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合
不少女性在健康体检或无意中发现有乳房结节,大多数会到医院就诊;还有一部分人发现无痛性乳房结节,数月或数年却不就诊。乳腺结节无论疼与不疼,都需做进一步医学检查或观察、治疗。因为及时发现问题,得到早期系统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种不同类型的结节
乳腺结节,是乳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是一种诊断名词或是一种临床表现,只是一个症状,而非疾病的诊断(即病名)。
增生性结节 即乳腺结构不良,系良性病变,可发生于青春期后至50岁之前的任何年龄。增生性结节,往往会伴有月经前期的乳房胀痛,月经过后疼痛就会有所减轻,结节也会随之缩小。这种结节一般是多发性的。
炎症性结节 炎症性结节,常常伴有比较剧烈的乳房疼痛,局部还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炎症性反应。结节可化脓破溃,经过抗炎治疗加局部引流后,炎症消退,结节可消失。
肿瘤性结节 可分为——
纤维腺瘤:多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如雌激素相对或绝对升高,多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见。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肿瘤在乳腺导管内生长,通常生长在乳头下面,导致乳头出血。更年期女性一侧乳房出现这类情况,而年轻女性可能双乳都会发生这类情形。
脂肪瘤:来源于乳腺脂肪组织的一种良性肿瘤,常为单发,偶见多发,多位于乳房皮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年龄以30~50岁多见,但常见于中老年女性。
乳腺癌:好发于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绝经期后的乳腺腺体增厚,也有早期癌变可能。
确诊结节性质有多重检查手段
发现乳房结节后,应及时去医院检查,通过医生的查体和一些辅助检查手段,对乳房结节的性质做出判断。
彩超 彩超可检出直径0.5厘米的结节,对乳腺囊肿、乳腺囊性增生病、致密型乳腺的诊断有一定的优势,但不能显示微钙化,难以鉴别良恶性肿瘤。
钼靶X线摄片 是目前诊断乳腺病变重要和有效的方法,对40岁以上确定或疑有乳腺结节者,应常规行双乳腺轴位和侧斜位摄片。
活检 用切割针切取标本,抽吸细胞进行病理学诊断。
乳管镜 用于乳管内病灶的定性和定位诊断。
CT和MRI(磁共振检查) 虽然分辨率高,断面成像不会重叠,但费用高昂,不作为常规乳腺结节检查方法。
近红外线扫描 因影响因素较多,对结节的鉴别较难作肯定的判断。
一部分乳腺结节,如果久治不愈,可能发展成良性肿瘤甚至有恶变的可能。因此,患者一定要重视,不可以忍着病痛而不去治疗,也不能延期治疗。
炎症性乳房结节,在合适的手术时机,选择乳房结节切除。当然,亦不能忽略炎性乳癌的可能。
如何预防乳腺结节
乳腺结节作为女性常见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失调造成的。因此,预防乳腺结节,重在平时健康养生。
心情舒畅 精神过于紧张、情绪过于激动等不良精神因素,都可能使本来应该复原的乳腺增生组织,得不到复原或复原不全。心情好,卵巢正常排卵就不会被坏情绪阻挠,孕激素分泌就不会减少,乳腺就不会因受到雌激素的单方面刺激而出现病变。已病变的乳腺,甚至可能在孕激素的刺激下逐渐复原。
规律睡眠 睡眠不仅有利于平衡内分泌,更给体内各种激素提供了均衡发挥健康功效的良好环境。良好的激素水平,会降低各种乳房病变的发生概率。
和谐性生活 调节内分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孕激素分泌,增加对乳腺的保护力度和修复力度。
妊娠哺乳 妊娠时孕激素分泌充足,能有效保护、修复乳腺;而哺乳能使乳腺充分发育,并在断奶后良好退化,不易出现病变。
调理月经 月经周期紊乱的女性,更易发生乳腺病变,形成乳房结节。通过改善内分泌调理月经,也能预防各种乳腺结节。
低脂高纤饮食 脂肪摄入过多,可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强化雌激素对乳腺上皮细胞的刺激。要多吃全麦食品、豆类和蔬菜,控制动物蛋白质摄入,以免雌激素生成过多,造成乳腺病变。
补充维生素 人体如果缺乏维生素B、维生素C或钙、镁等矿物质,乳腺就会在其他激素的過度刺激下出现病变。所以,要及时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适量运动 运动可以改变心情,舒缓压力。缓解压力,也是一种预防乳腺结节的办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