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桂敏 李士金
中国学术生态考察报告:——以《文话的兴起与南宋中期文章骈散的对峙》一文为例
孙桂敏 李士金
考察《文话的兴起与南宋中期文章骈散的对峙——以朱熹、李刘为例》一文,也许能够从细节方面更清楚地看出,即使是国家课题基金项目的专篇论文,其质量也是令人担忧的。研讨分析这样的论文质量,可见所谓骈文文学史研究状况之一斑。朱熹文学研究 学术生态 国家课题中国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诚然,无论是做学术研究还是教书育人,都要“求真”,做真学问,真心做学问。“求真务实”是做学问的基本原则。《论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文以小见大,以《文话的兴起与南宋中期文章骈散的对峙》一文为例,探讨其中的学术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和反映中国学术生态现象,以个案来反映朱熹文学的研究与批评的研究状况,从而“择其不善者而改之”,促进朱子文学思想和骈文史的研究与发展。从20世纪后期到21世纪初期,各个高校都在编写自己的文学史,有的学校自己编写文学史给自己的学生用。从表面看,这是一种学术繁荣的景象,可是细细考察其中的内容,高质量罕见,错误百出的则多不胜数。金文明先生曾经指出章培恒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的许多错误,都是“硬伤”,王运熙认为,中国文学史的编写,直到目前还是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最好,看来确实如此。中国文学史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果编写者对于这些广大深刻的内容没有真正的研究,没有渊博的文学史学识修养,很难编写出一部较好的中国文学史。考察《文话的兴起与南宋中期文章骈散的对峙——以朱熹、李刘为例》一文,也许能够从细节方面更清楚地看出,即使是国家课题基金项目的专篇论文,质量亦令人担忧。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发表了莫山洪的《文话的兴起与南宋中期文章骈散的对峙——以朱熹、李刘为例》一文。杂志上说明该文属于国家基金项目内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骈文学史研究”(05BZW034)。
此篇论文是2005年到2007年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莫道才主持负责的“骈文学史研究”普通项目中的子课题内容。初步考察《文化的兴起与南宋中期文章骈散的对峙——以朱熹、李刘为例》一文发现如下问题:
论文主要论题是《文话的兴起与南宋中期文章骈散的对峙》,“摘要”中却看不到对这个中心主旨有新的认识,从本文的参考文献可知:就资料而言,有王水照编写的《历代文话》;就专著来说,有施懿超的《宋四六论稿》;就论文看,有吕双伟的《骈文理论研究述论》。学界对宋代的四六骈文已经有这些研究成果和资料,其中对于“宋代文话的兴起是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现象”,“王銍等人的四六话在一定程度上对四六创作具有指导意义”,“南宋朱熹承认古文与四六并行现象的存在,但是认为四六在古文之下。作为南宋四六大家,李刘四六形成了程序化的文章体制,由此也带来新一轮的骈散相争”等等说法必有很详尽的论述。从文章的“摘要”可知,文章并没有体现出自己的学术见解。论文论题与摘要联系不大,重点不突出,只是泛泛而论,毫无新见。当然,如果根据学界资料和研究成果叙述较好,总结论述前人观点,普及骈散文或四六文等知识也有传播学术文化之功能。但细读文本,发现作者其中文字句式标点错误不少,论述也有观点错误、常识性错误。
莫文除了摘要、论题等方面的问题,《文话的兴起与南宋中期文章骈散的对峙》还有许多编辑错误。
首先,该文的漏字极多,比如文本开头一段(按:自然段落,下同)就有漏字:
陈 《文则》、吕祖谦《古文关键》等各种著作出现,使宋代文话的发展很快进入一个高峰期。
陈骙的《文则》漏了一个骙字。第二段文字漏四个字,有叙述文字漏字的,有引文漏字的,漏字过多,影响读者阅读速度,妨碍读者理解。当然“漏字”的问题有可能是杂志社的问题,与编辑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文章第一部分作者在分析王銍《四六话》的过程中,部分书名号标点缺失,如第四段中“四六话还对文体的特点进行分析”,第六段中“这两则材料是这两部四六话中涉及的四六发展演变史”,第七段中“四六话的出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南宋四六创作的发展”,这是文章写作中出现的标点问题,让读者分不清楚是“四六话”还是王銍的《四六话》,除此之外在引文的材料中也存在标点错误的问题。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引用《与政府札子》:
熹昨以衰病支离,辄具札目陈,乞陶铸宫观,差遣侧听,逾月未蒙处分。近于三月六日视事之际,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仆。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勉强已具状申尚书省,欲望钧慈,早赐敷奏,特从所请,使熹得遂休养,以保余龄,不胜幸甚,干冒威严,俯伏俟罪。
这个引文没有出处,看上去有问题,一般读者不可能为此去查核,其中的问题是因为标点错误,实际上这是朱子《与政府札子》的全文,其中标点有三处错误,故读起来文理不顺。正确引文标点如下:
熹昨以衰病支离,辄具札目,陈乞陶铸宫观差遣。侧听逾月,未蒙处分。近于三月六日视事之际,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仆。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勉强。已具状申尚书省,欲望钧慈,早赐敷奏,特从所请,使熹得遂休养,以保余龄,不胜幸甚,干冒威严,俯伏俟罪。
初步考察该篇论文就反映出了很多的学术生态问题:学术观点有错误,论题无新意,语言不严谨,文章编辑有错误、引文标点错误,等等。这其实反映出了中国学术生态中一种特有的现象,此篇论文便是为国家课题而写作发表来完成任务的急就章,并不是为做学问而写学术论文。如若论文作者被学业任务所迫,在欠缺学养的情况下硬写论文,即使有资料有前人成果参考,也很难写出自己的新见来,即使是介绍学界现有成果,也会介绍得不伦不类。很多学者因为工作压力,不能不写,不能不发,制造了一批又一批粗制滥造的论文,以至于学界许多论文重复、凑合,混乱不堪,使得本来清楚的问题又迷糊不清。学者的基本历史文化素养需要很多年的潜心学习和实践,而这与当今的科研管理体制发生尖锐矛盾,以至于论文只有“量变”而无“质变”,科研管理体制与学者文化积累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学术生态不断恶化的最重要的原因。
细细阅读全文,不难发现本文阐述性的语言缺乏基本的文化学术素养。这样的例子不甚枚举。比如作者说:“一些文人开始对四六文进行批评,这些人以朱熹为代表。”这样的说法表明:以朱熹为代表的批评观点的出现是批评四六文开始的标志,而朱熹之前未有人批评过四六骈文。这样的论述显然与文学史知识有很大出入,因为朱熹之前许多人都批评过骈文,这当然包括了骈文的主体四六文。比如初唐时期的杨炯在《王勃集序》中将当时骈文的弊端概括为“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韩愈更是上继先秦两汉散文的文体,写出从心中流出的奇句单行的文字,提出“古文”的概念。“欧阳修诗文革新的理论和韩愈一脉相承”,都是批评骈文浮艳文风的代表人物,莫文竟然说到朱熹的时代“一些文人开始对四六文进行批评”,这种不顾事实的结论如何能让读者信服。
首先作者片面解读朱熹思想,论文论点缺乏论据。作者在第二部分主要谈朱子,其中心观点是:“在对待文章上,朱熹明确反对骈文,主张散体创作。”诚然,朱熹是批评过骈文,但并非完全否定骈文的意义,有思想内容的好的骈文他是赞扬的,比如陆宣公的骈文,范纯夫的“四六语”都被朱子高度赞扬过。本文作者对朱熹的文学思想并不了解,便乱下结论。
其次,作者论述观点不严谨,表述不清晰,语言表达部分有问题。
引文有小错,“一下并只依旧”应为“以下并只依旧”稍微影响文义理解,可置不论问题是把朱子的散文硬是作为骈文来看待。作者一会儿说所引朱子文字是“以散句行文”,一会儿说这“其中也有对句”,究竟朱子的文字是骈文还是散文?作者根本是生拉硬扯,于是语言模棱两可起来。竟然还说:
但是,这种文章在朱熹著作中并不多见。其应制文章也多有用四字句的,不过既没有用典,也没有对仗,显得直白而平易。
这种缺乏朱子学常识的话作者都敢于随便说,随便讲,作者是不怕错,就怕不敢想,想到的就敢于说出来,朱子的上述文字在其著述中很多很多,作者却说并不多见。然后又说“多有用四字句的”,似乎朱子的这类文字就是骈文了,这是不顾常识的论文,难道文字中有四字句就可以与骈文挂钩吗?
其三,作者对于文献资料的理解极不准确。作者引用《与政府札子》,在引文之后作者阐述说:
这是朱熹求取退休的一个札子,叙述自己身体不佳,难以担任现职,因此要求批准退休,以得休养。
这段论述语无伦次,矛盾百出,让人不忍目睹!典型地反映了作者缺乏基本的历史文化素养。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作者认定“这是朱熹求取退休的一个札子”,作者看到“使熹得遂休养”就以为这个劄子是朱子在申请退休,他不知道休养和退休不能等同,更不知道“陈乞陶铸宫观差遣”的含义,所以望文生义,大放厥词,胡说一通。至于说这个劄子“与常见的四六很不相同”,“是对四六文的改革”云云更是异想天开,乱说一气。作者在第二部分结尾说“朱熹的观点已经有了明确的骈散概念”,文理不通!这样的奇文出现在今日的所谓论文中也许并不奇怪,可以说十分形象生动说明了中国学术生态的论述文字状况。我们的个案考察应该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这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风气和教育科研体制的形式主义风气的形象流露,一个人获得了博士学位或者读博士研究生,之前已经受到多少年正规的学校教育啊!然而,其历史文化知识和写作水平就是如此,已如上述,应该引起国人深刻的反思。中国形式主义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使得一代一代青少年分数化、空壳化、金钱化,社会风气使得人类个体生命难得“性情之正”,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正是因为本诗得“性情之正”,“哀乐中节而不至于过”。今人淫乐过度,损害身心者比比皆是。
注释:
①旧题周卜商撰,宋朱子辨说《诗序》,《钦定四库全书》经部诗类69册,第6页。
[1]朱子全书:第六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26.
[2]莫山洪.文话的兴起与南宋中期文章骈散的对峙——以朱熹、李刘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2).
[3]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990.
[4]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8,158.
[5]朱子语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307,4289.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本文系李士金教授指导的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2016届毕业生孙桂敏同学学士学位论文,受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项目编号:PPZY2015C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