2.猪病防控正面临使用的疫苗种类多、免疫频度高、免疫程序不合理等诸多问题。
3.树立生物安全理念,完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是生猪养殖企业的首要任务。
4.理性对待疫苗免疫,推行疫病控制的科学减负。
制定针对各种疫病的科学合理、个性化的免疫程序,规范使用各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