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铭的来历

2017-11-15 03:49:26刘守菊
山海经 2017年5期
关键词:闲章有志者座右铭

●刘守菊

座右铭的来历

●刘守菊

铭,原是古代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后人或者叙述功德的文字,后逐渐演变成一种文体——“座右铭”。据载,我国的“座右铭”最早见于南朝梁代《昭明文选》中的“座右铭”一文中。也有的说“座右铭”,起于东汉人崔瑗。

崔瑗是个勤奋好学的人,还爱好书法。他又是一个侠义之士,他的哥哥被人杀了,崔瑗为兄报仇,杀死了那个杀人者,然后亡命出逃,但还是被抓了起来,后来遇到大赦,他才被放出来。他根据自己坎坷的经历作了总结,写了一段自诫的文字,经常放置在座位的右面,所以就把它称为“座右铭”。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雅士给我们留下多式多样的“座右铭”。

铜条铭

:四次落榜的蒲松龄,在自己压书的铜条上刻下了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以此激励自己,发愤著术。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不朽的名著《聊斋志异》。

墙铭

: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将“富非所望不忧贫”之句用草书写在自家屋内的墙上,作为座右铭,表现了他自甘淡泊的生活态度。

壁铭

: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写了“制怒”两字贴在自己的厅堂的壁上,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举止。

簿铭

:1924年4月,爱国将领冯玉祥之子冯洪国出国留学时,冯将军亲自在笔记本的扉页上书写一联赠做儿子的座右铭:“欲除烦恼须无我,历经艰险好做人。”此联奉劝儿子要心胸开阔、豁达,在人生的道路难免会遇到坎坷和艰难,这是人生的必然过程。只有经过风雨,经过磨炼,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碗铭

:著名抗日英雄吉鸿昌,将“做官即不许发财”7个字,叫瓷匠烧制在碗上,亲自发给所属官兵,以示告诫。

印章铭

:书画作品上,除了书画家的姓章外,还有闲章,所刻的字往往是书画家用以明志自警的格言。齐白石有一闲章“痴思长绳系日”,表示珍惜时间;徐悲鸿则是“困而知之”;李苦禅为“以学愈愚”。

这些“座右铭”在今天看来,仍对我们具有启发和激励作用。

猜你喜欢
闲章有志者座右铭
Enthusiasm for Swimming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做人与处世(2022年2期)2022-05-26 22:34:53
闲章撷趣
北方人(2021年8期)2021-09-03 09:24:23
闲章撷趣
推荐一个座右铭
闲章撷趣
产权导刊(2020年12期)2020-01-15 10:10:33
名人闲章拾趣
人大建设(2019年5期)2019-10-08 08:55:20
读丁梦为人为诗的“座右铭”
中华诗词(2017年1期)2017-07-21 13:49:54
名言名句
My Grand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