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规范的家政行业

2017-11-14 20:49管依萌
百姓生活 2017年11期
关键词:家政保姆服务

管依萌

如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二胎时代的到来,保姆行业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住家保姆、钟点工、月嫂、育儿嫂和护工等在城市供不应求,成为不少家庭的“刚需”。据商务部2016年的数据显示,需要家政服务的城镇家庭达到近40%;而据中国家庭服务协会统计,截至2016年,有家政服务需求的雇主达7000万户。

与此同时,家政人才紧缺,导致市场准入门槛太低。家政服务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资质审核应付了事,只管扩充人力收介绍费,却少问来路,纪律规范缺乏……这一切,使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专业训练缺少、职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对雇用保姆的焦虑甚至担忧,也在呈爆发式增长。近年来,媒体曝光的护工毒杀老人、保姆虐待婴儿等极端案例,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如何适应社会发展,规范家政行业,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起夺走4个生命的火灾,是保姆纵火所致。”屋子里很安静,只有电视的声音。方媛和薛丽坐在沙发上,犹如木头人一般,没有任何交流。

“当时的气氛很尴尬,因为阿姨就坐在我身旁。”方媛今年31岁,是一名银行职员,同时也是一名1岁男孩的母亲。方媛口中的阿姨薛丽今年55岁,是方媛请来照顾孩子的保姆,看电视那会儿,是薛丽来方媛家的第7个月。

“我去把娃的尿褯子洗了。”薛丽用一口带有山东方言的普通话,化解了当时长久的沉默。她起身去了卫生间,慢慢将门带上。

方媛回屋看着熟睡的孩子,脑子里却不停地闪过“6·22杭州保姆纵火案”的惨烈画面,她的心头开始颤抖。当天夜里,方媛决定把父母接到北京来,与保姆一起带孩子。

对于万千雇主来说,“6·22杭州保姆纵火案”可谓是突如其来的恐惧。保姆莫焕晶纵火致雇主一家4人殒命的案件,令人唏嘘不已。近日,又有媒体报道了一则让人揪心的长沙保姆掌掴男婴事件。这对于雇主家庭来说无疑是火上浇油,家政用工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新手应聘保姆轻松过关

保姆,原本看似平常而不起眼的职业,因为要与雇主和雇主的家庭发生极为密切的日常接触,所以尤为“特殊”:这既是一份要走入陌生人家的职业,同时对于雇主而言,也意味着要迎来一名走入自家的“陌生人”。这样一种雇佣关系,对于双方而言,无疑都不简单。

随着人口老龄化、二胎时代的到来,这个行业的市场需求可谓是日渐庞大。钟点工、月嫂、育儿嫂、护工等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供不应求,保姆这一角色甚至成为不少家庭的“刚需”。

早在8年前,薛丽到北京谋生。她做过护工,还做过超市的导购。直到2014年年初,经老乡介绍,薛丽联系到一家家政中介公司,这才首次接触到保姆行业。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薛丽到北京一家家政中介公司应聘。中介公司向她承诺,可以为她安排工作。但前提是,当找到工作并成功入职后,须要向中介公司支付200元中介费。而中介公司,会负责保姆在半年内的工作安排和调换。

按照中介的要求,薛丽仅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手机号码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第二天,我便接到电话,让我去中介门店面试。”薛丽没有想到,好消息来得竟如此之快,而之后的面试也很顺利。

按照约定,薛丽支付了200元中介费,并与中介、雇主一同签署了一份工作协议。据她透露,协议一式三份,她除了得到中介公司一张200元的收据之外,别无他物。

签署协议的当天,薛丽便同雇主一起到了雇主家里,“自此,我便成了住家保姆”。这3年半的时间,薛丽大概在9个家庭做过保姆。“时间最久的,便是方媛家。”薛丽略带不舍地说道。

“外地保姆流动性比较大,常常是换一个东家就换一个住处。” 在北京做家政中介业务的陈晨告诉记者,大多数外地保姆会选择住家保姆,原因很简单,只身在外打工有住处。

家政行业准入门槛低

方媛认为,黑保姆、差保姆的出现,和家政中介的低门槛有极大的关系。

事实确实如此。“准备身份证、健康证即可。”陈晨告诉记者,对于前来应聘的保姆,家政中介的要求除此二证之外,再无其他硬性要求。

2017年7月15日,记者以应聘者身份,致电北京一家家政中介公司应聘。该公司工作人员回应,只需要带上身份证,前往他们的门店进行面试即可,不需要其他证件;在成功入职后,须要上缴第一个月的工资作为中介费。

陈晨说:“对于前来应聘保姆的求职者,家政中介公司对他们的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既没有专业知识上的要求,也没有考试培训的流程。因此,对于保姆和雇主来讲,需要做的事情主要有四件:第一,相互看“眼缘”;第二,聊聊家长里短;第三,确定工资和工作内容;第四,支付中介费。

据介绍,雇佣保姆的方式除了家政中介公司介绍之外,还有自由雇佣的方式,即雇主和保姆私自签订协议或口头约定雇佣。而采取自由雇佣方式时,如果出现问题,又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呢?

“这些自由雇佣的保姆,多是经熟人介绍的。”方媛曾通过老家的朋友寻找合适的保姆,但除了身份真实可靠之外,健康证都成了一种奢侈,更别提隐藏于深处的人格和精神問题了。

家政公司良莠不齐

“找保姆么?进来坐!”在北京市广安门外一个小社区里,一排简易房中,有一家挂着家政服务招牌的小店。店面很小,只放着两张桌子,几把折叠椅,桌上一部台式电脑。电脑桌后的男性经理,看上去不到40岁,他看到有人在门口停下,便忙起身招呼。

记者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政公司,几平方米租来的房子加上几部电话,就是全部的家当。而这些简陋的配备,并不妨碍他们拿着所谓“星级月嫂”“特级育儿嫂”来作招牌。至于怎么个“星”和“特”,都是中介公司自己说了算,没有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客观评价。保姆们的实际能力、工作年头等情况,则无法证明和评判。

陈晨也承认,很多家政中介都只负责介绍保姆,而对于保姆是否有疾病、素质如何等方面的问题,中介都没有办法给雇主提供准确的信息。“这一切,都需要雇主靠自己慧眼识珠,甚至是碰运气”。

家政公司规模大小不一,良莠不齐。不规范的家政公司,无疑给家政行业埋下了隐患的种子。曾有媒体披露,部分家政公司唯利是图,比如月嫂的级别甚至可以自封,从而导致行业鱼目混珠,雇主难以选择。

据了解,目前家政服务类公司,最低注册资金为10万元人民币。在有了合法的经营场所,有了所注册的公司章程、人员、备用名称后,市民带上全部股东的身份证明,到所在地的工商部门即可办理。

一位从业人士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家政公司很难有足够的能力,为雇主提供保姆全面可靠的个人历史背景,以及身体状况、性格心理、生活习惯等个人信息。

合同粗糙雇主维权难

薛丽的合同上,清楚地写着“雇主每月支付保姆工资3000元人民币,雇主不得以任何形式拖欠、克扣保姆工资”。

除此之外,三方合同上,还有12条的三方权利义务条款。记者注意到,这12条中有9条是约束雇主行为的,对保姆的行为约束只有3条,却没有一条明确中介的义务。

对此,方媛心头一直有疑惑:“这份合同并没有維护雇主们的权益。”

记者看到,合同中约束保姆的内容大致为:雇主有权拒绝保姆在其住宅内从事与家政无关的活动,具体要求事项由双方约定;雇主有权以合法方式,追究保姆因其责任造成的损失。

“什么叫‘在住宅内从事与家政无关的活动?范围太过模糊;如果保姆造成了损失,比如损坏了家具、丢失了贵重物品,又该以怎样的‘合法方式追究责任……这些细化的东西,合同中压根都没有提到,一旦成为事实,雇主根本无法指望靠这样的合同来有效保护自己的权益。”方媛认为。

陈晨介绍,家政市场中通行的合同,基本上大同小异,版本都差不多。也就是说,即便方媛认为这份合同过于简单,也得照着签署。

更让方媛耿耿于怀的是:尽管合同中明确要求保姆提供真实合法的身份证明、家庭住址以及健康证明等,不得隐瞒作假,否则产生的后果由保姆承担全部责任。“可是,除了真实的身份证明和家庭住址之外,中介又如何确定保姆是否有人格缺陷、犯罪前科等问题呢?”方媛反问道。

对此,陈晨给出的解释是:“如果雇主发现保姆存在问题,可随时向中介提出调换保姆。”

可如果保姆的行为已经酿成无可挽回的恶果,找中介还有什么用?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社会法研究所所长赵红梅所说,在“6·22杭州保姆纵火案”中,保姆莫焕晶的身份自然是真实的,可莫焕晶以前的不良行为信息,遇难雇主一家便无从得知。

在方媛看来,“对保姆必须要严格审查,提高准入门槛很重要。”

方媛的朋友李怡的母亲今年82岁,需要一位住家保姆来看护。家政中介介绍来的第一位保姆年龄40岁出头,干活也算是手脚麻利。但在某一天,母亲小声告诉李怡,白天的时候她看到保姆在翻家中存放重要物品的柜子。于是第二天,李怡便前往中介,要求更换保姆。结果从家政中介工作人员口中得知,这名保姆原先就有过类似的行为,但保姆已对中介保证不会再发生偷窃行为,没想到老毛病又犯了。

家政行业该规范了

“如今的家政行业,并没有从业档案征信系统。从而导致部分保姆,在从业时并不受到过去所犯错误的影响。雇主方面,也就缺乏对保姆最基本的判断和对自身安全的保护。”赵红梅认为,家政行业迫切需要建立个人从业档案征信系统,只有当保姆的这些不良职业记录成为阻碍其进入行业内部的障碍时,才能让保姆有所畏惧,从而减少自身犯错误。

2017年7月,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商务部等17部门印发《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要求建立家政服务企业、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开展家政服务市场专项检查,抓紧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防范惩处力度。

《行动方案》要求加强家政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家政服务企业、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并相应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中国”网站。

“对于中介来说,需要负责保姆的资质审查、培训以及为防止身份证作假而提出的实名制等。”赵红梅认为,这个系统的建立,并不是为了让家政中介承担责任,而是通过征信系统提高保姆准入的门槛,让雇主对保姆的个人信息有所了解,通过此系统对从业者有威慑作用。

以淘宝交易为参照,买家评价是公开透明且真实的。赵红梅认为,家政行业也一样,建立征信系统后,对具有不良行为的保姆,可以让其参加再次培训;对具有较差行为的保姆,可以暂停其从业资格,并令其反思,甚至逐出家政服务市场,这对于规范家政服务市场来说非常必要。

2017年4月,全国妇联原副主席甄砚就呼吁,尽快启动家政法律法规立法程序,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政府、非政府组织、家政企业、雇主、家政服务员的法律地位和责任义务,研究推动劳动法在家政服务劳动关系中的落实。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丛立先认为,我国的家政行业应该建立行业标准,在准入门槛、培训、考核以及健康体检等方面,进行细化和规范。他建议,先由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来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家政行业中的作用。

“行业标准对于保姆、中介和雇主三方都有好处。”吃过亏的李怡也认为,不管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的家政服务人员,都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监管与培训平台,来提高保姆与雇主的互信度,使信息更加透明、行业更加规范。

猜你喜欢
家政保姆服务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家政未来 个性定制
在保姆家午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哇,咪咪虎当保姆了(!上)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家政业须对“恐怖保姆”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