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野
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创新研究
杜 野
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也加速了我国地方政府“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经济发展工作。地方政府在对外招商引资工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产业结构转型也使得地方政府引导下的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已然无法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对招商引资模式进行创新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谨针对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模式进行创新性分析。
地方政府 招商引资 模式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地方政府致力于开发区和工业区的建设,通过各种政策优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套来吸引外地投资,以加快当地经济发展。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地政府也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却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因此,除了加大投入之外,政府还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模式,结合当地的实际需要,营造更加健康的经营与投资氛围,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而非主体地位。在过往的招商引资中,一部分政府通常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政绩考核的指标,没有对政府的职能进行清醒的认知,在招商引资的整个环节中,从项目规划,到招标投标,再到签约谈判,政府全程参与,大权独揽,忽略了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的过度参与,容易造成权利滥用现象的出现,也容易导致贪污腐败情况的产生。
个别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能结合当地人民的主要需求和经济发展现状,盲目进行开发区建设,甚至胡乱占用工业、农业用地进行粗暴开发。在开发规划中,未能实现统一整合与调配,对开发区的土地资源造成浪费现象,降低土地利用率。同时又未能结合当地产业机构的实际情况,盲目争抢投资热点项目,造成当地产能过剩,无法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个别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枉顾群众利益,对于开发区的实地居民的安置工作没有进行妥善安置,甚至个别政府通过强拆、圈地等方法进行开发,伤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降低政府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同时,也容易激化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1]。
地方政府需要明确在招商引资中的职能所在,决不能无视市场经济规律,过度参与招商引资工作中。同时,政府需要明确招商目标,创新招商引资的工作制度,建立长远发展的招商引资模式,政府需要制定详细的招商引资规划,按部就班地对外来资本进行有序引进,并将规划与策略落到实处;政府需要对外来资本进行严格的审核,决不能盲目降低资本准入门槛;要建立透明公开的服务平台,就招商引资事宜向企业和民众进行宣导。
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需要完善激励制度,通过合理的战略性激励手段,鼓励企业投资,并通过政策倾斜扶持企业发展。地方政府绝不能为了凸显政绩而盲目开发,要结合当地实际,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实事求是地制定招商引资的目标,要认识到招商引资所带来的长远利益,看清民众的利益需求所在,引进适合当地发展的,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所需要的企业与资本。
扶持招商引资的中介机构,将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与主动性。中介机构作为政府与外来资本之间的沟通媒介,对于市场信息与发展趋势具有更加客观的认知,能够向地方政府和外来资本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提高招商引资的工作效率。
政府还可以合理利用信息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的及时行和互动性,充分了解民众需要,拓宽招商渠道。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技术,更加科学而客观地判断市场信息,引进能够长远发展的大型企业。
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招商引资中的引导职能,合理整合和调配各种资源,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实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要对其自身有个清醒认知和角色定位,实现政府调控职能和引导职能之间的平衡,将主要工作放在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方面,尽力解决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企业营造更好地发展环境。
政府需要改革政绩考核机制,对引进资本的质量进行评估,从资本、环境、法制建设与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并以之为标准对外来资本进行评估。
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需要切实保障群众利益,缓解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以服务型政府取代涸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地方政府以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进行工作时,容易出现政府职能缺位、过度参与等现象,也会出现当地政府无视发展现状,进行盲目招商,枉顾群众利益,致使当地群众对于招商引资工作盲目排斥等现象。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明确招商目标,优化产业结构,改革考核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以此实现外来资本对于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沈翔.浅谈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模式创新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17):274.
[2]张凤臣.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创新性途径思考[J].新经济,2015(29):66.
长春北湖科技开发区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