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胜辉词作浅析

2017-11-14 18:48:11王红灯
心潮诗词评论 2017年4期
关键词:沁园春词作

王红灯

周胜辉词作浅析

王红灯

周胜辉先生是从灵秀的惠兰山脚下走来的。惠兰山是一个在麻城乃至整个鄂东现代文学艺术界中都具有二维码式扫瞄功能的神奇艺术语码,从1980年代人们对文学和创作文学作品的作家们无比推崇景仰,到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写手,但真正的文学艺术精品与一些粗制滥造的快餐作品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般地在微信、博客和微博等自媒体上对我们狂轰滥炸的当下,尽管文学的神圣性正被消解得所剩无几,作家这一文化名词和称谓被一再庸常化,但从惠兰山脚下仍然持续不断地走出了一批批、一代代的作家诗人。他们中有小说作家、散文作家、诗人、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所涉猎文学艺术体裁之完整,仿佛有人提前给他们进行了分工指派。周胜辉,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位集小说作家、诗人和画家、书法家于一体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从最初欣赏到他的绘画作品,到饶有兴致地读起他的包括武侠小说在内的各种小说,到近几年经常看到他的诗词作品,我无不感受到这位长发齐肩、矍瘦清逸的真的具有人们想象中的艺术家气质的艺术家精神上的至尚追求。

且看周胜辉的一首自况词《贺新郎·秋日有感》,词上阕曰:“行走红尘里。过中天、青丝渐老,壮心犹继。皮骨嶙峋铭孤傲,粪土追名趋利。堪自负,童真不废。破笔从容书脏腑,任清风两袖终无悔,狂野处,嘲天地。”这正是他自身的真实写照。人生最难的事是认识自己。周胜辉外表清瘦,对他不甚了然的人,可能以为他因为人生不美好而消瘦,因为感念人性之复杂、世事之险恶而憔悴。其实,生活中的周胜辉,随意,洒脱,放达,风趣,好玩,慢条斯理,喜欢安静地在家呆着读书、写作和娱乐。

周胜辉的词,题材宽泛,视野开阔。既有旅游旅途中的见闻感悟,又有对本土人情风物的浅吟低唱;既有见物思情的感慨,也有感时伤世的感喟;既有风花雪月的雅韵,更多的是指点江山的激昂文字;既有儿女情长的思绪,也有对弘扬正能量的人物和事迹的点赞。综观周词,他的所有词作都倾心挚情、抒情强烈。真情是词之骨,词之言情,贵得其真。周词这些情挚意浓的作品,都植根于他真实的生活感受,是他奋进拼搏、快意人生的映现,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艺术追求。

周胜辉的词作,大多激越高亢,境界凌厉。如《满江红·共产党九十三周年华诞》《满江红·春日再登龟山》等。特别是《望海潮·秦岭抒怀》:“中华龙脉,神州骨气,巍然笑傲东方。黄土放歌,长河蹈舞,丰姿万古流芳。周室看封疆。汉宫忆雄杰,胸胆舒张。遍地妖娆,令人无计说沧桑……”大气包举,气势磅礴,颇有《沁园春·雪》中评点千古风流人物如谈笑间之感。但他的词也有部分清婉秀丽、浅斟低唱之作,如《踏莎行·贺友人寿》《买陂塘·哀警嫂》等。在《买陂塘·故人祭》中,“蛙吟蝉怨声声恨,愁绪怎堪消弭?”故友之妻离世的噩耗传来,词人“黯然垂泪,任痛断肝肠”,乃至不忍回忆往昔,“恐洞穿心与肺”,满篇皆是纯诚细腻的至情悲慨之曲,催人泪下。

周词意象纯熟,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我很喜欢他的《沁园春·快雪》,窃以为可以称得上周词的代表作之一。引用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推崇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的说法,自毛泽东先生《沁园春·雪》公开发表之后,今人敢用“沁园春”这个词牌名来填写以“雪”为题材的恐怕不多。词曰:“天幕低垂,乱坠琼花,倒卷柳绵。望乾坤难辨,千山影缺,阴阳莫测,万壑踪残。树戴银盔,野披玉甲,许是雄兵战巨原。思无极,料寒流去尽,日正中天……”全词设景清丽雄阔,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与毛词各有千秋。

周词善于用典,且用典精当。在《念奴娇·杏花村怀古》中,有着借典怀古抒志的多重主题。开篇即借景抒情,“杏花村外,有苏公雅韵,杜郎绝唱”,由杏花村联想到到此问酒的唐代大诗人杜牧和到此访友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接下来回到现实,“酒肆新翻,雕栏再砌”,站在新修的酒楼和雕栏前,“且将唐宋遥望”,通过用典和现实景物白描,通过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交错出现,给人情思绵邈、意味隽永之感。

在《贺新郎·秋日怀古》中,上片开篇即问“天命能知否”,接下来以狂李(唐代李白)、钟士季(三国魏钟会)、嵇康(魏末晋初“竹林七贤”之一)、伯伦(即刘伶,“竹林七贤”之一)四人传奇而又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给予了回答,深有人到中年而知天命之嗟叹感慨。而下片,他以“闲时觅得逍遥处”转捩回到现实,以“望河川、波光潋滟,漫滩鸥鹭”与上片“看浮生、颓兴荣辱,岂容推拒”相呼应,以“山水清风收怀抱,肺腑胸襟尽抚”与上片“狂李雄心高千丈,潦倒穷途末路”句相照应,把不同时空的事件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是一首将历史与现实想象高度契合以互相烘托、增强感染力的上乘佳作。

周胜辉先生是语言大师,也是一位书画家,他不仅善于从具体实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而且善于把绘画艺术中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的追求带到填词艺术中来,故其词作皆措词精工,施采丽密,极具音乐美和较强的感染力。吟诵他的词作,总能给人一种遍尝汉语盛宴的感觉。在创作中,他还较好地把握了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内在规律,做到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如在《声声慢·观龟峰山杜鹃》的“醉眼望,悸游魂,秒杀世间英物”句中,把网络语言也巧妙、工整地穿插使用进来,极具创新精神价值。

同绝大多数诗人词人一样,周胜辉的词作除了给我们呈示一个诗性的经验世界外,还较好地践行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力。在《满江红·抗战七十周年颂》中,词人感慨抗战时期“金陵浴血”的民族危亡时刻,国难思良将,疾呼“卫青安在”?通过延水之滨的中共中央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日战争,终于实现“恶虏烟灭”。战争的硝烟虽然远去了,词人面对我们当前面临的地缘政治和国际安全环境冷静地指出,“虽盛世,缓奏太平谣,天狼喋”,发人深省。

(作者系湖北麻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李辉耀

猜你喜欢
沁园春词作
沁园春·赞中原
黄河之声(2021年23期)2021-06-21 03:51:18
沁园春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5:52
沁园春 ·春朝送暖
沁园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
新农业(2016年19期)2016-08-16 12:00:18
浅析李清照前期词作的审美情趣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
中华魂(2015年8期)2015-11-28 11:02:25
更 正
天中学刊(2015年4期)2015-08-15 00:51:01
试析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文教资料(2014年1期)2014-08-18 03:55:51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
论帝王词作与尊体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