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中的第三部门,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是,就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再加之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西方经济发达国际相比起步较晚,很多相关的配套理论还不成熟,特别是在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更是明显。本文将就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问题,策略
一、引言
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为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自1978年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背景下得到迅猛发展,提供了政府部门不具备的功能,如:退订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咨询、完善社会治理系统、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非营利组织在其运营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关于各项资金的违规使用、随意挪用、各种非营利组织中的贪腐现象,最终导致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上的公信度不断下降,其运营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学术界很多专家和学者将目光集中到非营利组织的内部控制的研究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已经实施多年,并基本趋于完善,在理论支持下,在国家法制环境的日臻完善下,企业内部控制取得的成效令人骄傲。但是,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与实施起步较晚,内部控制的状况不容乐观,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如:在5.12汶川地震中出现的“天价帐篷”、轰动全国的“郭美美炫富案”、“万元餐费”案件、“阴阳合同”出租北京市牛栏山镇的备灾救灾仓库事件等,几乎每年社会公众和媒体都会听到这些关于非营利组织上演的各种丑闻,这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是相悖的。因此,加强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完善,是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学术界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另外,随着我国企业的经济实力、综合实力的提升,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也充分体现出其社会价值,并逐渐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二、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社会公信力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并直接对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可以说社会公信力就是我国公益事业发展的生命线。但是,面对频发的丑闻,我国非营利组织已经陷入了极为严重的公信力危机中,而这也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中诟病的具体表现。
1.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虽然大部分非营利组织能够在整体上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内部控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有效措施。但是,从总体上看,非营利组织内部的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存在问题。如:某福利院的财务管理还停留在陈旧的方式和理解上,并未在单位内部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职能作用;有的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置相关的政策与制度于不顾,由于害怕领导对自己的不重视、削弱自己的权利而独揽任务,对相互牵制单位的业务执行进行干涉,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的独立性;有的非盈营利组织的员工缺乏内部控制意识;组织机构中一些年龄较大的员工不愿意接受非营利组织的改革与新制度的实施。这些表现很明显就是对阻止内部控制意识淡薄。虽然有的非营利组织历史有节,但是尽快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迫在眉睫。如:河南的宋庆龄基金会在全国排名前列,其募捐收入的公益性支出比例不仅没有达到《基金管理条例》中的先相关规定(不得低于70%),反而相差很多。通过审查发现,该基金会的账面上共计有货币资金1亿元,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大量的资金将流向哪里?最后发现这些募集到的资金并没有用在基金会的发展商,而是用于资金放贷、谋取利益上。
2.预算问题明显
预算就是在科学的数据分析上,在科学的预算方法的支持下进行的一项管理方式。预算一旦经过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不能随意进行变更,必须严格遵照预算的内容来执行。同时,还必须对预算进行有效的、科学的监督,一定要避免出现由于监督不力而出现的随意更改预算指标、随便提升费用标准等现象的发生,以此来保证预算执行的效果,保证预算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非营利组织中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严重不足,认为预算管理就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就是走形式,再加上组织内部的上下级之间缺乏有效的溝通,使得预算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偏差,员工对预算的执行没有积极性。
3.缺乏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
虽然目前大部分非营利组织都进行了财务信息的披露,但是它们披露的这些财务信息缺乏真实性、可靠性、缺乏透明度,面对这些虚假的财务信息,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的续期。一方面在非营利组织内部存在着和伪造会计事项的问题,有的原始财务单据与真实的会计事项之间不符,任意捏造报销事项等,存在严重的套取资金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匮乏、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导致非营利组织内部私设小金库、现金坐支、变相创收、随意截留和挪用资金等事件不断涌现。轰动全国的郭美美时间在我们的视线中上演了4年之久,但是红十字会最终并未给社会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直至多年后才证实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无关。但是,这个结果对于我们而言已经不再重要了,人们对红十字会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4.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是其内部控制的主要监督机制。但是,我国大部分非营利组织中并未设置审计委员会,有的即使设置了该部门也是形同虚设,很多财务人员兼任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与职业素养都较差,还有的内部审计人员甚至认为内部审计就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事,只要听领导的就可以了。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就发生了一起事件,该单位中的财务人员在长达8年的时间中一共挪用公款多达2亿元,这主要是由于该组织中缺乏内部审计人员和内部监督机制造成的。
三、加强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的有效策略
1.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环境,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提供保障endprint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保证内部控制实施的基础,任何组织都是在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基础上完成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的。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也不例外。如:非营利组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构建科学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如:红十字会的组织文化就是在组织内部形成的、被组织成员以及其他工种所接受的一种运营观念、价值观念、运营林念、社会责任等,虽然近年来红十字会社会公众中的公信力降低,但是民非组织仍是我国慈善事业中的坚定力量。再如: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发放一些宣传手册、画报等形式将本组织的精神和理念在社会中得到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慈善事业。
2.将风险评估视为重要的管理环节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非营利组织获得的捐赠逐年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风险也让非营利组织出现了问题。因此,过去传统的、陈旧的风险评估机制和风险防范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进步,因此,这就要求我国非营利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风险管理机制和模式,以此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还应该强化风险管理理念、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
3.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信息沟通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非营利组织必须实现完善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真实、可靠。如:非营利组织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创建适合自身基本特点的信息数据交换系统,实现数据交换的高效性、便捷性、传输性、远程性。当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接受群众的举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信息交流方式。
4.实现非营利组织内外部监督的完善
对于非营利组织内部监督机制而言,实现有效的、合理的、权威的、独立的内部审计是帮助非营利组织合理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同时,再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确定控制的有效措施,一步一个脚印为推进内部控制的完善性奠定基础。
綜上所述,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社会单元,承担着极为重要的社会职能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非营利组织必须尽快适应环境的变化,增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加强责任意识,为保证非营利组织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国助.新常态下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问题探讨[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88-91.
[2]雷琼.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0):159-160.
[3]努尔艾力.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6):71-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