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正经历着一个深刻的转型过程,这是经济领域经历革命性变化的过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常态和新阶段中经济社会改革的主战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法治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法治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出发,分析法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如何利用法律更好地为改革服务。
关键词 法治 改革 作用
作者简介:周金云,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清源律师事务所。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0.253
一、 法治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的关系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虽然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但前景光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定。回首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结合我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历程,历史事实证明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但是要想改革顺利进行,少不了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
2008年、2009年两年,中美两国的经济都比较艰难,但为什么在2010年以后,美国和中国的经济走势出现了明显的不同。尽管美国搞了量化宽松,但真正推动美国经济走出衰退的,是以苹果产业链为代表的新供给、新需求、新动力。2010年以后,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了衰退,走出了危机,进入一个上升周期,重新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但也因此依法治国的治国策略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显得格外重要。在中国要想实施改革,要想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建立法治社会。
另一方面,依法治国一定要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是为了实现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推动党和国家的全面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行需要由法律作为保障,需要有丰富法律作为依据,为改革铺平道路,利用法律合理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真正实现改革法制化,让法律充分地为改革服务。
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法治的作用
法律是市场经济下的统一法则,市场在法律指导下进行资源的调配与流通,发挥着连接、协调不同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现阶段,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更加能够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有效推动市场经济的平稳发展。法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法律制度能够推动社会资源的调配与流通,为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基础
依据有关规则,法律制度能够使用多种方式让社会资金退出资源利用率低的行业,实现加强有效供给的改革目标,另外,通过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法,推动行业创新,使得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鼓励建构新兴产业,挖掘产业潜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实体产业的优化转型,弥补传统行业的不足,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法律制度能够给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重要支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解决结构性问题为主,重在增强经济的推动力,通过优化经济要素分配和优化生产结构来提升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并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不论是解决哪一类经济问题,都要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的力量,并注重相关法律的制定与落实。当下的市场环境变化性强,市场经济下的经营主体时刻面临着挑战与风险,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也在逐步提高,再加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金融行业的创新成分不断增加,资产证卷化、PE、PPP等产品的不断出现,市场交易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会融资成本更加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撑。
三、法治如何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利用法治形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識
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基础,共识代表着民意与合理性。现在中国的改革处在复杂又艰辛的阶段,改革的推行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利益格局也随之变动,改革面临的阻力前所未有。市场各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难度很大。法治是公平正义、自由民主、人权秩序的代名词,在价值多元化、利益复杂化的社会中,法治是实现社会共识的最有力武器。整个经济社会应通过法律达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共识,共同探讨改革什么和怎样改革的问题。使各个行业和广大民众充分认识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满足人们需求,升级产业物质与文化,实现生态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需要,引导广大民众达成社会共识,为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言献策,进一步凝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量,生成改革强大的推动力。
(二)利用法制规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为
依法治国是我国一直坚守的治国方略,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障。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是针对产业企业这些市场产品供应者,要求他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另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面向政府的相关政策与公共服务,要求政府“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endprint
所以,在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仅要调动市场的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有效落实,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生产主体,在市场经济中时刻受到法律的制约与监督。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各企业要遵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要求,积极转变经营方式,利用法制思维与法治方式规范自己的生产行为,积极改革以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鼓励创新推动企业结构的优化转型,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级政府要简政放权,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有意识地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调动市场各主体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动力。但由于市场单方面的调节存在不足,因此政府需要在减少干预的同时,依照法律对市场各主体与市场活动进行监督与管理,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等情况,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另外,基于法治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法治在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实施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建立健全法律服务保障体系。法律存在就是为了减少纷争,解决矛盾,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来协调市场活动,利用法律制度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并且产能过剩的解决,产业结构的转型之中会出现利益冲突,各种矛盾纷纷涌现,这就需要法律制度的提前预知,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法律支持,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行保驾护航。一旦法律制度落后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行,在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的同时,还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其次,有了完善健全的法律体系,就要依法行事,严格执法,充分发挥法律在改革推行中的保障作用。实现企业结构优化,引导企业创新,就要将法律落实,以保证在资源的再配置中实现公平公正,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坚持创新,追求开放、绿色的发展前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要让人们时刻能够感受到公平、公正,不允许出现非正义的审判,伤害人民的情感和利益,让公平正义能够被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
再者,在完善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法律监管体系,构筑现代市场经济的法律监管体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类行业均处于巨大的变化之中,特别是金融行业,各种各样的金融城新产品不断出现,PE、PPP、VC等融资方式的应用,还有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特色金融模式的出现,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能够需求,而且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当下的市场法律监管体系已不能适应越来越发杂的市场经济环境。所以,我们需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行过程中,建立健全法律监管体系,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避免产生利益矛盾,推動各行各业的平稳健康发展,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
最后,要利用法制方式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在经济世界中,生产活动需要价格机制或者组织机制的调节。事实上,生产活动中存在必要的交易费用,这就决定着企业存在的必要性。企业作为资源配置机制需要具备节约交易费用的作用,还有优化分工协作体系的作用。企业的研发与创新活动往往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因此,在世界产业革命环境下,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就越加突出。因此,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就要不断地挖掘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要注重利用法制激发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群体是一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企业家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树立规则意识,培养法治思维,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努力成为具备法律意识与素养的企业家。
四、总结
中国需要改革,但是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我们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推进改革。只有坚持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依据法律,有效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在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产业转型的同时,还能够维护市场秩序,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只有这样的改革,符合时代的潮流和人民的需求,才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我们要在经济新常态下,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恢复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开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周期。
参考文献:
[1]公丕祥.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唯实:现代管理.2016(8).
[2]罗豪才.罗豪才:法治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中国司法.2017(3).
[3]陈大为.法治政府视阈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法律研究.中州大学学报.2017,3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