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眉
【摘要】 目的:探讨产前针对孕产妇加强系统化健康教育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门诊孕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就产前常规健康指导(对照组,n=50)与加强系统化健康教育(观察组,n=50)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恐惧、躯体化、焦虑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动计数法执行率为92%(46/50),对照组为30%(15/50);观察组医嘱依从率为96%(48/50),对照组为54%(2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泌乳时间为(15.5±3.9)h,对照组为(26.8±6.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为96%(48/50),对照组为68%(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重视针对孕产妇开展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率,最大程度改善妊娠结局。
【关键词】 产前; 系统化健康教育; 自然分娩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3.0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3-0151-02
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干预为现阶段孕期保健的工作重点,是依据不同孕产阶段特点,对健康教育内容进行针对性制定,为孕妇提供系统化的保健知识宣教,最終促优生优育目标实现,达到“儿童优先,母亲安全”妇幼卫生事业宗旨要求的一项新型护理模式。研究表明,采用剖宫产手术的方式将胎儿娩出,相较自然分娩,母婴病死率居较高水平,故重视在产前加强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是增强产科工作质量,确保母婴安全的有力保障[1-2]。本次研究选择相关病例,就开展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展开探讨,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门诊孕妇100例,均为初产,胎龄37~42周。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年龄22~45岁,平均(28.2±7.1)岁,平均体重(68.9±15.2)kg;文化水平:初中至高中22例,大专及以上28例。对照组50例,年龄21~44岁,平均(28.5±7.3)岁,体重平均(68.7±15.3)kg;文化水平:初中至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30例。两组均对本次试验知情同意,孕妇均无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均无剖宫产指征如新生儿窒息等。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采用产前常规宣教手段,观察组重视开展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
1.2.1 宣教形式 向孕妇强调参与孕期保健学习的重要性,依据所处的不同妊娠阶段,就系统化健康教育内容进行个性化制定,通过信息平台发送,确保孕产妇对知识点有效掌握。也可采取开设孕妇学校的方式宣教,由专人对孕期宣教VCD定期播放,就自制孕妇手册进行派发,每周安排1次大课,并积极组织开展小组活动。另外,还可采取开设助产士门诊、营养师门诊等咨询平台的形式展开宣教,在接受孕产妇咨询的同时,讲解孕期保健内容[3-4]。
1.2.2 系统化健康教育内容 (1)分娩知识宣教:包括妊娠及分娩基础知识、孕期营养保健、产妇心理卫生疏导方案、科学运动方式、自然分娩价值及优势、无痛分娩概念及技巧、呼吸减痛分娩法技巧、新生儿护理常识等。以现场授课的讲课方式为主,并同时应用参与式教学模式,辅以小组互动式活动,以提高孕产妇参与热情,同时又寓教于乐,增强培训成效,培训时间每次为1~2 h。(2)行为指导:以观摩模拟分娩过程、日常合理膳食、呼吸减痛分娩法概念及技巧、孕期孕产妇正确姿势、婴儿抚触价值及技巧、母乳喂养技巧等为内容,其中,重点为指导有效掌握呼吸减痛分娩法技巧,可设相关练习室,由专职老师对动作要领进行指导,在妊娠30周时即开始,对减退分娩呼吸法、神经肌肉控制运动法进行指导,并鼓励家属或准爸爸陪同,以增强练习成效;自妊娠37周始,可对闭气用力运动法机理进行讲解,行闭气模拟练习,强调每日需锻炼1次,条件许可者,每周可到院由专人进行指导,行2次练习[5-6]。(3)心理教育:针对妊娠36周的孕妇,由助产士门诊加强一对一的宣教,就分娩计划进行探讨,提供分娩前准备、产时接生指导、产后康复指导等内容,对孕妇及家属问题及时做出解答。就心理因素可影响到分娩方式的选择进行详细讲解,经心理辅导和沟通,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并行个性化疏导,可增强孕产妇自然分娩信心,提高其参与自我管理的能力,获得理想的妊娠结局。同时,安排产妇考察爱婴区、产房,对环境设施进行熟悉,可降低陌生环境引发的紧张感,营造良好的分娩心态[7-8]。(4)产时管理:由助产士对孕妇有无参加健康宣教培训进行了解,并针对性就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告知,不管孕产妇有无在孕期培训中参与,均需开展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干预[9-10]。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况:设专门的产房护士,应用SCL-90量表对产妇恐惧、焦虑、躯体化情况进行记录。SCL-90因子分正常人常模为:恐惧(1.23±0.41)分、焦虑(1.39±0.42)分、躯体化(1.50±0.59)分。本次研究所得分值越过此分,即为心理状况异常。(2)对比两组胎动计数法执行率、医嘱依从率。(3)对比产妇分娩方式,包括阴道自然分娩、剖宫产、会阴侧切、阴道助产等。(4)对比两组第一、第二产程用时。(5)对比两组产后泌乳时间、产妇纯母乳喂养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况对比
观察组孕产妇恐惧、躯体化、焦虑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遵医情况对比
观察组胎动计数法执行率为92%(46/50),对照组为30%(15/50);观察组医嘱依从率为96%(48/50),对照组为54%(2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14.035、23.520,P<0.05)。
2.3 两组分娩方式对比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产程对比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两组母乳喂养情况对比
观察组产后泌乳时间为(15.5±3.9)h,对照组为(26.8±6.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06,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为96%(48/50),对照组为68%(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3.279,P<0.05)。
3 讨论
面对分娩,孕产妇均有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易有会阴撕裂、难产等诸多不良事件发生。在围产期准备越充分,越可增加分娩自信,以对自然分娩技巧娴熟掌握,改善妊娠结局[11-12]。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重视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的实施,通过采用开设孕妇学校、信息发送平台、营养师咨询门诊、助产士咨询门诊等宣教形式,保障了孕产妇在妊娠不同阶段可接受适宜的分娩知识,可坚持适当、适量的运动,合理膳食,使身体条件最大程度改善,保障分娩安全[13-14]。另外,在行系统化健康宣教过程中,可通过现场示范、参观产房、经产妇经验传授等系统化宣教方式,使孕产妇对分娩的过程、特点、技巧、现场环境等掌握,以消除紧张情绪,对自然分娩持科学、正确的态度。同时,可掌握使用腹压、躯体放松等技巧,以缩短产程,保障分娩安全,提高自然分娩率。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母乳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在产前重视针对孕产妇开展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提高孕妇自然分娩率,最大程度改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王秀宣,张晓菊.孕期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孕妇选择分娩方式及纯母乳喂养的影響[J].海南医学,2014,25(7):1060-1062.
[2] Edmunds J E,Fulbrook P,Miles S.Understanding the experience of mothers who are breastfeeding an infant with tongue-tie:a phenomenological study[J].J Hum Lact,2013,29(2):190-195.
[3]曾倩.家属与孕期训练对初产妇分娩、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4):290-291.
[4] Quigley M A,Hockle Y C,Carson C,et al.Breasfeeding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child cognitive development:a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J].J Pediatr,2012,160(1):25-32.
[5]丁国红,刘又红.产前健康教育干预对孕妇分娩方式及产后泌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9):115-116.
[6] Boyd A E,Spatz D L.Breastfeeding and human lactation:education and curricular issues for pediatric nurse practitioners[J].J Pediatr Health Care,2013,27(2):83-90.
[7]马春娟,李嫦珍.开展孕妇学校对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9):851-852.
[8]赵红玲.孕期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及纯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6):5950,5972.
[9] Kramer M S,Kakuma R.Optimal duration of exclusive breast feeding:a systematic review[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w,2012,554(1):63-77.
[10]张悦,王惠珊,姚礼明.医院孕期健康宣教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1):56-58.
[11]董君梅.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5-16.
[12]郑燕,罗晓红,秦艺畅.系统化产前健康教育对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2,33(4):574-576.
[13]钟美英,刘翠英.孕期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2,3(5):298-299.
[14]郝丽,顾乃景,孙伟超.孕期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5):28-29.
(收稿日期: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