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传统回味初心福建地方戏经典折子晋京展演随感

2017-11-14 07:27吴新斌
中国戏剧年鉴 2017年0期
关键词:折子戏剧种戏曲

吴新斌

戏曲表演之精髓多保存于传统折子戏之中。不幸传统折子戏在当代大量流失或濒临失传。有鉴于此,福建戏曲界有识之士建言,举办“福建百折传统折子戏展演”,此言一出,迅即得到了省里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理解和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煞费苦心的准备,137个清一色的传统折子戏终于在省城福州轮番上演,在此基础上的“福建地方戏经典折子晋京展演”活动,又于9月12日在国家大剧院隆重开幕。此次晋京展演汇集梨园戏、莆仙戏、闽剧、高甲戏、歌仔戏以及潮剧、闽西汉剧、北路戏、提线木偶戏、掌中木偶戏等10个福建地方戏剧种,由19个院团上演的39个传统折子戏。这些经过历代艺术家精雕细琢、千锤百炼的传统折子戏,承载着传统表演技艺和戏曲文化内涵,通体闪耀着历代艺术家的智慧和才华。

此次折子戏展演,所幸福建大部分地方戏剧团都能腾出时间认真对待,格外重视挖掘、整理自己剧种的“家底”,向传统致敬,向经典致敬。有的剧种、剧团,第一次真正把传统折子戏的传承展演当回事,把经典当成目标。而对于梨园戏来说,这些动作只能算作“家常便饭”,因为梨园戏剧团一贯珍视传统、敬畏传统,视折子戏的传承为接续剧种命脉、弘扬剧种文化的正途。该团十年如一日,抢救激活了一大批传统折子戏,对于剧种的传承发展方面的成效,不能不说相当显著,所以参加这次展演活动驾轻就熟,表现出色。

《玉真行》让我们看到了梨园戏表演程式的严谨规范、细腻精致、安静轻灵,梨园戏的“十八步科母”,传统的一招一式都在吴艺华的表演里。“一句曲,一步科”,唱到哪儿,做功(科步)便到哪儿,且能把情感充分融进唱腔、做功、身段之中。透过这种为“戏”的艺术格律所规范的经典折子戏,依稀可见古人源于生活又提炼生活、诗化生活的表演精粹,领略类型化的行当表演之美。

曾静萍表演的《吕蒙正·过桥入窑》为梨园戏“宋元旧篇”《吕蒙正》仅存三四折当中的一折,让我们看到了传统精粹的同时,也在杰出表演艺术家身上看到了出神入化的创造性传承。舞台上空无一物,过桥、入窑,都是虚的,通过动作和说白表现出来的。妙处还在于演活了特定情境、特定关系中的人物,把一位平日锦衣玉食突然随吕蒙正居住于破瓦寒窑的相府千金的心理、动作、性格刻画得精细极致,令人怦然心动。扮演吕蒙正的林苍晓,表演也颇为到位,把一位身处窘迫不无尴尬的锦心绣口的穷困书生塑造得分外传神。此次展演给人带来最多惊喜当属莆仙戏。其剧种自信被重新唤醒,让人重新认识莆仙戏,看到了莆仙戏剧种的独特性及其丰厚的积淀,看到了一种久违的剧种复苏气象。与梨园戏同为“宋元南戏遗响”的莆仙戏,不仅有梨园戏的典雅细腻的一面,也有宋元杂剧朴厚粗犷的一面,它行当丰富,戏路甚广,许多折子戏艺术处理手法新奇精湛,人物形象塑造精准独特。这些宝贵的传统和特点特色,都在此次莆仙戏传统折子戏展演里可以找到对应的点面。

《敬德画像》取材于莆仙戏大棚戏(即连台本戏)《隋唐演义》,又名《国公画像》。戏说唐重兵进犯并州,刘武周命尉迟敬德挂帅拒敌。敬德有怯敌心理,夫人黑洞云却胸有成竹,为敬德出谋献策,亲自为敬德画像,在阵前悬挂敬德画像以其威猛的形象来惊吓敌兵。文武旦装扮的黑洞云与净角装扮的敬德,构成一幅行当色彩对比响亮、英雄与红粉互为映衬的优美艺术形象,产生了独特的戏剧性。一美一丑,一细一粗,一柔一刚,平添了无尽的情趣。在外柔内刚的夫人面前,尉迟敬德那种刚强中带有几分柔情、鲁莽中带有几分狡黠、粗犷中带有几分诙谐表现得细致准确,生动传神。

《迎春牵狗》是宋元南戏四大名剧之一《杀狗记》中的一折,主母定下杀狗劝夫计,命丫头迎春买来一只狗,一路上,狗不听使唤,人与狗冲突不断,由此横生情趣。前辈艺人不视此情节为枝蔓而亟亟铺陈。迎春牵的是一只虚拟的狗,却让人可以想象到狗的生动性——调皮的狗迎面反扑,顽固的狗不听话跑回头,贪吃的狗被略施小计驯服……演员表演利用鼓点配合多种多种身段和动作,“三下拖”、“三下扑”、“三下翻”、“三下打”等组合成一套完整的富于变化的戏曲舞蹈,把一只狗的挣扎和一个小姑娘的努力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让人看到了戏曲的虚拟写意之美的同时,也让人感到戏曲对于生活的提炼升华的能力之高超。

《彦明嫂出路》由梅花奖获得者王少媛在莆仙戏老艺人的帮助下挖掘抢救而出,其小心翼翼、轻拿轻放的态度,犹如对待一件刚出土的珍贵文物。这个折子戏,与梨园戏《玉真行》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莆仙戏旦角的“细蹀、粗蹀、扫地裙、抹头扎裤、爬山涉水、攒肩、伡肩”等传统科介程式的表演和“托手伞、拼手伞、扣手伞、搭肩伞、超昇伞、轱辘伞、背伞、抛接伞”等砌末道具的巧妙运用,将一位淳朴善良、性格倔强,一心要为小叔申冤,不顾自身安危,千里跋涉进京的古代女子演绎得别具一格。

此外,还有像闽剧《王莲莲·盘答》、《贻顺哥烛蒂·说媒》、《梅玉佩·搜楼》、《窦氏女·寻子》、《赠塔》,高甲戏《骑驴探亲》、《审陈三·探牢》、《管甫送》,莆仙戏《春草闯堂·抬轿》、《梁祝·吊丧》、《瓜佬种瓜》,潮剧《珍珠记·扫窗会》,歌仔戏《平贵别窑》、《斩经堂》、《李妙惠·哭五更》、《安安寻母》,木偶戏《大名府》,闽西汉剧《百里奚认妻》,北路戏《齐王哭将·奔访》等亦然精彩、同样值得品味和称许的折子戏。它们的精彩与老中青表演艺术家的出色表演分不开。让我一下想到这些名字:林瑛、朱善根、伍银莲、陈洪翔、周虹、陈琼、吴晶晶、陈娟娟、黄艳艳、郑仁森、林颖、黄秀春、吴哲文、陆逸红、庄必芳、曾宝珠、杨玉玲、陈葆玲、吴伯祥、庄伟国、卢文雄等等。

新世纪以来,福建戏曲界在“剧本创作优先,突出剧种特色”,“回归戏曲本体”(让表演回到舞台中心),“返本开新”等理念上达成较普遍的共识。完成了从“重视剧本建设”到“重视剧目建设”的必要过渡和合理调节。剧作家们不仅赓续了前辈剧作家创作的魂魄,同时在迅捷而深刻地捕捉由时代变迁所带来的新鲜感受的基础上,以执着的现实感与鲜明的当代意识,始终保持着一种内在的激情和张力,在追求思想内涵的深刻凝重,深入探讨和开掘人性内涵,挖掘历史文化沉潜的同时,注重文学性与戏剧性、舞台性的结合,注重戏曲传统以至剧种、程式、方言、曲调和民间性等内涵,讲求戏曲本体的回归和剧种特色的彰显,努力将曾经忽视或暗淡戏曲性以及属于戏曲的形式与技巧重新找回,努力接续并拓展了福建戏曲的传统和优势。此次福建举办折子戏展演其实就是深化这些认识。由此引发的思考自然是多方面的。

《中国戏剧》主编晓耕说得好,福建举办传统折子戏展演是“礼赞传统”,“回味初心”。

当然,礼赞传统也好,致敬传统也罢,都不等于忽视推陈出新,忽略选择性传承,更不等于漠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好传统的妥善传承,有利于重新发现、认识、梳理传统,从而创新当下,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基础。

传承折子戏与新剧目创作的关系非常密切。为什么有些戏曲剧作家能为具体某个演员写戏?因为他们熟悉剧种特点,熟悉行当特点,熟悉演员的长处和特点,至少熟悉戏曲表演艺术规律特点。现在很多的剧本缺表演空间,缺戏曲味。近些年还有一些创作挤压了演员发挥的空间,这些剧本结构上的饱满替代了表演上应该发挥的部分。因为戏曲形式大于内容的东西很多,如果没有重视到这个艺术规律就必然影响到新创剧目的质量。这种对于戏曲传统的尊重、对于戏曲艺术规律的尊重的“初心”,还真值得一番回味和思量。

为什么有的演员表演与某些主流剧种趋同化?为什么有的演员唱腔缺乏本剧种特色和味道?为什么有的演员除了唱,身上几乎没什么“活”?为什么有的演员可塑性不强,创造力不足,功力欠缺?为什么有的演员一旦离开了导演的启发、离开了舞台声光电的帮衬便显得无能为力?……所有这些,都有可能与自身对于传统、经典折子戏的学习投入不足有关。

折子戏的传承还要注意它的经典性。此次展演中的一些折子戏离经典性还有距离,这是不争的事实,需要同仁们继续关注并艰苦玉成,戮力而为。折子戏要有独立的、高度的完整性。而实现这些要靠日积月累的打磨。我们首先要在观念上认识到位,折子戏应当是“精品中的精品”,“经典中的经典”;要把折子戏当成一个相对独立而完善的艺术品来对待,要吃透它的艺术精华和古人留下的信息。演员学习折子戏,不能停留在一般技巧上的模仿,而要理解剧作内涵,准确把握好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注意艺术节奏韵律,尤其要研究特定情境下的人物心理、情感层次、情绪变化等,讲究舞台的整体性和精致性。

诚如北京一位戏曲专家所言:“要重视传统与创新、世代相传与世代创造的辩证关系。”依笔者个人理解,做好妥善传承的基础上,演员当然可以结合自己的条件和优势,根据自己的感受、体验,揣摩前人的东西,做一些创造性自由发挥,犹如“带着镣铐跳舞”。而带有个人才华的、适当的再创造又很有必要建立在符合剧种传统渊源、剧种本色的基础之上。

折子戏的传承无疑是提高演员表演艺术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现下,戏曲院团无疑有必要把能否传承好折子戏作为考察演员表演功力的一个标准,地方戏院团理应对折子戏传承加以重视,而地方戏演员,理应加深对各剧种折子戏“传统”、“经典”以及“地方性”、“精致性”的认识,以期找到戏曲艺术和文化的根脉,找到对传统和经典的敬意,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真正树立起自身剧种的自信,切实把戏曲传承发展引向深入。

感恩传统戏曲丰厚馈赠,呵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存,收获戏曲传承发展的坚定信心——此次折子戏展演虽然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戏曲的传承、发展工作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折子戏剧种戏曲
关于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传承及发展探析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小剧种大舞台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戏曲美学视域下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黄梅戏生行折子戏导演创作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