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璐
浅析汉韩词汇对比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彭玉璐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化浪潮的兴起和发展,这几年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在韩国的CPIK项目也在不断推进着韩国的汉语教学。汉语词汇本身具有双音节化占优势,缺乏形态变化,量词丰富,虚词较多等特点,同时韩语中汉字词所占比例较大,通过结构助词如接续词尾、终结词尾等可以产生丰富的形态变化,虚词非常丰富等等特点,本文通过韩语与汉语在词汇这一语言要素上的对比浅要分析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偏误,进而探讨针对汉语和韩语词汇的特点怎样更好的进行对韩汉语词汇教学,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汉语。汉语 韩语 词汇教学近年来,随着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汉语教学事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尤其是最近几年,孔子学院和汉语课堂在各个国家全面开展,韩国的汉语教学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不仅有面向韩国大学的孔子学院,还有面向基础教育的CPIK项目。自2012年韩国国立国际教育院正式启动和实施CPIK(Chinese program in Korea)项目,该项目是由韩中两国政府依据《韩中教师交流合作协议》开展的汉语教学项目,由中方政府推荐,国家汉办/孔子学院严格面试挑选汉语教师志愿者(即汉语原语民教师)赴韩国担任汉语教学的工作,并且从2012年开始选派人数逐年递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韩国开设汉语课的高中有1000多所,初中有100多所,且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本人也有幸通过国家汉办的面试,于2017年2月21日开始赴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丰山高中和盛昌女子高中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汉语教学工作。
汉语热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汉语教学的方方面面,积极促进汉语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语言的四大要素语音、词汇、文字、语法中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陆俭明教授曾指出:“一个外国学生要学好汉语,重要的是掌握大量的词汇,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因此词汇教学应该是一个重点,可惜现在大家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我在韩国通过一定时间的韩语学习和汉语教学,对比分析了汉语和韩语四大语言要素中词汇这一项进行对比,进而浅要提出对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一点建议。
首先,汉字词所占词汇比例很大是韩语词汇的一大特点。所谓"汉字词",就是可使用汉语标记的一类词语,换一个话说,就是汉语为根据,从汉语词汇中引入又或者是根据汉语词汇语素对本身所需词汇的自造搭配。据最近的不完全统计,汉字词在韩国语词汇中占大概70%的比例。从发音来看,汉字词的发音和汉语的发音大部分非常相像,学习者在学习时很容易记住并且掌握这部分词汇的发音,其次韩国的中学校都会开设专门的汉文课,因此对于这部分词汇意思和字形的掌握都更加容易。例如新闻,汽车,足球,夫妇,肝脏,干部,等词,他们的发音很像,意思也一致,学生一读便能够很快掌握。
其次,汉语词汇缺乏形态变化,古代汉语中多形态变化,使动、意动通过声音变化来区别词性和意义,现代汉语中词汇双音节化占优势,多音词语也较多,而韩语词汇辅助性成分较多,通过辅助性词汇的叠加来进行形态的变化。在汉语词汇里,语素之间的组合和搭配遵循汉语语法,一般情况下如果改变语素的位置则词汇的意义和性质等也将发生改变,例如“红花”和“花红”,而韩语主要是通过辅助性成分的叠加来体现形态变化,通常借助格助词和接续词尾、终结词尾等词尾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因此语素的位置相对自由,位置的变化基本上不会影响意义的变化,例如:(1)吃,想吃不吃去吃汉语中语素的位置相对固定,副词在动词前进行修饰,而韩语中动词在前,辅助性成分在后,扭序情况较多;(2)“.—我爱你。”句子中第一个横线处的“是主格助词,帮助前面的名词“在句中担当主语;第二个横线处的“”是宾格助词,帮助前面的名词“”在句中担当宾语。当改变句中词语的顺序为“.”或者“时,其基本意思没有变化;但当语序保持不变而改变助为“时,其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成为“你爱我”了。汉语用不同的语序达不同的句子意思,因此“我”和“你”后面不需要其它附加成分。由于汉语的词汇在句子中的位置变化会影响句子的意思,而韩语词汇在句子中位置变化则基本不会影响句子意思,因此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经常会犯句子语序的问题,例如“我已经两次没上课了。”在韩语中动量词在动词之前,“这个学期我见面他一次”应该是“这个学期我见过他一次。”见面是离合词,可以拆分开,但是不能够带宾语,类似的例子还有“我毕业中学三年了。”毕业也不能带宾语。这些句子的偏误就是由于韩语的母语负迁移造成的结果。
再次,虚词方面,汉语虚词较少,而韩语虚词很多,《韩国语助词与词尾词典》收录虚词千余个。因而会造成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产生一定的偏误,例如“了”与其他助词的混淆,以及“着”在使用时,有的学生会出现“一边V1一边V2”和“V1着V2”的混用,“一边V1一边V2”是在一定时间内做的两件事,而“V1着V2”同时发生的,学生容易发生混淆。
通过本人在韩国的汉语教学发现,韩国中学大多数会开设汉文课,不仅学习中国的汉字,而且也会讲到中国的成语以及论语等古代汉语的知识,在韩国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的汉字出现在商品以及地标等各种语言交际符号中,因此对于韩国学生来说识别和书写汉字都是相对比较容易的部分,特别是汉字词中同形同义词最容易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韩语中的同形同义词来对学生进行讲解,同时要注意的是,汉字词中的同形近义词部分容易使学生产生混淆偏误,但是同形近义词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识字方面等也有正迁移作用。如果教师能够把韩语正迁移作用的优势运用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扩大词汇量、产生学习兴趣、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以及听说水平。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语序变动会影响句子意思的变化,而在韩语中则主要是通过结构助词来表现语法关系,语序变动基本上不会影响句子意思的变化,因而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汉语语序方面的问题,同时,韩国语中主语和宾语经常省略,甚至有时还可以省略谓语,例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天我们要去海边,但是句子中只有夏天和大海两个实词,没有主语“我们”也没有谓语“去海边”。因此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产生句子成分不该省略的部分发生省略的偏误。这就要求教师在汉语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讲解清楚句子结构,并且对于不能省略和替换位置的句子成分进行强调和说明,列举虚词的用法和例子,多举例句让学生明白句子结构并且对于学生出现的偏误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教师语言储备的加强有助于深入理解汉语和韩语的差异所在,从而对于学生产生的语言偏误进行有效分析,更好的指导学生的汉语学习。
韩国汉语教学事业目前仍在持续蓬勃发展中,申请原语民汉语辅助教师的学校逐年递增,针对汉语和韩语在词汇方面的特点进行行之有效的汉语教学是每位国际汉语教师一直以来致力的方向,汉语国际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注释:
①赵明.韩国中小学汉语课堂教学调研报告——兼谈汉语国际推广和海外汉语教学策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②熊颜文.韩语汉字词与汉语词的比较及其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1]厉力.基于语境的中级对外汉语阅读课词汇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宋颖.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探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2.
[3]令狐博.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各环节教学方法—以《体验汉语生活篇》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3.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彭玉璐(1992—),女,汉族,陕西商洛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