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峰
用诗塑造自己的人格
李雄峰
自己是中文系毕业的,诗词给予自己的影响也自然就比其他专业出身的人要多些,深些,性格中也时不时地会效法古人笔下那些经典诗句所抒发的特征。如今,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中的诗词大会,虽说自己已背不出多少学生时代所学过的诗词,但是,有一点必须相信,诗歌是可以塑造人的性格的。
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教给我们,“诗言志,歌咏情”,用我这个俗人的心态去理解,诗是在高于歌的那个台阶上的。因此,对于诗,就算是个常人,也得怀着一颗敬畏的心。自己从小喜欢唱歌,如今也算是个麦霸级的人物,不谦虚地说,如果算上儿歌,自己能唱上千首。可是,诗则不然,虽然学习的时候,也学过背过不少,但很多诗词却记不下来。自己也在探究这其中的原委,也可以说是探究为什么诗就在更高的台阶之上的根源——同样是合辙押韵的,同样是寥寥十数个字、数十个字,为什么我们的KTV遍布大街小巷,而能够读诗、唱诗、品诗的地方除了校园课堂,你就是把央视诗词大会的舞台都算上,恐怕也没多少去处。
为什么呢?这就应了老师教的那句话,“诗言志,歌咏情”。
人都有七情六欲,一首歌很容易就能拨动到这十三根琴弦。而诗则是诗人对自我内心深处一种胸怀一种志向的抒发。所以,能听懂一首歌,容易,可要读懂一首诗词,就不那么容易了。KTV曲库里有数以万计的歌曲,你无须知道它的由来,只要它的音符、曲调跟你的情感搭上了,你就可以唱了,甚至也能充满自己的感情唱出来。不过,一首经典的诗词,则需要我们了解很多的知识面,诗人的人生经历,创作的背景,甚至要逐字逐句地讲解出诗句中的深刻内涵,要不诗词怎么叫做赏析呢。可见,这个志,要比七情六欲更坚实,更能体现出人内心的强大与坚定。如果说,歌曲体现的是人的人性,那么诗体现出的则是人的人格。这便是诗给予我们的感受。
因为所学专业的原因,可以学习到各种门类流派的经典诗作,自己也更欣赏那些有志向有抱负的佳作。用诗塑造自己的人格,这会让你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有些孤独,但自己仍旧会为此而努力,即便遇到各种的阻碍、磨难,也不会轻易动摇自己做人的准则,其实,这样的准则本就该是人拥有的,只不过更多的人为了种种的利益与诱惑放弃了。
岳父大人写得一手好书法,于是,自己四十岁的时候,创作了一首七言诗,更将自己的名字隐于其中,用以勉励自己一直以来的做人原则,如今,这幅字已经在家中的墙上挂了六年了——
不惑修得一世清,
浮生未见寸功名。
卧龙自有凌云志,
除却阴霾现雄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