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宇
(辽宁科技大学,辽宁 鞍山 114051)
在当下的德国青春片中,青春并非如同中国青春片中一样,是已经流逝的缅怀对象。相反,青春是正在经受的成长之痛,是精神层面希望与苦楚并存的蜕变。不同于中国的80后群体已经进入到追忆青春的阶段,德国同样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们还处于成长的青春岁月之中。对于他们来说,青春不是已经逝去的青葱岁月,而是当下切切实实经受的成长,他们正在苦痛中寻找希望,在茫然中觉醒蜕变。
纵观德国文化历史,通过描写“青春”来探索人性内核以及映射社会问题的文艺行为由来已久。例如,曾在18世纪末风靡一时的成长小说,就是以文学的形式来抒写青春与成长的典型。从哲学的层面来看,对于个体成长的观察,即是指对人类个体思想与外在环境的互相作用进行观察。与发展的概念不同,发展是着眼于外部环境对个体的改变,而成长的概念则重点关注个体本身在外部环境影响下的自我激励与成长。较之发展,成长更重视个体自我的能动性,正因如此,德国文化中对于“青春”的诠释,不仅仅在于生理上的成熟,更在于灵魂深处的成长和心理的成熟。
这种理念在时下的德国社会文化之中,逐渐演变为一种全新的、不局限于生理成长的后青春文化。伴随着时代发展,德国人在校接受教育的平均时间越来越长,走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间越来越晚,“青春”的定义也在这种社会情境下发生了改变。在德国,已经有专家重新定义了青春一代的范围,将30岁左右的人群也划归到青春族群之中。
笔者选取了三部具有代表性的德国青春片作为案例,这三部作品均出自德国当代青年导演之手,讲述了普通青年个体的成长。本文将系统探析案例影片的选题立意、角色塑造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并由此挖掘当代德国青春片中的后青春文化与社会环境的关联互动。三部案例影片分别为:让·奥雷·格斯特的作品《哦,男孩》、博拉·席琳·贝克的作品《天空上的那天》以及汉娜·多瑟的作品《我们心上的尘》。三部影片都是即将从学校毕业的青年导演的毕业作品,在踏出校门走入社会之际,他们都选择将自己的成长之痛融入作品之中。三位青年导演都选择了与自身年龄相仿的人物作为主人公,表现主人公在学业、事业和爱情等方面面临的困境以及心理层面的成长。在剧本选取上,这些导演更愿意选择同样年龄层次的编剧作品,甚至自己亲自操刀撰写剧本。这种创作模式使得这类影片都具有或多或少的自传味道,也使得影片中的青春文化表达充满时代意义。在下文的分析探讨中,笔者将会适度结合中国青春电影对比参考,以实现对德国青春电影更为有效的解读。
与中国青春片显著不同,爱情故事在德国青春片的叙事架构中占据的比重偏低,由于这类影片更为注重对自我成长的探索,对爱情的描述普遍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在当代德国青春片中,爱情并不能成为独立的主题,而是作为自我探寻这一主命题的实现载体。在此基础上,爱情与性都成为梳理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讲述主人公成长经历的重要体现方式。这类影片中涉及的爱情与性,其形态格外多元化。
在第一部案例电影里,无所事事的青年尼克先后与两位女性角色产生了感情关联。影片开始时尼克出现在其中一位女子的家中,他和这位女子已经保持了几年的同居关系,但透过影片,我们看出他们的感情却很疏离。肉体的亲密与情感的漠然形成了鲜明对比,通过这种微妙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尼克迫切需要建立亲密关系,却害怕形成真正的亲密。之后,尼克又遇到了曾经的同窗朱丽卡,面对朱丽卡的热情和晚上的邀约,尼克依旧选择了回避。而当朱丽卡想要与尼克发生亲密关系的时候,尼克认为朱丽卡不过是为了抚平曾经被尼克取笑的心理伤害。尼克拒绝了朱丽卡,他认为他和朱丽卡之间不足以形成情感层面的亲密,面对对方的迷茫,他连宣泄欲望的兴趣也丧失了。处于成长迷茫期的尼克,对别人的迷茫也感同身受,这种对亲密关系欲拒还迎的态度,是尼克成长过程中探寻自我的一种表现。
在第二部案例电影中女主角拉哈也经历了爱情与性的矛盾与迷茫。即将奔三的拉哈每天在酒精的浸泡中荒废时光,直到一次一夜情让她意外怀孕,生活的巨变让拉哈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突破口。拉哈孤注一掷,决意要靠自己的力量抚养孩子。最终,拉哈经历了周边亲友的排斥,但依然没有保住孩子。拉哈这一次经历成为她成长旅途上的里程碑,她对爱情的追寻、对性的领悟和对生育的尝试,都是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女性对人生做出的主动探索。面对一夜情后的意外怀孕,拉哈的选择与中国青春片中的女性角色形成了鲜明对比。不同于中国影片中随处可见的堕胎桥段,拉哈没有考虑任何人的任何意见,自己勇敢地决定自己孩子的命运。自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女权主义运动以后,德国女性对自我的主权意识确立起来,而且德国曾发起抵制妇女堕胎的运动,正因如此,在强烈的主权意识驱使下,选择生下孩子是拉哈强调自身主体性的一种呈现。
在第三部案例电影中,主人公卡迪的爱情观与生育观与拉哈不谋而合。卡迪是一个年逾30事业还没有起色的小演员,同时又是一位单身母亲,而这种身份并未让卡迪在社会舆论上感到任何压力。卡迪先后与选角导演和街头偶遇的同性恋者发生亲密关系,案例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没有建立一对一的情感关系,性经历也不局限于只和与自己有感情基础的人。性与情感没有必然联系,而更多的是自我成长的一种经历。影片也没有因为他们对性和爱的割离而给出任何道德谴责,未婚生育亦是很正常的人生抉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苦痛要经历,历尽艰辛,也唯有自身可以解开自身的迷惑,实现自我的成长。爱与性并非解决成长困境的良药,而只是个体在成长历程中需要修习的一门功课。有趣的是,这些影片中都或多或少地提到了同性恋的话题。在第二部案例电影里卡迪偶遇的男朋友曾是同性恋,第一部案例电影里也数次出现了对同性恋的善意调侃,而哈拉与其同性朋友间也曾有亲密动作,这并不妨碍她们各自对异性恋的追寻。这种性取向方面的多元化,是青年在成长历程中对于性别方面认知的多种试探。
在本文选取的案例影片中,处于青年时期的主人公都在人生选择上与长辈产生了冲突。在第一部案例电影里,尼克擅自放弃了父亲支持的法律专业,当面对父亲的质问时,尼克以自己在思考人生回复了父亲。最终父亲不再给他提供生活费用,逼迫他自力更生。在第二部案例电影里,拉哈作为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她决意生下孩子想必也必须依赖父母的经济扶持。在第三部案例电影中,单亲妈妈卡迪所从事的演员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想要维持生活必须依靠母亲。这些主人公的父母一代普遍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在其成长过程中见证了德国的统一,目睹了德国西部对东部提供经济支持的繁重压力。这一代人较之更早的一代,面临了更大的生活压力,因此他们普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选择稳定可靠的工作和按部就班的生活。然而,这些80后一代的主人公们,他们从小在父母的照顾下获得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物质的充裕却使得他们的精神陷入匮乏,他们甚至开始抵触已经拥有的物质条件。他们不再追寻物质的回报,而是用更多的精力探寻抽象的人生意义。不幸的是,基于对父辈物质上的依靠,他们的精神探寻都受到了长辈的质疑。案例影片中,“叛逆”的主人公们在经历了代际冲突之后,都主动或者被动地真正独立起来。案例影片二里,卡迪在物质上一直依赖其母亲克立兹,也一直默默接受着母亲为其安排的一切。直到卡迪经历了生活的波折,她渐渐开始怀疑自己以前的生活状态。最后卡迪勇敢地拒绝了母亲的安排,完成了心理上的成人礼。她离开了母亲的保护,自己独立居住,并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代际关系大体可划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种是负面交互形态,这种形态下的代际关系呈现利益主导的竞争状态,一代人的得到造就了另一代人的失去;第二种是正面交互形态,这种形态下的代际关系表现为互相扶持和帮助,一代人用自己的丰富弥补另一代人的匮乏;第三种是隔绝形态,这种形态下的代际之间没有过多交际,也基本不存在能量的转移。
案例影片中的主人公最终都脱离了对父辈的依赖,真正实现了独立。尼克被其父亲中断了物质支持,卡迪主动离开了母亲的庇护。不管是主动的或是被动的,影片都以类似的方案来作为实现成长的对策,即让青年一代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来成就精神的独立。影片没有质疑年轻人精神上的追寻和思考,而是用经济独立来促使这样的思考变得更为现实。
在案例影片中,主人公在探求生命意义之时,面对的死亡与失去加速了他们觉悟的脚步。在第一部案例影片里,尼克亲眼目睹了一个陌生老人的猝死,他选择将老人的姓名珍藏在记忆之中。而在第二部案例影片中,拉哈经历了胎儿夭折的痛苦,在亲眼看着自己死去的孩子时痛哭失声。不同于中国青春片中少女在医院等候堕胎的画面,在德国青春片中,死亡和夭折都是切实可见的。这种直面的态度展现了主人公在历经了他人的死亡之后,对其灵魂深处的影响和精神成长的催化。
不同于中国当代青春片普遍的怀旧情怀,德国青春片往往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体现,不过整体来看,基于当代德国青年导演的美学共识,这些影片在艺术层面也表现出许多共性。这些影片的创作者大多曾就读于柏林电影学院,其创作风格受到了“柏林学派”倡导纪实风格的影响。较之中国青春片中明艳的画面色彩以及幻想类元素的融入,德国青春片的画面塑造显得更为朴实。这些影片没有刻意偶像化主人公的形象,而是尽量真实地呈现青年一代的日常。第一部案例影片采用了黑白画风,其他两部作品在布光和用色上也采用了写实风格。中国青春片大多塑造数个各有特点的角色,描画一代青年的群像;而德国青春片则把视角放在一位主人公上,尽管主人公与周遭的社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却一直是唯一的主线。主人公作为个体的精神探寻者,是当代德国青年一代的缩影和代表。德国青春片故事发生的时间轴往往比较短暂,与中国青春片刻意的戏剧起伏安排相比,德国影片则注重呈现某一时间段内人物的真实经历和心理。在第二部案例影片中,所有的台词都是拍摄时由演员即兴发挥,更是一种彻底的写实表现。这种源于“柏林学派”的纪实艺术风格,不仅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真实感受,也彰显了青年一代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例如,案例影片一中,尼克的许多行为都表达了对体制内社会现象的抨击和对自身道德底线的坚持;而案例影片三里,卡迪愤然拒绝执行行业的潜规则,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我。
当代德国青春片多出自于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电影人之手,这些影片以源自“柏林学派”的纪实风格来呈现青年一代成长中面临的精神困惑,通过爱情与性的多元化、具有时代特点的代际关系等话题,真实地呈现青年一代精神成长的历程。面对青春被延长的社会状况,德国青春片集中展现了青年一代在完成生理成长之后,心理尚未成熟的“后青春时期”困惑。生于同一时代,却经历着不同的青春,德国青春片的后青春文化为我们开启了有关青春的另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