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丹 杨 芳 韩 正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高 丹1杨 芳2*韩 正3
(1 辽宁省沈阳市中医院软伤科,沈阳 110004;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脾胃病科,沈阳 110034;3 北京瀛壶中医诊所,北京 100000)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推拿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试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
针刺;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痹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及突出,刺激神经根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1]。通常患者表现为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腰部疼痛、腱反射异常等,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的症状。本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显示,在20岁以后,正常的腰椎间盘开始退变,构成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理基础;同时,由于怀孕、负重及腰椎姿势不当等诱因加速了疾病的进程[2]。目前,本病的治疗包括手术及非手术治疗,临床疗效也各不相同。本研究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非手术的针刺及推拿手法进行治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 (54±10.67) 岁;病程1~14年,平均(6.21±1.89) 年。所有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经CT或MRI等检查证实;②年龄范围25~70岁;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自愿参与到本研究中来,依从性良好。
1.3 排除标准 ①患有严重心、肝、肾、脑等疾病;②存在精神障碍,无法正常沟通;③妊娠者;④治疗过程中因为意外事件,中途退出本研究者。1.4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给予常规的推拿治疗:首先,患者保持俯卧位,选取肾俞、腰眼、环跳、承扶、委中、承山等穴位进行旋转按压,每个穴位大约1 min,力度适中;嘱患者仰卧位,以点、滚、擦、打等不同手法对患者进行局部肌肉的舒缓放松;嘱患者进行屈髋屈膝,一名操作者按住患者双肩,另一名操作者对骨盆进行按压,按压后伸直双下肢进行牵引;取患者侧卧位,行腰部斜板法,左、右方向各1次。
1.4.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推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针刺,针刺患侧环跳、承山、阳陵泉、委中、次髎、风市、腰阳关、足三里、昆仑。得气后,采用平补平泻法行针,每10 min行针1次,共留针20 min。
1.5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可抬高70度以上,能恢复原来的生活和工作;好转:腰腿痛症状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无改善。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给予针刺联合推拿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较单纯给予推拿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好。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目前,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在20~40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为主要的社会劳动力,所以本病不仅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还间接地对社会生产力造成影响。鉴于此,为本病找到一种疗效显著、治疗周期短的治疗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痹症”“腰痛”“腿股风”“腰腿痛”等范畴,主因是风寒入侵、外伤、慢性劳损导致寒湿痹阻、正气亏虚、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发腰部疼痛[4]。正如《内经》云:“风寒湿三邪杂合而为痹。”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腰痛》中,概括本病的发生为“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闪挫、有游血、有气滞、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这是对腰腿痛病因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消除症状,改善功能和防止复发。约80~85%的病人可经非手术治疗后缓解或治愈,需手术者约10%[5]。目前,手术治疗该病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其预后各不相同。因此,非手术治疗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就有记载:“毫针者……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现代医学认为,针刺、推拿作为中医最传统的治疗方式,具有活血通络、补益气血之功,在改善患者的肌张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营养肌肉和神经方面效果显著。
现代临床常用的针刺工具及手法包括毫针、电针、腹针、火针、平衡针及银质针等,其作用机制涉及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炎症等不同方面[6-10]。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刺治疗以阿是穴及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功可扶督脉之阳,助膀胱经之气,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以此达到宣泄风寒湿邪,消除或减轻神经根水肿与局部的无菌炎症,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针刺环跳、阳陵泉以及受压神经根相应节段的夹脊穴,可改善压迫神经根充血、水肿及炎细胞反应,松解粘连,改善受压神经根营养障碍的作用。
本研究中,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推拿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联合针刺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本研究所选的穴位:环跳、承山、阳陵泉、委中、次髎、风市、腰阳关、足三里、昆仑,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活络、活血、扶正祛邪之功效。配合不同的行针手法,具有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搜风通络促进血运之功效。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推拿治疗简单易行,使用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存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商强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8,3(5):104-106.
[2]王立新,汪文录,王绪明,等.小针刀配合牵引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4):116-117.
[3]谭燕泉,林波.推拿配合针刺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3,39(24):3047-3048.
[4]尚涛.针灸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2(S2):90-91.
[5]鲁玉来,孙永华.最新腰腿痛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08-232.
[6]杨耀洲,王冲.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8):24-25.[7]张媛,邹燃.针刺加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效应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5):66-67.
[8]刘静.腰椎间盘突出症计灸治巧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211-212.
[9]赵琴.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下肢麻木36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2):47-48.
[10]封迎帅.电针环跳-委中穴与常规针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照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3):116-119.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ssage in the Treatment of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GAO Dan1,YANG Fang2,HAN Zheng3
(1.Department of Soft Traumatology,Sheny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004,China;2.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034,China;3.Beijing Yingh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Beijing 100000,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assage in the treatment of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Methods 10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s and observation group,with 50 each group in each group.Both groups were given massage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treatment of accupuncture on the ba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y were treated for a total of 3 courses of treatment.After treatment,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Conclusion The clinical symptoms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reatment.
accupuncture;massage;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arthromyodynia
10.3969/j.issn.1672-2779.2017.20.051
1672-2779(2017)-20-0120-03
*通讯作者:99194964@qq.com
2017-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