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中西价值观差异

2017-11-15 17:07傅广生
电影文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八荒三世爱情观

张 静 傅广生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花开是缘,花落是劫。33天,58集,309亿全网播放量,这3个数据见证了2017年首部现象级大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下简称《三生三世》)飞升上神的全历程。即使《三生三世》已经收官,但这部剧所带来的一股“桃花热”和“桃花粉”依然弥漫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之中——春风十里,皆是桃花粉。从未播到完结,《三生三世》所引出的话题爆点源源不断,极美仙恋,挚爱情深。《三生三世》的成功,也正说明受众认同“青春梦”“少女心”“东方美”。

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内容概要

桃花灼灼,枝叶蓁蓁,十里桃林累世情缘,三生三世,只为等你。单从片名,就可以看出故事讲述了男女主人公的三世情缘。该剧属于古装剧中的“仙恋”题材,讲述了青丘帝姬白浅和九重天太子夜华的三生爱恨、三世纠葛的故事。《三生三世》中,她,14万岁,白尾狐族,是四海八荒第一绝色,青丘女帝白浅(杨幂饰),四海八荒都要尊称其为“姑姑”;他,5万岁,墨渊胞弟,是九重天未来的储君,太子夜华(赵又廷饰),由其率领出战的战事,无一不胜。

第一世:白浅化名司音,女扮男装,到昆仑虚拜天族战神墨渊为师。而他,虽为墨渊胞弟,彼时却还是昆仑虚后山水池中的一株金莲。第二世,白浅再次封印即将破钟而出的翼界之君擎苍,反被敛去了容貌、法力、记忆,落入凡尘,化作凡人素素,被丢到了东皇俊疾山,与在此养伤的天族太子夜华相识、相恋。这一世,大荒之中一处荒山,成就她与他的初见。后来虽被带入天宫,却因遭人陷害被挖去双眼,万般绝望之下跳下诛仙台。第三世:白浅恢复记忆,同时也恢复了其白浅上神的尊贵身份。为愈情殇,忘记夜华,喝下忘情水,不料三百年后,东海水晶宫,他们不期而遇,夜华从白浅的一颦一笑中认出她就是素素,两人相随相伴,再续前缘。男主角太子夜华对女主角白浅的情深不渝,恰恰紧贴了当下国人对传统爱情故事的精神诉求。

二、文化视角下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一)内敛矜持的中国文化与自由开放的西方文化

国产影视剧中,不乏以“仙侠恋”征服观众的作品,譬如2016年的古装仙侠玄幻剧《花千骨》,关于平凡女子花千骨与长留上仙白子画的一段师徒绝恋爱情故事,同样是古装言情,却以禁欲般的师徒情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同样,《三生三世》中,赵又廷(饰夜华)以“整容般的演技”征服了观众,他和白浅之间的虐恋,牵动着无数观众的心。相较于西方大胆直白的求爱方式,中国观众似乎更倾向于情路曲折、表达婉转的爱情,跌宕起伏的剧情更能引人入胜。爱情中所体现的东方美与东方意蕴也是《三生三世》桃花粉遍布十里的原因之一,剧中唯美的对白和古诗词的引用、细腻波折的感情脉络、精致卓越的梦幻场景和仙气缥缈的唯美画风,无一不透露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与矜持。不论是剧中昆仑虚与天族的礼仪教化中,还是剧中人物的服化道具上,都透露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义。比如由张叔平等知名设计师操刀服装,从缁衣素服到华冠锦服都称得上精致古朴。夜华和素素成亲时手拿树枝,一是象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二是祈子孙兴旺及辟邪之意。“草屋大雪,稚子鳏夫,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由此可见,作品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把握,是精准的;对意境的表达,是含蓄的。

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便强调内敛、矜持,这无疑与强调自由、开放的西方文化形成了对比。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涉及风月之事,中国人都以内敛自持为重,在感情的表达上尤为谨慎,因此素来有“暗送秋波;眉目传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等关于爱情的箴言。若是将这些放在西方人的眼中,必然是他们所万万不能理解的。《三生三世》中,当白浅化名为司音拜师于昆仑虚墨渊麾下时,战神墨渊明知她是女儿身,向来不收女弟子的他,心中默念了句“她便是我命定的徒弟了”。自此以后,师父墨渊便唤她为“十七”,殊不知在墨渊心中,身为师父的他,已经对十七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感情。可自从成为十七的师父,为了十七,他可以不顾天君的劝阻,不惜与昔日相识数万年的瑶光上神一战;为了庆贺十七的生辰,专门去折颜处要了桃花醉,却被他以一句“路过”轻描淡写地略过;为了挡十七的天劫,他不惜逆天为她扛了三道天雷;直至弱水河畔,天族与翼族一战,墨渊以元神生祭东皇钟,元神破碎之时,才对着十七说了两个字“等我”。关于感情一事,师父墨渊从不曾多说过一句,只是默默地为十七做好了一切,却未曾有过任何的表达,两人的缘分便就此错过,奈何情深,向来缘浅。若将师父这般无怨无悔的默默付出放在西方人的眼中,必然会不自觉地将这理解为“痴人”吧!在西方人眼中,爱一个人,就是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心意,直截了当地说清楚,爱恨坦荡荡。由此可见中西方在情感表达和为人处世方面的差异,内敛矜持的中国文化与自由开放的西方文化在无意中形成了对比,因此对于该剧的理解和欣赏也必然不会相同。

(二)甘于奉献的集体主义与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

受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在中国,“稳定”“和谐”这类词占据核心地位。中国悠久的历史,历来强调集体主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像一个人一样行动,像一个人一样击鼓,像一个人一样起舞,为了国家安全,为了集体利益,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去保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这样的思想在《三生三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翼族与天族一战中,战神墨渊的昆仑阵法被破,闲时温婉战时刚猛的瑶光上神,在大义面前,将儿女私情抛诸脑后,亲自领兵一万人引开翼族10万兵将,战死沙场,为阵法图里的20万天兵赢得了生机。而随后天族与翼族开战,翼族之君擎苍拿出能够毁天灭地的东皇钟,瞬间天崩地裂,而唯一能阻止的方法,便是用一个强大的元神来生祭东皇钟,才能重新将东皇钟锁住,而生祭者魂飞魄散,东皇钟平息怒火,天下太平。墨渊战神为此不惜以自己的元神生祭东皇钟,换来四海八荒7万年的太平,随后墨渊战神的胞弟,太子夜华,也以自己的元神生祭东皇钟,保得四海八荒免遭生灵涂炭。

受师父的影响,昆仑虚座下17个弟子,个个心怀天下,大师兄叠风唯愿四海不再有战事,八荒不再有流民;十六师兄子阑这个人物,就是中国传统的正派仙侠里的男主角,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传统文化里对忠孝仁义四个字的要求,为妖族炼丹过不了自己这关,常守无妄海。一个上仙,单挑四大凶兽,明知是死路一条,仍然没坠了昆仑虚弟子的名头。他的情谊和太子夜华比,是不差什么的,甚至更感人些。由此可见,墨渊教导下的17个徒弟,个个有自己的追求,克己复礼,有着豁达的世界观,符合人们对传统中国文化、奉献精神的解读。

从传承上来讲,中国人受孔孟文化的熏陶更加持久。孔孟文化要求人要有善心,要自律,要对上级忠诚,要和谐。社会上,地位和等级观念仍然深入人心。如果要论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的话,几乎所有的文献都指出,中国文化更加强调集体主义,这跟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与相互竞争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点从热映的美国大片中不难看出,如由詹妮弗·劳伦斯主演、缔造影史非续集影片首日最高票房的《饥饿游戏》三部曲,被看作是希腊神话的现代改编,自2012年第一部在中国内地上映后,便收到了热烈的反响。电影讲述了北美洲在一场大战中被摧毁,人们建立了新的家园,在管辖区下的12个区必须选出一男一女共24名选手参加“饥饿游戏”,他们在“饥饿游戏”中不仅要与各种野兽对抗,而且必须杀死其他选手,最后一名生存下来的可以获得巨额奖金。片中女主角作为贡品,为了生存,被异化成欲望的追求者,反抗权威直至最后赢得胜利,正是对西方个人英雄主义的诠释,这与中国甘于奉献的集体主义大相径庭。

(三)含蓄委婉与热情自由的爱情观

由于地域文化、历史情况的不同,东西方爱情观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中西方传统爱情观有着极大的不同,这在东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同为经典名作,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则向世人展示了另外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我们不能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更凄美,也不能说夜华和白浅爱情更动听。因为这两对唯美爱情故事的男女主角,都是对爱情执着的追求者,只不过在这两个爱情文本下,渗透着东西方爱情观的差异,尤其是在关于主题的表达上。莎士比亚笔下的爱情故事倡导自由与解放,感情表达热情而直白;唐七公子笔下的《三生三世》体现的则是中国传统爱情的含蓄与委婉、自持和谨慎。中西思维模式与爱情观表达方式的不同造就了情话对白在作品中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客观效果,这里所体现出来的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正是内敛矜持的中国文化与开放自由的西方文化影响下的结果。

西方人在爱情面前可以不顾一切,对于西方人来说,情至上,这与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性光辉、个性解放与个人主义至上密切相关。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文化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历来强调“仁义礼智信”,国家大义面前,个人儿女私情都要抛诸脑后,这与中国传统所强调的“忠义”与集体主义息息相关。崇高理想重于儿女私情,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三生三世》中,另一爱情主线——天地共主的东华帝君与青丘帝姬白凤九的感情线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凤九2000年的执念,咫尺凝望。而帝君,36万年间,他空寂,却也平静;他孤独,却也自由。却不知他这36万年间从未有过的笑容,则全是因为她。只可惜,凤九随后登基为青丘女君,为了青丘,只能将她与东华帝君的感情深埋于心,尘世情缘尘世尽。在她心中,青丘两个字,永远冠于她的姓名之前。“我是青丘白凤九”,她如是说。

除此之外,相较于西方人在个人生活中对自己倾心的对象往往公开表露爱意,中国传统爱情的表达多以信物为准。如《三生三世》中心系东华帝君与青丘白凤九两人的铜铃,《花千骨》中长留上仙赠予徒弟花千骨的宫铃,《仙剑奇侠传》中徐长卿与女娲后人紫萱的面具等。西方人热情奔放,经常第一次见面,眼光就离不开对方,或者当夜就携琴在姑娘窗外弹奏,倾吐衷肠,显然,罗密欧就是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因此,激情过后,归于平淡,在西方国家,“速食爱情”的现象并不少见。相较之下,中国传统爱情看重的是细水长流,情深似海。你认定一棵树,就要守到繁花似锦,因此素有“桃花十里,只开一春;弱水三千,但饮一瓢”的说法。

三、结 语

相较于西方人直截了当、直奔主题的表达方式,中国人在表达上更加强调一种委婉和含蓄,而矜持内敛自古以来也被奉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准则之一。不同文化影响下,必然会孕育出不同的价值观,不论是内敛矜持的中国文化还是开放自由的西方文化,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与存在的含义。“世情缘,谁捡起,谁抛下,谁忘前尘,谁总牵挂。忆当时年华,谁点相思,谁种桃花。”遍布“四海八荒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带给我们一场唯美梦幻、极具东方意蕴爱恋的体验之后,其背后所体现的中国经典文化、东方意蕴更值得人们去品味。正如剧中太子“夜华”名字的含义,再品,其谐音便是“在暗夜里盛开繁花”,借用这样的寓意和身着绣满桃花的衣服来表达自己对白浅的感情和爱慕,怕是只有真正懂得中国文化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这件绣满桃花的衣裳吧!不自知的美,那才是至美。爱而不知,才是至爱的最高境界。三生缘起不负卿,初见难尽其中之意,再品但觉余味无穷。一树树最美的花,霍然间尽数盛放,纷纷然如青丘的雪。就让我们,且听,且看,且说;且来,且去,且歌。

猜你喜欢
八荒三世爱情观
《八荒通神》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生三世 仙侠奇缘
四海八荒都爱朋友圈
何为“四海八荒”
三生三世(电视连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主题曲)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论柳永情词中的爱情观
英国理查三世国王的“复活”
《解人颐》与“李家”的三世书缘
浅析李清照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