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镜头的剪辑运用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2017-11-15 20:35
电影新作 2017年4期
关键词:舌尖纪录片美食

曹 华

纪录片中镜头的剪辑运用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曹 华

纪录片是独立于电视电影的一门视听艺术,它有着独特的视听元素和表达方式。纪录片不需要演员来表演,在纪录片中表现的人、地点、情况应该与实际情况一致,纪录片也是现实生活的见证、历史的忠实写照。而镜头是影像的生命,通过剪辑将取材进行二次创作,不仅可以交代环境,渲染气氛,塑造人物,更能够表达创作者基于真实基础上的情感表达和深刻主题。本文着重探究纪录片中镜头的剪辑作用,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探讨美食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分析纪录片的剪辑表现方式。

纪录片 镜头剪辑 舌尖上的中国 表现方式

近年来,随着纪录片受众的不断扩大,每年国内产出的纪录片也越来越多。业内人士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国内纪录片推广到国际市场中。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外销,使得中国纪录片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与美食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纪录片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有关纪录片真实性的界定、纪录片风格的固定化等问题也一直存在。尽管国内纪录片团队也制作出了像《中国美食揭秘》《味道》等优秀美食类纪录片,但直到《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才使我国的纪录片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并被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进行分析解读,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纪录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促进纪录片不断创新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风格,使我国纪录片在发展创新中走向国际市场。

一、纪录片的概念

(一)纪录片概念界定

“纪录片”一词是由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于1926年在一篇评论中最先提出,然而他并没有给予纪录片一个完美的定义,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算是纪录片,围绕这个问题,众多名家都产生过分歧。纪录片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艺术从业者将纪录片提炼总结为: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的,包括一些拍摄自然的纪录片,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本质属性为真实,它要求创作者在作品中,展现的是现实生活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意义,纪录片的最基本手法就是用纪实手法来制作纪录片,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纪录片创作形式的不断创新,使得纪录片也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虚拟化,比如《故宫》中就出现了启用演员再现历史和利用特效技术还原历史原貌等手段来展开叙事,这种手段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纪录片的真实原则,但是同时也为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创新。纪录片是否需要完全真实,这成为当下的命题。但是由于现实生活的粗糙,和创作者的个人诉求,纪录片的真实性需要被重新定义。真实性不仅是事实真实,更要对现实生活赋予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美食,更将美食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挖掘出来,使得纪录片达到了真实的艺术感。

(二)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中国纪录片最早发迹始于19世纪末国外摄影师来中国拍摄新闻片,20世纪随着中国经济文化不断面向世界开放,国外摄影师先后拍摄了多部反映社会风俗和政治时事的影片,摄影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受到了当时政府的重视。在战争期间曾经多次拍过反映二战前后的纪实片,解放战争后1953年7月,在北京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摄制新闻片和纪录片的专业机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并诞生了中国第一部彩色舞台纪录片——1953年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70年代以后,电视在全国迅速发展和普及,为新闻纪录电影的播映提供了更及时的手段,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新闻纪录电影除继续在影院放映外,也大量进入了电视屏幕,在此期间制作了《百万雄师下江南》《新中国的诞生》《抗美援朝》《中国民族大团结》《伟大的土地改革》《征服世界最高峰》《先驱者之歌》《莫让年华付水流》等等纪录片。随着科学技术及网络普及的不断提高,中国纪录片不断充实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纪录片,为科教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艺术熏陶和娱乐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纪录片融会贯通,并开始与国外电视台合作,比如和BBC合作了《美丽中国》,同时也创作出了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的纪录片,如《故宫》《郑和下西洋》《话说长江》等纪录片。

(三)纪录片镜头剪辑的应用方向和属性

纪录片包含着无数个镜头,每个镜头的运动方式都不会一成不变,任意两个镜头之间的切换都需要剪辑者精心设计,而且纪录片没有情节,必须完全靠新颖的、真实的表现手法来吸引观众。同一个画面可能有不同的剪辑方法,甚至很难说哪一种是最佳方案,这就是镜头剪辑的普遍性,但在镜头剪辑的应用上镜头的转换必须符合一定的逻辑要求。镜头带有强制性地引导观众的视线,不同的镜头长度和镜头运动,可以在观众的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情绪,镜头范围的渐次变小,也使得观众的视线范围随着变小,而产生紧张的感觉,镜头的范围越来越大,人的视线也越来越开阔,而产生轻松明快之感。镜头剪辑也具有视觉隐喻的作用,包含着不同的隐喻,人物塑造、心理刻画和环境渲染等。在镜头剪辑应用上可以细分为几大类,有技巧转场包括淡入淡出,划入划出,定格画面,多画面,甩出等等。无技巧转场包括利用语言、动作、景物镜头、特写、情绪、音乐、音响转场等。在处理声画关系上又包括声画对立、声画对位和声画合一等。在蒙太奇手法上,又分为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叙事蒙太奇包括连续式蒙太奇、平行式蒙太奇、颠倒式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则包括积累蒙太奇、重复蒙太奇、对比蒙太奇、比喻蒙太奇等。

而国内对美食纪录片的关注少之又少,尽管有《中国美食揭秘》这类优良纪录片出现,但未真正走进大众生活,《舌尖上的中国》的出现使得美食类纪录片真正受到业内关注和平民的热烈讨论,究其原因在于《舌尖上的中国》采用平民化的视角无限去贴近大众生活,并运用了独特的镜头剪辑技巧和叙事技巧,注重故事的戏剧性,将现实与戏剧融合,内涵上不仅表现美食,更蕴含着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

二、纪录片镜头运用研究

(一)跨时间多地域拍摄镜头的运用

《舌尖上的中国》与其他美食纪录片不同,聚焦着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域的特色美食,涉及范围广,层次高,无论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鱼类,还是阖家共聚时的饺子,北方人家的馒头包子,南方的米饭,甚至是重庆火锅少不了的配料花椒,还有腐乳、年糕、泡菜等等,各式各样的美食,凝聚着人民的劳动和地方特色,都在镜头的运用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因此在镜头运用上跨时间多地域拍摄,贯穿影片全片。例如给人印象深刻的片头,运用大量的快切镜头,比如从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巍峨雪山下的羊群到云贵高原上的窑洞,再到平原里郁郁葱葱的山林,吐鲁番盆地上的葡萄地和层层叠叠的梯田,再到繁华都市里拥挤的车道等场景,进行多角度剪辑与编排。在景别上运用远景及全景,来表现广阔的场景,渲染出宏伟或者庄重的气势,衬托出中国的地大物博,万物生机。跨时间多地域拍摄表现出不同地域的美食特色,比如第三集“转化的灵感”着重讲述了豆腐在不同地域的做法,最先是云南红河地区姚贵文和王翠夫妇用井水做的手工豆腐,镜头一转又到了九月下旬乌珠穆沁草原上孟克一家做的奶豆腐,景物转场后又开始讲述安徽南部的方兴玉制作的毛豆腐,这样的拍摄与剪辑,使得拍摄地域相对灵活,跨度大,涉及的范围广,使得纪录片看起来内容丰富,而且将各地域不同豆腐的特色都对比出来,也蕴含着地域上的传统文化和人民淳朴、天然的生活。

(二)以故事的形式组接镜头来展现

《舌尖上的中国》是近几年来国内引起最大反响的纪录片之一,自开播以来就大受好评,不同于其他美食纪录片,仅仅采用干瘪的拍摄方式,去呈现美食,而《舌尖上的中国》在表现中国地域上的不同美食时,以故事的组合形式将美食寓于中国文化习俗和民族传统中,不但保证了纪录片的真实性,而且升华了画面,在感官上赐予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舌尖上的中国》每一集都是由分集导演根据确立了的分集主题再去找寻符合主题的人物故事拍摄的,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就强调食物来源于自然的主题,根据主题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讲述他们在生活与工作中以不同的方式在自然中获取食物,以食物谋利,与自然和谐相处。正是由于这样不同的编排,所以在剪辑上也与其他纪录片不同。

《舌尖上的中国》在剪辑上着重通过展现劳动者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食材的故事,将其进行有序串联,用人物的故事来表现美食,如用云南卓玛一家采集松茸并送到集市上去卖,浙江老包挖冬笋,云南老黄制作诺邓火腿,湖北圣武、茂荣兄弟挖藕,茶干湖和南湖捕鱼等进行分段剪辑,来展现食物获取过程中的艰辛,引导出各类美食烹饪的画面,而后又通过这些人在家庭和集体中对他们所获取食物的珍爱,和这些食物与他们家庭之间的关系来表达自然与人和谐关系的主题,并在片尾将这些人获取食物制作食物,家庭与食物紧密联系的画面与解说词的点题相互配合,构成剪辑对摄制组、对取材的加工和艺术升华。在镜头的衔接上运用快切镜头去实现叙事的流畅性,也能够充分展现中国广博地域上各种自然美景,以此作为过渡来改变叙事节奏,这种剪辑技巧让故事串联剪辑更合理,也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三、纪录片镜头剪辑运用的具体案例分析——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

(一)节目内容

1.强调纪录片的故事性

纪录片始终强调真实性和纪实性,但纪录片也蕴含着创作者的表达意图和纪录片的故事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纪录片的表达技巧才得以实现,比如解说词,配乐和音效以及剪辑。剪辑是对画面的二度创作,根据分镜头剧本拍摄的原始素材画面和收录的原始素材声音,按照运动规律的合理性,组接成可放映的完整的银幕映象,因此剪辑具有深远的普遍性。在纪录片中,它是对真实事物的重现和记录,也是对纪录片的原始素材进行取舍后,在画面的表现和叙事表达上的二次创作。《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故事性,就极大依赖于剪辑上对各类人物生存状态进行故事性剪辑,透过这些人物的故事来表现中国各类美食,和美食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

《舌尖上的中国》更多的是展现美食背后的故事,聚焦在人物身上与美食的联系,每个家庭的故事虽然独立又相互联系,将每个人的故事相互穿插剪辑,构成一个主题,比如第四集“时间的味道”就讲述了腌腊、风干、糟醉和烟熏等等古老的方法做成的美食,每一道辛苦制成的美食都是人们故事的体现。小兴安岭朝鲜族的金顺姬第一次和母亲学做泡菜,泡菜里有浓浓的家乡的味道;香港的阿添和家人一起经营着自家的腊味店,已经有60年历史的腊味店是街坊四邻的爱;郑祥兴虾铺的76岁的郭少芬,大澳本地人,从20岁嫁到郑家开始,做虾酱已经有50年以上的经验,2011年老伴去世后仍然坚守着充满了回忆的虾铺;台湾云林县每到季节便要出海捕乌鱼,取乌鱼子;上海三阳南店的侯师傅坚持做火腿近40年;16岁开始和父亲学习种植紫菜的林仁灼……这些故事包括了少数民族和港澳台同胞,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这些朴实温情的故事,不刻意煽情就能让人暖心,让人感动。当美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不仅仅是食物,而是包含了人文情怀的感情媒介。这种利用平民化视角来展开叙事的方法,打破了纪录片传统的叙事结构,每集一个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中国地域内,各地具有独特性的美食和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起居。

2.在故事中突出主题

纪录片与电影电视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对真实事情的记录展现,但是影像所具有的最大共性是它们都有相同的创作意图,即在创作主题的基础上打动观众,给予观众共鸣。纪录片的主题体现在解说词上,要体现在画面里,剪辑通过声画结合的方式,对叙事进行编排剪辑来突出主题。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打动人,受到观众喜爱,不仅是因为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的美食,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最细碎的日常生活,具有相同文化根基和民族情感而建立起的共鸣,通过这些故事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人民的精神素养及生存状态,这也是其他美食纪录片难以企及的深度。第一集中卓玛一家每到时令季节就起早贪黑上山采松茸,即使卓玛的母亲身体不太好,解说只用寥寥几句就表现了卓玛对母亲的担心。圣武、茂荣兄弟俩每年都要离家几个月去挖藕,趁着身体好多赚点钱供孩子读书,东北渔民春节围坐在桌前的全鱼宴等等场景都反映了中国家庭的和谐与温情。老黄与儿子每年也要上山制作火腿,每一步都要细心,陕北老汉与生病的老伴住在窑洞里,但是也坚持做着黄馍馍等场景,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体现了中国各族人民坚韧不拔的性格。此外更能打动人的是对美食的坚守,对家乡文化的坚守。粤东海边的阿刘每天在盐田里忙碌,即使村里大部分的盐田都被荒废了,很多人外出打工。祖居兴化农村的夏俊台,可能是家族中最后一位从事农作的人,但是他仍然享受劳作和美食带给他的快乐。这些场景没有过多煽情渲染,只用解说词几句带过,这些在美食烹饪和制作过程中都能够充分体现出来。

除此之外,《舌尖上的中国》还体现着浓浓的人文情怀。第一集的《自然的馈赠》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蕴含着生死、生存、善恶等人文品质及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卓玛一家在挖了松茸之后依然好好保护着松茸坑,没被破坏的菌丝仍可以重新繁衍出松茸来。茶干湖捕鱼的东北老汉们用大网捕大鱼,利用大网的缝隙小鱼可以从网中逃走,4000米海拔上人们将青稞粉洒向天空中……这些故事是一种传统三观的体现,纪录片中的猎杀不绝是对现实的警醒,提醒着我们在获取美食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去敬畏我们的自然。

(二)节目制作中环境音的创新利用

环境音为增加场景的真实程度,在电影、影视作品声带上添加的不清晰人声和其他声音,由音效设计师或声音剪辑师在观看全片后决定添加的类型和位置,使得影片再现的场景更加真实可感。环境音的运用,在纪录片中起着完成叙事、交代时空、刻画空间、渲染气氛、增强真实感等作用。

背景音在《舌尖上的中国》运用得非常普遍,甚至做到了人文美食纪录片的创新,除了画面所提供的外部形态,环境音则增强了画面里美食的真实感,让观众更加贴近真实的美食,使美食在画面中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逼真,让观众对画面里的美食垂涎欲滴,在视觉美感上也提升了一个层次。尽管美食纪录片都善于运用背景音来营造气氛,使观众身临其境,但与其他纪录片不同,《舌尖上的中国》注重环境音的使用,只要出现烹饪美食的镜头,环境音响都会适时出现,甚至比其他声音响度更大。当镜头运用特写镜头去表现美食的制作烹饪时,各种食材在锅中炖、煮、炒、炸时发出的生动音响都被细致入微地捕捉出来,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比如松茸在烤炉上发出的嗞嗞声,甜笋在锅中翻炒散发着热气的声音,宁波一家人打年糕时低沉的声音,群鸟掠过天空翅膀扇动的声音,群鱼被捕捞起来时在地面滚动的声音等,全部采用同期录音。所以在硬件上,《舌尖上的中国》所使用的收录设备都十分先进,能够更佳完美还原美食在制作烹饪过程中的状态,和自然界里所有生灵存在的声音,能够令观众身临其境,让观众对这些美食流连忘返,在观看之后还心心念念,甚至想亲自去品尝。

《舌尖上的中国》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在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环境音制造的音响逼真,再现了美食,引发了观众的食欲和感官上的满足,这种创新是国内美食纪录片所必须要学习的一种表现技巧和手段。同时也反映了在制作纪录片上,国内业界人士也开始寻求视觉美学和情感主题,以一种专业、客观又带着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感制作具有剪辑美学,声音美学的纪录片。

(三)在纪录片制作过程中的镜头运用

镜头运用分为拍摄过程中的镜头拍摄手法和后期的镜头剪辑,镜头语言指的是拍摄过程中的拍摄技巧,如景别、机位等,而后期剪辑则是运用蒙太奇手法来表现。《舌尖上的中国》就是利用丰富的镜头语言和高超的剪辑技巧来实现对国内纪录片的创新。《舌尖上的中国》借助航拍、水下摄影、高速摄影、延时摄影、多机位变换拍摄等手法,并对特写和景物镜头充分使用,使得画面中的美景一览无余。在第一集中首先就运用了景物镜头和延时摄影,将高原上苍穹浮动的白云,在光影中变幻的山林,深邃广阔的湖泊,不断汹涌的海岸等场景全景展现,配合着解说词将中国广袤的地貌和多样的地理环境充分展现,也从侧面反映了本集的主题从博大的自然中获取美食。同时在制作每一道美食的过程,几乎都运用了特写镜头,将这些美食的制作过程细致地表现出来,充分反映出美食纪录片的特性,也能展现细节,使美食看起来色香味俱全,引发观众食欲,以达到美食纪录片的创作需求。

在镜头剪辑运用上,面对取材上的广泛,剪辑将这些画面进行选取,配合着叙事方式运用技巧编排在纪录片中,比如在制作美食的冗长过程,《舌尖上的中国》利用快速剪辑只通过几个镜头,在解说词的介绍下就将美食的制作过程充分展现。在蒙太奇手法上则更加多元化和艺术化,有用对比蒙太奇来与卓玛将松茸送到集市上卖时的焦躁担心与其他人喜悦紧张进行对比,侧面反映她的内心活动。运用交叉蒙太奇将林红旗指挥渔民捕鱼,和渔民快速地撒网收网和被捕捞的鱼,在渔网中挣扎的场景两条叙事线索合并在一起,制造出紧张的捕鱼气氛。《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作为总导演陈晓卿及其团队具有丰富的纪录片创作经验,所以能够运用多样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技巧,使这部纪录片做到了画面美感和艺术性的集中。镜头剪辑不仅为画面服务,也为主题服务,《舌尖上的中国》所蕴含的民俗传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性格和浓浓的人文关怀,这是当前国内大部分美食纪录片所忽视的一点,这种镜头运用为中国美食纪录片,开创了一种高端大气的做派和艺术追求,做到了剪辑美学上的视听美、意境美和主题上的真善美。

四、纪录片镜头剪辑运用的问题及展望

(一)纪录片节目当下的镜头剪辑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纪录片剪辑技术也不断提高,创作者跟随着社会的审美变化,制作出一部又一部数量庞大的纪录片。但是由于国内纪录片体制的限制,电视节目趋于娱乐化而导致观众分流,纪录片创作本身题材的边缘化和手法的错误表现,导致国内的纪录片常常被观众所忽视,电视纪录片的发展面临着困境,缺乏高水准、影响力大的优秀纪录片。如2011年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之人物篇》,或是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的《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回避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当下社会的辐射,表现得浅显及片面化。再比如国内某些独立纪录片,缺乏资金,题材过度现实甚至黑暗,得不到政府的支持。比如记录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发生大火,导致200多名学童葬身火海后,学童家长们10多年来痛苦不堪的生活与回忆的《克拉玛依》。当下国内的纪录片在剪辑上,手法上处于僵化状态,陷入纪实手法的误区,使得纪录片常常显得枯燥无味和平淡无奇,节目风格也趋于同化。一部纪录片的火热往往带来其他纪录片的跟风,而忽视对自身节目风格的创新,也没有在剪辑上试图去树立自己的节目特色。《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引发观众热烈反响,美食纪录片一下子成为观众的新宠,但是近几年却鲜有与《舌尖上的中国》相同水准质量的纪录片。甚至某些创作者过度追求娱乐效果和大众热议,破坏了纪录片的审美特性和真实性。比如今年引发大众争议的柴静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在节目播出后就引发了大众的关注,使大众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但是随后有大批专家提出质疑,纪录片的数据含有作假成分,极大地夸大了事实。

(二)纪录片镜头剪辑运用的发展创新

1.坚持纪录片节目风格的创新

国内的纪录片正在不断发展,也慢慢走向多元化和国际化的道路。为此纪录片要不断树立创新观念,不但要跟随观众的审美,更要重视创作者本身对艺术的追求,要不断创新纪录片的节目风格。《舌尖上的中国》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美食纪录片呆板的叙事方式,采用平民化视角,将人物故事代入到美食中,用人物来反映中国不同地域上不同的美食所代表当地的饮食文化和风俗。每一道美食都被打上了浓重的地域特色,都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使观众在民族认同感和祖国统一感上得到了强烈的共鸣。《舌尖上的中国》所表现的美食也不是奇珍异馐,而是普普通通日常化的食物。北京的白杰奔波劳累一整年,回家最渴望的就是和家人坐在一起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周赛群将自己30多年的技艺传授给孩子们,梁子庚和老友做扬州菜……通过这些人物通过辛苦的劳动制作出来的食物在镜头下也变得珍奇起来。它展现的人和物虽然是平民日常的,但是它的节目风格却是高端的,这种巧妙的表现技巧和深刻的主题,让《舌尖上的中国》从多部纪录片中脱颖而出并被奉为经典,成为国内纪录片中,创作和剪辑技巧都做到了发展创新的标杆之作。

2.树立纪录片节目的鲜明特色

一部纪录片的与众不同,说明它的发展创新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与大部分纪录片不同,《舌尖上的中国》不是将重点放在是什么美食,有多好吃,怎么吃,而是探寻食物被挖掘发现的过程,被烹饪甚至贩卖的情况,最重要的是和人物的联系。它的解说和剪辑委婉而深远,没有用长篇大论或者用大量的剪辑的画面来表现美食的美味,而是用纪录片中一个又一个的劳动者辛勤劳动的过程,侧面反映美食的来之不易。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仅垂涎画面中的食物,更能记住的是里面的人是怎样通过劳动获得食物,每一次把美食送入口中,都能够深深体会到食物是多么来之不易,让观众在观看之后能珍惜我们的生活,尊重每一个劳动者的成果,尊重大自然对我们的慷慨馈赠。这种节目特色是国内大部分美食纪录片所没有关注到的,因此,在剪辑上创作者也没有给予美食纪录片应有的艺术化表达。《舌尖上的中国》在高清镜头下,利用多元化的拍摄方式,和后期剪辑的多样的精妙技巧,让叙事节奏与其他纪录片有了鲜明对比。纪录片的鲜明特色是创作者的集中表达,也是剪辑纪录片的艺术化表现。一部纪录片要想成功就必须树立自己的节目特色,不断发展创新。

3.始终维护纪录片的真实性

纪录片最基本的属性就是它的真实性,《舌尖上的中国》自始至终贯穿着“就地取材、就材化味、就味品人、就人成文”的思路,深入当地进行取材,跟随每一个故事的人物来到他们工作地点进行全方位展现。所选择的食材也都是全部从大自然之中获取来的,百分之百纯天然制作,是朴实老百姓的劳动成果,也是传统饮食文化的表现。始终贯彻真实性的追求,创新了当下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与当下引发观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形成对比。纪录片中黄老汉的黄馍馍,嘉兴的刘兴荣的粽子,宁波人春节的打糕等等全部都是手工制作,没有机器痕迹,这种纯天然做法是对美食的尊重,也是创作者对纪录片真实性的追求,更是宣扬出一种倡导返璞归真的创作意图。从取材到制作到烹饪全方位表现,彻底消除了公众的疑虑和怀疑,使观众信任纪录片中的美食,被美食所打动。因此纪录片在创作时要始终坚持真实的创作原则,让观众能够放心地观看纪录片,在纪录片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①刘禹含.《探析视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J].美学教育研究,2012

②石屹.纪录片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③刘涛,韩鸿.“陌生化”理论视野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探析[J].重庆:电子科技大学电影评价,2013

④谭志勇.“饮食”与“影视”的盛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J].云南:电影评介,2013

⑤郑丽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文化内涵分析[J].影视艺术,2012

⑥肖珉.电视纪录片的中国化叙事风格和意象展现——从《舌尖上的中国》看民俗纪录片的中国文化传播[M].《视听》.2014.9

⑦孙丹丹.饮食题材纪录片的叙事元素探究——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3

曹华,南京广电集团江苏城市联合电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编辑。

猜你喜欢
舌尖纪录片美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
美食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