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敏婕
摘 要 制造企业一般都有薄利多销的特点,利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生产成本、资金运作成本的控制,但往往这些成本的控制是中小型制造企业很容易忽视的重点。本文以一家典型模具制造企业为例讨论财务管理的难点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中小型制造企业 财务管理 融资困难 应收账款
一、引言
我国制造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一直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工费用的增长,传统制造业依靠人力发展的道路已经越走越窄。目前的中国之所以被称为“世界工厂”,是因为在中国聚集了大量的中小型制造企业。然而金融危机后,我们发现受冲击最大的就是中小型的制造企业。近年来,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微商、电商等低成本高效运作,使得传统的制造企业都面临巨大的挑战,而中小型制造企业经营更为严峻。本文以A模具制造企业为例对中小型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的难点展开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中小型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的难点
A中小型模具制造企业,持续经营15年,其产品包括:
第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按照客户要求,对模具参数、外观、构造等进行设计并制造。一般项目的工期约2个月。优势在于合同签订后客人预付10%,设计方案确认后支付40%购料款,发货前全款支付;整个流程企业基本不需要垫付资金,不会加大中小企业资金压力。
第二,注塑产品的销售。大部分的客户在生产模具后都会给A企业追加注塑订单,一来塑胶件才是客户的真正需求,A企业对自家生产的模具十分熟悉,在模具使用稳定前由A企业负责注塑,在注塑过程中若产生问题能及时找出原因并解决,对注塑产品效果差异进行调整。二来若出现不可解决的工艺问题可直接追溯A企业并要求赔偿。其优势在于都是量产的订单,所以收入十分稳定并且能准确预测回收时间。
综合A中小型模具制造企业的行业特点及规模大小特点,总结出以下几点财务管理上的困难:
(一)应收账期长,容易产生坏账
中小型企业为了提高销售额,经常会在赊销环节让利,但在成本分析的时候却没有把赊销成本分析在内,再加上生产延期、催款不及时等多种原因,很容易影响利润和产生资金短缺现象。结合A企业的产业结构,在应收管理方面出现以下困难:
第一,模具生产。每个订单都是一个新项目,当中的模具产品所涉及的工艺难易程度各不相同,此时依靠工程师与客户的沟通紧密度及个人专业技术,完成时间就不能准确估算出来,所以模具生产的应收賬款难点在于资金回笼不稳定,影响应收账款账期因素多,如工艺复杂程度、每个项目可复制程度不高,从而导致收款时间不能确定,资金计划难以实施,同时影响企业的稳定性。
第二,注塑产品。一般给予客户的赊销期是出货后30~90天收款,由于需要资金的垫支,A企业由于赊销条件没有合理计算账期在内,导致资金严重短缺,资金短缺的时候会出现机器部分停机、人工和机器的损耗、生产计划打乱、交货延后,还面临未按合同规定日期交货所带来的经济纠纷。所以注塑产品应收账款难点在于资金回笼慢,前期需垫付资金,加大资金压力,而且赊销期没有合理计算或者后期交易资料不齐全,容易产生坏账。
(二)融资困难,周转资金匮乏
A企业规模较小,对供应商也没有议价能力,很难争取有利的付款条件。大型制造型企业在行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除了品牌效应以外,行业的领导地位也能使上游企业开出很好的价格条件及付款条件。相反,中小型企业在与供应商合作的时候,经常因为信誉度不够、所需材料或者订单不够大等等在与供应商议价环节上优势不大,很多供应商宁愿不与A企业交易也不愿意在利润上作出让步,因为与其交易还有可能带来坏账等风险,因此中小型企业在与上游企业合作中也处于劣势。
资产实力薄弱,负债率高,难以取得低成本资金。这是中小企业最显著而又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是制造型企业,一般都是利润较薄弱,大型制造企业会因为资金实力雄厚,因此可以向银行贷款,取得低成本资金,在销售竞争的时候相比中小型企业在产品成本上更具优势,能开出更好的价格优惠吸引客户,使得中小型企业销售面临严峻挑战。A企业由于固定资产价值小,因此能在银行贷款的资金仅仅能满足日常资金周转,若应收账期没有预期收回,或遇见很好的投资项目,A企业只能选择成本相对较高的融资方案,如应收保理、P2P等融资模式。
(三)运营成本较高
中小型企业运营成本高的具体原因在于:
第一,财务费用高。A企业融资困难,而且渠道少,企业为了拓展市场,加大销售额,需要筹集更多资金,而大部分的资金都只能通过商业贷款,致使财务费用高。
第二,固定资产及存货管理弱。A企业规模小,其固定资产和存货都不多,一开始就没有重视固定资产及存货管理,导致很多零配件和小型机具闲置,需要按批次出货的存货没有按批次出货,存货周转分析混乱。办公室电脑及办公管理器材等小型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弱,责任人归属不清,盘点工作没有落实好,容易有财产丢失等安全隐患。
(四)财务人员意识薄弱,财务机构设置不合理
A企业的财务观念守旧,在财务人员的聘任上一般都选用自己家属或亲朋好友。财务管理意识薄弱,使其在经营方面往往忽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从而忽略成本控制、资金周转等问题;甚至在税务管理中也没有前期规划,在成本核算或者项目可行性分析时都没有把税务成本加入分析,导致项目亏损等严重问题的出现。
(五)争取税收优惠或国家补助难
由于A企业规模小,产量小,加上财务账套不够健全,基本很难得到国家补助或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长此以往A企业就很少投放精力在成本控制上。没有得到这种低成本外力的帮助,企业往往也缺失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
三、完善中小型制造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增强核心产业结构,重视应收管理endprint
首先,A企业需要对市场进行深入探讨,找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价格、质量选择最优组合使得企业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实力。重视工艺工程师的培养,加强核心工程师的岗位稳定性,毕竟模具是专业性较强的行业,人员的流动对产品質量有很大的影响(模具生产制造方面)。其次,企业要重视赊销管理,加强分析赊销账期的划分,对客户进行分组,对信用好、销售量大的客户可以适当延长账期;相反,信用不好的客户,不能盲目为了加大销量而放宽账期,必要的时候需要坚持赊销条件。再者,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按照客户需求快速反应,与同行业竞争的时候在把握大方向比竞争者更具优势以外,沟通、服务意识也要跟上。当大方向上两个企业不相上下时,细节就能影响客户的选择。
(二)加强资金流的管理
经过对A企业内部的资金情况进行现金流分析,发现A企业5年前向银行贷款购买了一块土地但一直没有进行开发,原因是资金短缺,这些年除了付利息外还占用了银行贷款很大的额度。这体现了A企业在投资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整个投资项目的资金成本、投资回报等可参考数据。
因此,企业需要对现时的资金状况十分了解和清晰,不要留着不盈利但长期占用大量资金、影响企业发展的项目,在用钱紧张的状况下,各类资产都需要盘活起来;加强管理者资金管理意识,重视资金管理的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的结合;建立全面的现金流控制体系,保证现金流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保持流畅。
(三)重视运营成本管理,强化财务控制
加强运营成本管理需要重视:
第一,降低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减少流动资产的直接耗用。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详细编制企业预算,尽量缩减经营费用。拓宽融资渠道,衡量企业扩张给财务费用带来的压力大小,让财务费用保持在合理比例,稳定发展。企业稳定发展,才能增强投资者信心,从而能加大机会获得低成本资金。
第二,掌握合理存货比率,加强资产管理。在满足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存货越少越好,需要重视存货周转情况,严格控制存货周期,以销定产,准确分析原材料供货周期及生产周期,计算出最低存货量,让企业长期保持在最低存货量附件但又不影响销售。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定期安排盘点,避免资产损失,并让固定资产高效利用。
(四)增强财务管理人员能力,强化财务分析工作
企业最大的核心价值在于人,A制造企业首先应培养整体的财务意识,并理解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能有效利用财务分析结果,协助管理者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也能对未来将面临的风险提供预警,并且通过财务分析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协调和控制。其次,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公司的财务流程,完善应收应付等财务制度。
(五)找准适合企业自身税务优惠政策或争取国家补助
经过分析发现,A企业的模具工艺生产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申请要求,A企业在成功申请为高新技术企业后,除减缓赋税压力以外,国家还会按照规定定期给予补助,使得A企业的成本压力有所缓解。其次,A企业也积极留意政府动向,参与了税局跟银行合作的关于扶持中小型企业的贷款计划,即对于纳税无不良记录的企业,按照税局申报的营业规模,由税局做担保让银行向中小型企业贷款,这种无抵押的银行贷款最大限度地减缓了A企业的资金压力。中小型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企业特点,找到适用于企业的税务优惠政策或争取国家补助,这需要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熟悉政策。
综合上述,中小型企业要获得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不容忽视,应加强应收管理、资金管理、财务人才管理,获得政府的帮助,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得到持续良性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珠海红塔仁恒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徐祥龙.刍议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J].财会通讯,2015(11).
[2] 柏璐.中小制造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下),2016.
[3] 屠伟朋.我国制造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下),2012.
[4] 丁娜.浅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201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