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鹏
试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
赵 鹏
我国高职院校由于其以应用技能为主的鲜明人才培养模式,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因此,素质教育是关于生存的教育,更是关于生活的教育,将生存和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才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要义所在。
高职院校 大学生 素质教育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为服务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进入了数量发展到质量发展、规模发展到内涵发展的阶段,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各高等职业院校推动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追求。因此,加强高职素质教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也影响成为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正处于外延扩张和内涵发展并举的特殊时期,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等职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强调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只重视做事训练而忽视做人教育的倾向,教育的功利主义色彩过于浓厚。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这一重点考核指标的直接作用下,高职院校在很大程度上把以“就业为导向”演绎成“以就业为终极目标”,把高职教育简化成职业培训,片面强调人才培养与社会当前需要相适应、与现有职业岗位要求相对口,着力培养学生的当前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没有充分认识到品德品味、信念信仰、情感意志、心理个性等素质素养对学生职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离开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难以落到实处,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停留在学生做事能力培养的层面,难以深入到“育人”的本质。
随着生源的紧张和高职院校间竞争的加剧,一些高职院校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的意义,更多地将目光对准了内涵建设和学生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实施不同层面的素质教育模式,但是实施和推进情况并不理想。教师是人才培养发挥的主导方面,也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推动者。在当前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指引下,专业课教师更多关注的是专业教学和科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将大部分的精力集中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而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和公民素质教育及心理、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教育与教学割裂开来,对素质教育关注不够、推动不够。对学生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素质素养问题熟视无睹,或干脆将问题转交给学生管理部门。
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发力。但实际情况是,高职院校承担了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部职责,社会协调、配合的局面尚未形成。从外部看,社会、政府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价缺乏科学性、全面性,就业率成为唯一评价标准。从内部看,学校为了自身发展,对人才培养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对素质教育缺乏应有的耐心,“随大流”现象比较严重。同时,人才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工作浮于表面,对人才素质要求、教育教学质量等问题把握不准,没有建立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既要尊重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还要着眼于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特点,更应该突出职业性,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人文精神。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教育思想观念的问题,也有教育体制机制的问题,但主要还是教育思想观念层面的问题。在理念上,素质教育不同于专业知识积累、岗位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形成等为目的的教育体系,其本质在于实现对人的自我成熟、成长、成才具有决定作用的内在素养和品质的全面改善、提高和发展。只有教师和管理人员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将素质教育内化为自觉行为,才会在日常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切实贯彻实施,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当然,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润物细无声”的耐心、细心和恒心。
教师是素质教育实施的主体,教师素质教育理念的把握、自身的素质水平、执行力的高低、对教育工作的热情与投入、教育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等,都会直接影响素质教育效果。因此,加强教师素质教育能力的培养,帮助教师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人格魅力、构建将素质教育应用于日常教学过程的导向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事关素质教育实施的成败。当前,在加强对教师科研和专业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之外,还需要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从而提升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和教育事业的忠诚度,培养教师教书育人的行动自觉。同时,还要构建有效激励机制,让教师把工作热情和工作重心从单纯的教书转移到育人上来,要在“传道”、“解惑”上下一番深功夫。
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系统化设计,不仅要科学,更要可行,不能仅仅是“看上去很美”。从这一点上看,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重在实施,只有体系得以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才能对体系中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正。对于体系实施的制度化设计和安排的基础,是把职业素质教育纳入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性文件,只有如此职业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才能在实施的过程中检验、完善其科学性。
为此,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按照“素能并重”原则设置包含公民素养模块、身心素质模块、人文素养模块、专业素养模块等四个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其次是大力推行行动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开发基于产品、项目、情境载体的校本课程,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开展社会实践,强化过程考核和动手能力考核。再次是按照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营造“校园处处是教室,员工人人是老师”的育人氛围,构建第一课堂(课程教学)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第二课堂(校园生活)注重养成,润物无声;第三课堂(社会生活)培养责任,拓展理想的三课堂育人体系。同时积极推行基于选课制的学分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改革面向学生的评价机制,树立育人为目标、学生全面发展导向,实现学生学业测评和素质、能力测评的结合,课堂教学评价和课外实践评价的结合,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学共性要求的结合,形成集资料统计汇总、问题诊断、信息反馈、教育激励、成绩评价等内容于一体的功能系统和运行机制,覆盖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各领域,关联教学、实习、管理等教育教学要素。改革面向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以教师的育人能力和育人业绩为重点,使教师的责任从专业教学、科研拓展到学生的思想引导、方法指导和社会能力培养以及职业素养的提升等各个方面,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不再简单地将教师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作为工作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同时,还要推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估评价体系改革,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和合理的评价手段来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1]沈巧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6(26):24~25.
[2]龚家慧,吴希博,丁杨.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河南教育(高教),2014(08):86~87.
[3]于晓霞.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探析[J].世纪桥,2011(23):127~128.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赵鹏(1983-),男,甘肃夏河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