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鹏
[摘 要]经济信息失真,是市场交易环节反馈信息不真实造成的经济现象。我国经济信息失真的现象,极易造成对宏观调控的不利影响。因此,文章对我国经济信息失真的具体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旨在加强我国对企业经济信息上报的控制力度和审核力度,从而提高获取经济信息的真实性,以便降低经济信息失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经济信息;失真问题;治理途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2.024
1 经济信息概述
经济信息是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状态的现实数据,也是了解我国实际国情以及解读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掌握了全面的经济信息之后,才能做出精准的市场动态变化预测,进而采取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并促进经济发展。如果经济信息失真,宏观调控的实施效果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同时经济信息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计民生,以及统计部门的存在价值。如果统计数据准确度低,国家统计部门就无法准确预估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那么其市场经济分析的数据结果会出现误差,最终也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建设。因此,经济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然而我国部分企业为了获得市场良好反馈虚报或瞒报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实质上已经影响到经济信息的准确性。而且由于监管不严或不及时,漏报或者少报的企业财务信息也造成经济信息统计数据存在偏差的客观情况。尤其在当地政府部门盲目追求政绩的过程中,经济信息失去有效的管理控制,导致多数经济信息的数据存在准确性问题,进而造成了我国经济信息失真的现象,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 我国经济信息失真的具体成因分析
2.1 经济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
经济信息管理体系不完善是造成经济信息失真的主要因素。目前多数地区的经济信息统计工作由当地政府直接管辖,但统计经济信息的具体业务则由统计部门负责。那么经济信息的统计工作属于上下级指导关系,经济信息统计机构的直属领导由当地政府指派并考核。这样的经济信息管理体系,造成了管理体制本身无法摆脱当地政府领导的干预,从而形成了虚报经济信息的可能性,难免出现以政绩考核为目的的经济信息虚报现象。同时也造成了经济信息统计业务的被动,主导地区间经济信息真实性的工作受到人为干预和影响。
2.2 经济信息统计指标不健全
由于经济体制转换,原有的经济信息调查渠道和调查对象发生变化,那么统计指标与调查方式并未完全适应现有的经济体制,因此统计指标存在经济信息收集困难以及信息重迭的客观现象。而由此产生的经济信息统计业务负担极为明显,在实际工作中经济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辩证,从而造成了经济信息失真的现实问题。同时部分影响经济信息的指标尚未健全,那么统计项目与市场运行机制与进程的客观规律并未完全体现,诸如企业多元化生产发展的相关信息、企业资金运行的实际情况、国有资产的变化分析统计、企业干部任职实绩审核等,均未列入经济信息的统计范畴,那么也会从侧面造成经济信息的不确定性。
2.3 经济信息调查方法不全面
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利益格局也发生了较大转化。经济类型由单一公有制转化为国有、合资、股份制以及私有制等多种形式。那么经济信息的调查内容、渠道、对象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分配机制多元化、经济形式多样化、生产要素市场化,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信息调查的实效性。以上市公司的经济运行模式为例,公司最大股东具有主要的经营管理权限,而小股东由于股份持有比例过小,所以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话语权较低。如果企业大股东自主导演股权收售实质上已经干扰了经济信息的调查取证。如紫鑫药业在2010年至2013年之间,为了吸引投资者以空壳公司自买自卖地控制着股价稳步攀升,三年内的净资产收益提升了10%。这样的经济信息来源本身就存在真实性问题,那么最终的经济信息统计也必然存在水分。
3 针对我国经济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3.1 完善法律制度,控制企业虚报
与西方市场经濟的管理方式相比,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未能有效制约企业虚报经济信息的问题。从本质而言,多数企业经济信息失真事件是法律管理效力不足导致的,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宏观经济的数据真实性,对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了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为了创造健康运行的市场环境,必须降低企业经济信息的失真问题,必须完善必要的法律干预措施,也是在判断企业财务活动上提供判断经济信息依据的法律保障。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律条例的执法力度,针对企业经济信息失真问题加大惩处力度,并健全民事赔偿制度。虽然我国目前尚有较多的经济信息失真事件,但是在不断完善法律执行力和民事赔偿制度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进而控制企业虚报经济信息的现实问题。
3.2 增加企业经济业务处理的透明度
依照我国经济信息失真的个别问题,进一步增加企业经济业务处理的透明度,是有效控制经济信息失真的必要措施。因此,需要在企业会计审核方面加强制度建设,采取严格的企业经济信息披露制度,从而减少会计程序监管不严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尤其需要为真实的经济信息提供可靠的防范控制方法,以便在经济信息失真的源头加强控制力度。那么制定合理的企业经济信息审核制度尤为重要:一方面,需要政府经济信息统计机构在制定相关图集标准时,积极遵循法律条例,并形成统一协调的判定标准,进而实现统计方法与法律对称,加强经济信息失真现象调查取证业务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当地政府需要对企业的市场交易信息进行可靠的调查分析,并依据法律规范提供可靠的交易事项证明,从而约束人为干预经济信息的可能性。同时,需要证监会针对企业信息进行及时披露,从而保证所有企业的交易行为均在公共信息的透明监管之下完成,以便保证经济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全面性、可靠性。
3.3 加强外部监督,调整内部控制
企业经济信息由企业内部的注册会计审核并上报,那么注册会计师始终与企业之间存在相应的利益关系。有效规避经济信息失真事件,应当将注册会计师脱离出企业控制,并单独完成企业的经济信息审计业务。那么就需要建立一个单独运行的第四方经济信息审核机构,脱离企业管理者、事务所或委托人以及注册会计师,由第四方单独处理企业的经济信息,并将资金审计全权交由第四方处理,并将审计费用转交给会计事务所。那么第四方并不对企业管理者负责,也未与注册会计事务所产生经济利益,那么就可以代表其他股东或者国家利益进行经济信息的调查取证,因此经济信息的统计数据也能够更加客观真实。例如,采取一种财务报表的保险制度,由保险公司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决定企业的承保费用,从而由保险公司承担企业经济信息失真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这样一来企业的经济业务审核就多出一层调查机制,并保证企业管理者无法直接进行瞒报和虚报经济信息的情况,从而减小相关经济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经济信息的真实性受到人为因素干扰,既有企业管理者的控制权限过高的原因,也有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等成因。因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首先,完善法律制度,以严格执法控制企业虚报经济信息的问题。其次,增加企业经济业务处理的透明度,避免人为干预经济信息的真实性。最后,加强外部监督,调整内部控制,从而为经济信息的取证调查工作建设完善的运行机制,进而促进我国经济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玲.初探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时代金融,2012(11):124,129.
[2]王榕.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7(1):154-156.
[3]赵彬.刍议统计经济信息真实性的影响因素及完善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14):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