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敏
1853年7月8日下午5点,日本江户(东京)湾突然出现四艘巨大的军舰,这就是当时美国东印度舰队总司令佩里准将率领的舰队,由于舰队船只全身涂抹黑色油漆,故史称“黑船来航”。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德川幕府末期,其国家体制类似中国周朝、汉代的封建制,即“天皇和朝廷——幕府将军政府——藩国大名”这样一种体制:天皇是精神上的皇帝,但没有实权;将军是世俗的“皇帝”,拥有全国的行政权;藩国即封国,其首领叫藩主或大名。
德川幕府的统治已长达250多年,从第一任将军德川家康起就实行锁国政策,此时已是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家茂执政。佩里给德川幕府的选择非常简单:要么开国,要么开战。
开战没有本钱,此时日本幕府政权的所有军力不敌佩里的四艘“黑船”;开国却是几百年以来所没有过的事。事关重大,幕府老中(相当于总理)阿部正弘情急之下想出一招:广征众议,即向全日本的幕府官员、藩国大名、藩士(藩国的官员)、学者、僧众,乃至平民,征求如何应对的意见。
多数意见是不愿开国。不愿开国就得开战,可对于怎样开战,大家一筹莫展。
最具“创意”的“建言”是一名江户妓院老板提出来的:“我们可以佯装捕鱼靠近异国船只,然后送给他们鸡、薪木、水以及外国人最喜欢的漆器、绘画,与他们建立友善关系。然后登上外国船,和他们喝酒,等酒过三巡,便假装酒疯开始打架,趁混乱的时候,放火点燃军舰的火药库,并且拿出预藏的生鱼刀,杀光外国人。”
幕府认为此议如同儿戏,没有采纳。此议是否真的儿戏呢?能不能试一试呢?日本人没试,但有的人试了。
此时清朝皇帝是道光,道光以节俭闻名,但他的另一个特点应该说更加鲜明,那就是:昏庸。何以见得呢?一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与英法等西方列强签署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之后,道光毫无变革进取之心。按照林则徐的说法是:和议之后,都门仍复恬嘻,大有雨过忘雷之意。二是明明皇六子奕訢聪明才高,皇四子奕詝才德不够,他却偏偏选了奕詝继位。而他留给奕詝的,又是一个难于应对的烂摊子。
这不,眼见着道光与西方列强签署的《中英南京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已经到了换约时间,英法联军都打上门来了。1858年(佩里达到日本江户后的5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咸丰派蒙古亲王僧格林沁防御津京。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军几乎无役不败,而此后并未采取根本性改进措施,二十年的时间就几乎是白白浪费了。到了英法联军再次打上门来,清军的战斗力并未增强。面对强大的敌人,硬拼明明是打不过的。怎么办呢?咸丰密谕僧格林沁:“如果夷人入口时不依规矩行事,可以悄悄击之,到时候只说是乡勇,不是官兵。”此种掩耳盗铃之计,连僧格林沁都觉得难以执行,但咸丰有令,僧格林沁只得奉命。
僧格林沁的偷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859年6月25日,在英法联军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清军击沉英、法炮舰3艘、重创3艘,毙伤英法联军484人,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清军取得的最大的战斗性胜利。然而代价也是惨痛的,它直接导致了英法联军的疯狂报复。1860年8月,英法联军直取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和皇室逃避热河。咸丰也被他自己惹下的祸惊吓异常,加上以醇酒妇人自戕,终于1861年8月22日病毙热河,享年29岁。
在明显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真正管用的方法是遇强学强,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中国人并非没有这样的智慧,早在咸丰二(1852)年,魏源就编成百卷本的《海国图志》,囊括世界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宗教、历法、文化、物产等知识,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观点。此书在清朝籍籍无名,却被日本人视为珍宝;通观日本明治维新中主要维新志士的思想,要点无非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不学习就不会有长进。咸丰“悄悄击之”的“妙计”,比之于日本江户妓院老板的“馊主意”,有太大的高下之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