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晔旻
2006年,新西兰外交部长温斯顿·彼得斯在东盟首脑会议上说:“毛利人是中国人。新西兰的第一批居民,是中国人的后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作为新西兰的土著民族,毛利人的语言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南岛)语系,這是在大航海时代以前分布面积最为广大的语系。它也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语言。
南岛语系究竟起源何处,曾经是个有争议的话题。虽然语言本身已经无法追溯,但古代语言的传播与人群的迁徙有直接关系。在今天的南岛语分布范围内,台湾的新石器时代大致始于6000年前。所知最早是一些华南类型的器物,起初大概是由一小群从福建东渡台湾海峡而至的农民们带过来的。5000-4500年前,与这些类型有明显联系的考古器物,扩散到菲律宾、苏拉威西和北婆罗洲,并远达东南面的帝汶岛沿岸和适宜的内陆地区。经过大约1000年时间,到距今4000年前,农业殖民已从台湾扩展到美拉尼西亚西界。最后,大概也是最令人惊讶的是,在距今2500-1000年间,操南岛语的农业殖民者们,在约1500年的时间内,从农业中心地带穿越约1万公里的海域和海岸线,经东南亚岛屿抵达波利尼西亚西缘。而台湾海峡两岸,可能正是这次南岛语系史前扩张的出发地。
马来-波利尼西亚先民在没有罗盘针、六分仪等航海仪器的情况下,只靠他们独特的航海技术,最后竟然征服了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他们有建造独木舟的卓越技术,并从建造独木舟发展为建造远洋航行的船只。这种船所能运载的人和家畜,足以保障他们到别的岛屿后开始新生活。今天台湾高山族的祖先们,在史前时期乘坐简陋的独木舟向外扩散,前往菲律宾群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南岛(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的人群,向西扩张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向东则沿着太平洋岛链前进,最后一幕就是对新西兰的发现。
据说,在公元950年,一位名叫库普的青年航海家,从萨摩亚(位于太平洋南部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中心)驾独木舟远航数千里,发现了新西兰。但是“毛利”这个词并不是此时出现的。由于新西兰南岛、北岛几乎与外界隔绝,早期的波利尼西亚移民并未刻意找个词来给自己命名。而当时在他们的语言中,“毛利”一词意即“普通”。在欧洲人抵达后,他们才将自己称为毛利人。
这些毛利人,花了几乎不到100年时间,就发现了各种有价值的石材资源;又花了几百年时间,就在世界上一些最崎岖不平的地区,把巨大的植食性恐鸟全部杀死;再花了几百年时间,分化成一系列形形色色的社会,从沿海狩猎采集社会到进行新型粮食贮藏的农民社会。
在18世纪的时候,新西兰的毛利人口已达到了大约10万到11万人。到了现代,毛利文化已经成为新西兰文化的重要特色,由白人组成的新西兰橄榄球队入场时就会表演毛利战舞;经过原住民的不懈努力,今天的毛利语也成为除英语外新西兰的另一种官方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