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宪
弥足珍贵的聘书
水运宪
近日整理书橱,翻出来一大堆聘书。那些东西其实没太大用处,尤其当你越来越没必要装璜自己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摊累赘。
唯有这一本聘书却很特殊。它的价值弥足珍贵,值得我终生保存。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起初听湘西朋友告诉我的时候,还以为是在开我的玩笑。那朋友说:水哥,祝贺啊!我问祝贺什么,他说祝贺我当了好大一个大官。接着哈哈大笑,“村长呢。哈,那是全中国最大的官。”
这位朋友就是蔡测海,也是位获过全国大奖的著名作家。而且他就是那个村的人,全凭读书勤奋,成了个大角色。那个村子在湘西自治州的龙山县,原名叫“火岩村”。三十年前为了写《乌龙山剿匪记》,我到过那个村寨。老乡说那里的山崖就跟火烧过一样,黑红黑红,相当凶险,成了历代土匪的藏身之处。其实那儿山川秀丽,民风质朴,只是过于偏远,加上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所谓山高水冷,世代贫穷。
那部作品出版后,得益于改编成电视剧,一时间全国热播,家喻户晓。龙山县的干部群众尤其兴奋,硬说我写的“乌龙山”就是他们龙山县。不仅龙山一个县,整个湘西州都认为他们那儿就是乌龙山。后来连地处湖南西部的张家界市(当时叫大庸市)、怀化市、甚至邵阳偏西的地区,都说他们是乌龙山的人。湖南沿西部一线有条叫武陵山的山脉,那些区域都坐落在武陵山区。过去有“大湘西”一说,就是指这些地区。
文化的影响力有时候的确很大。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一部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剿匪斗争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居然在全国热播了二十多年。有朋友告诉我说,他们家从爷爷到孙儿,三代人都看过那部剧作。张家界市委的原任书记亲口告诉过我,说有一年他们去福建沿海招商引资,他在记者招待会上大肆宣传当时的大庸市,一些媒体记者就问他说,你说的大庸在哪儿?怎么没听说过啊?他灵机一动,脱口问了句:《乌龙山剿匪记》你们知道吗?记者纷纷回答说知道,书记便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乌龙山就在大庸啊。”记者们顿时哗然,兴奋不已。
至于剧中的人物,也为老百姓所津津乐道。我都不记得有多少单位的人告诉过我,说他们那儿的谁谁谁,外号被人改叫为“榜爷”。不少形象冷峻个性鲜明的青年男子,被人称作“钻山豹”。什么“东北虎”“四丫头”“小石头”“田秀姑”也时常被人提及,如数家珍。当年出演钻山豹的演员一炮打红之后,火了几十年,人们只称他为钻山豹,他的真名却很少有人记得起了。
湘西这个地方真心喜欢我那部电视剧。喜欢得近乎骄傲。据我所知,那边早就借助这部作品,生产过“乌龙山酒”“乌龙山烟”,还有一家叫“乌龙山寨”的连锁大酒店开到了省会,开到了全国。龙山县政府早在十多年前就将他们那儿一处叫“皮渡河”的峡谷改名为“乌龙山大峡谷”。还有很多借用乌龙山牌子做出的改变,我时常听说,却基本上弄不清楚。说句心里话,这一类的事情于我并无损害,相反还让我名声持续,脸上格外光彩。
只是突然冒出来一个“乌龙山村”,而且聘我为名誉村主任,倒是令人难以置信。我那朋友蔡测海告诉我说,其实也不很突然,他们老家那个村子早就起心改名,而且打算通过法定程序,把村名从地图上更改过来。由于村子太小,他们还通过努力,与邻近一个叫“桂塘村”的村子合并为一个大村,然后正式报县人民代表大会,严格依照法律程序,还真让他们给改成功了。
也不知道是谁提议,为了让“乌龙山村”更加名正言顺,索性聘请《乌龙山剿匪记》的作家当名誉村主任。我很怀疑可能是那位出身火岩村的蔡测海想出来的馊主意,他却赌咒发誓说跟他无关。然后煞有介事地对我说:水哥,这件事不是儿戏啊。起码你每年得过去一两次,多多少少也要做点把子贡献吧?我反正是那里的人,你任何时候去我都陪。你当名誉村长,我给你当名誉秘书,这总可以吧?
说心里话,对于这项聘任我绝对是乐不可支。这一辈子还真没正儿八经地当过官,什么中国作协全委、省政协常委、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明眼人都知道,全是虚职。最多算个名誉职务。这份聘书写得更加清楚,“名誉村主任”,哈,还是个名誉职务,只是品级更低。低到不可能再低,便令人感觉到忽然被拔高了。
时下流行一个词儿,叫作“接地气”。你还别说,我接过聘书的时候,脑子里顿时便浮现出当年那个村的样子。真的,还格外清晰。我还想起了当时的村长,他是蔡测海的小学同学,一辈子没有离开过火岩,却同样机智幽默。拿蔡测海牢骚怪话开涮了好一阵子,看得出他对蔡老同学不晓得有多么敬重。我记得那时候他正率领村民用炸药开山修简易公路,蔡测海还开他的玩笑,“晓得搞炸药不?莫一不小心把眼睛搞瞎了啊。”村长子啐了口痰,“么法子?要想富先修路,这话不都是你们作家帮领导想出来的?”然后带我们去村里喝一种叫“包谷烧”的土酒。那种酒的确有股包谷被烧糊了的味道,不是很好喝,却令人至今难忘。有些事情讲不清楚,接到聘书之后,我下意识地闻了闻那个红本本,太神奇了,上面真的就有那酒的气味。闻到那种气味,还真有接上了地气的感觉。
蔡测海说得对,这份接地气的名誉职务绝对不可小视,那是村民们举手选出来的。他还让我写了“乌龙山村”四个大字,村民们把我的字刻在了石碑上。难道我心里不明白,那尊流传春秋的石碑,到底是为谁在扬名立传?
大湘西数百万民众如此认同我这一介布衣,难道我就只顾自鸣得意?就不再继续为他们动动脑子做点有益处的事情?
何况那个叫“乌龙山村”的村子,成立之后我还没有去过一次。这点说得过去吗?那可是我的村子啊。
三月小阳春,满山梨花开。
正是山村好光景,我这个名誉村长也该启程了。
水运宪,国家一级作家。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湖南省政协常委。著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电影剧本等。主要作品有《祸起萧墙》《乌龙山剿匪记》《天不藏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