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治同
诗有两种,一是“为文造情”,为了显示自己的文采,去制造感情,这种诗,就是无病呻吟,刘勰以为“繁彩寡情,味之必厌”;一是“为情造文”,即为了抒发内心的真感受而去写诗。写诗是一种感情的冲动,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又说“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于诗”,所以诗是激情喷发不能自已的结果。傅治同评《山河万里吟》全集语言通而不俗,平而不淡,朴实无华却又珠圆玉润,把农民本色和诗人气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袁勇前;《山河万里吟》;写诗;写景诗
作 者:傅治同,邵阳学院中文系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任邵阳师专中文科主任,全国大专院校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政协常委,邵阳市政协副主席。现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南省魏源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著有《治同文存》《中国古代文学教程》等著作20余种,以及散文、诗词100余篇。
我和勇前相识已经40年。1976年,他入邵阳师专中文科就读,我是该科的教师,于是我们就有了师生之谊。在成百的学生中,他那淳朴的本质,出色的能力,认真的态度和一口地道的新化乡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任教,从此我们之间也就音讯杳然。
我们再次相会,是在2000年他调任中共邵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的时候。虽说官越做越大,但还是那样的淳朴,还是那样的认真,还是那样的新化乡音。后来他转任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我则兼任市政协副主席,彼此接触就更多一点。他在邵阳的几年,给我的印象是耿直、清廉和对己对人的严格。对此,我一则以喜,一则以忧。这样的官正是党和人民所需要的公仆,但官场复杂,难免招致非议。后来,他即从地方权力机关调入省地方志编委工作,我为他惋惜,他却泰然自若。
2006年,我收到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求索资江》。厚厚的一本,装帧简朴。书中的几十篇文章,全是他为官以来所作的报告的原稿以及散文随笔。在我的印象里,官员的报告大都是别人代劳,不想竟有自己写报告的官。翻阅全书,文字精湛,文风淳朴,十分惊喜,由此我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文。大约过了一年,我又收到他的一本题为《二百石印斋》的篆刻书。看看封面,有点诧异,这是我认识的那个袁勇前吗?官员和文人虽则在古代是合二为一的,但在当代已经是很难合一了,更不用说与篆刻有什么关联了。看看作者简介,知道就是那个当过宣传部长和常务副市长的袁勇前。翻阅全书,只觉所选印章,朱白互动,阴阳相生,刀法娴熟,刀力苍劲,风格古朴,格调雄浑,方寸之地,美不胜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老话,一点也没有说错。后来我还得知勇前又出版了第一部新诗集《生活是诗》,再后来又出版了《自作诗草书》,书法也有相当的功力了,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鄢福初先生评价他是“取法怀素,盘龙飞动,回风舞雪,干净空灵”,惊其“心藏风云世莫知”。今年11月8日,邵阳市诗词协会进行换届选举,勇前作为省诗词协会副会长,代表省诗协到会指导,我又一次地感到莫名惊诧。曾几何时,篆刻家、书法家又成了诗人了!席间,他让我看了他准备付梓的诗集,我才知道他确实是诗人。这种集官员、文人、诗人、书画家、篆刻家于一身的,即使在中国古代,也屈指可数。佩服之余,感到无比高兴。
最近,勇前把他的诗集《山河万里吟》的稿本发送给我,嘱我写序。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就答应了。全集收诗180首,读完之后,不免感慨万千。
诗有两种,一是“为文造情”,为了显示自己的文采,去制造感情,这种诗,就是无病呻吟,刘勰以为“繁彩寡情,味之必厌”;一是“为情造文”,即为了抒发内心的真感受而去写诗。写诗是一种感情的冲动,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又说“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于诗”,所以诗是激情喷发不能自已的结果。李贽说,“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栗”。其中的诗,都是勇前退休以后整理的作品。退出政坛,反思以往,于是有感,不吐不快,于是有诗。整个集子,都是“政心退尽文心生”(《退休吟》之二)的产物。
宣纸绵绵盖地宽,学书作画养天年。
倾将腹内千重彩,写尽世间万象篇。
这首咏物诗,就是对这本集子内容的最好概括。没有“腹内千重彩”,就没有笔下锦绣篇。试看《乡愁》,从家乡的山岗、河床、砖房、学堂、坟场,勾起了童年的回忆。树梢鸟蛋、草垛迷藏、学校铜铃以及泪拜爹娘,一幅幅清新画面,表现了浓浓的乡愁,不是真情实感,写不出如此纯真的好诗。
其中绝大部分是写景诗。写景是为了抒情,《文心雕龙》要求写景必须做到“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就是说对景物的描写,一方面要切合外物,另一方面,也要寄托诗人的真情实感。从来写诗,需要做到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如果情不足,或情不真,则景也不成其为景,诗也不成其为诗。在《山河万里吟》中,写景诗大都能做到情景交融、景缘神会。《母亲河》表达了诗人“莫愁滩险无平路,勇借风高立浪头”的精神;《山祭》则是对生态破坏的担忧;《水打桥驻点》是对农村改革的称赞;《八达岭眺望》表达了炎黄子孙的无比自豪;《歌乐山》是对革命烈士的深切缅怀;《到延安》是“心依黄土恋摇篮”的深情;《东瀛话樱》则是对日本忘恩负义的批判。而整本诗集,则是对伟大祖国河山的歌颂,是对世界风光的赞美。这些诗有山水相遭,自然成文;泉石相激,自然成响之妙。
《山河万里吟》在艺术上也有较高的造诣。我曾评价勇前的为人是农民本色,有诗人气质。这种情形也表现在诗的语言上。全集语言通而不俗,平而不淡,朴实无华却又珠圆玉润,把农民本色和诗人气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看《狗不理遐想》:
津津有味花包子,串串乡愁苦菜粑。
想想儿时饥饿事,餐餐红薯伴南瓜。
苦涩的记忆,鲜明的对比,浓烈的乡愁,无限的感慨,尽在这质朴的俚语之中。而集中五首《乡愁》几乎全都是农民说的大白话,却又宛转悠扬,大有刘禹锡《竹枝词》的雅趣。孔子云“辞达而已矣”,李东阳说“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我认为勇前的诗已步入这个境地。当然,达与雅是相辅相成的。集中的雅,主要表现在炼句与炼字上。例如“煮沸资江三碗水,泡开梅岭一枝花” (《梅山茶韵》),“千重山水千重画,一路铜铃一路歌” (《重走茶马古道》),“秋草夏花织锦绣,春冰冬雪绘银图” (《青海湖》),“情歌撩动长堤柳,日影移来武圣岩” (《扶夷江》),这些精美的诗句,既是反复锤炼的结果,也显示诗人不凡的功力。
诗必须是精炼的,故需要概括力;诗必须是形象的,故需要生动性。勇前的诗,在这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如《瞻仰鲁迅故居》,全诗五言八句,让鲁迅的出身、创作、思想和个性得到了宏观式的高度概括,又有“三余知句味,百草听蝉鸣”的微观式的生动细节,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看他的《牧歌》:
晨曦初露雾生溪,牛步徐行草蔓堤。
洲上白杨山雀舞,滩头碧水野鸭啼。
铜铃摇荡风来北,牧笛悠扬日落西。
贪犊不知明月晚,肚皮撑破戴星归。
这首诗,写童年的放牧生活,情景生动,情趣盎然。诗人通过牛犊徐步、山雀歌舞、铜铃叮当、牧笛悠扬等等细节,把读者带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农村野趣图中,像“贪犊”恋草一样,久久不想离去。
最后,《山河万里吟》在编排上也有特色。全集分为四大部分。先写故乡山水,表达了对生我养我之地的那种魂牵梦绕的乡愁;接着写祖国山河,全国每个省(市),全省每个市(州)都有诗。其中大故乡湖南特别是诗人工作过的娄底、邵阳着墨最多。再是写异国风情,最后的偶感杂咏,则作为全集的附录。阅读全书,像在翻阅一幅壮丽画卷,也像在跟随诗人,移步换形,走遍潇湘赤县、四海五洲。加上每首诗的前面,都配有精美的彩照,使读者增添了阅读的兴味;而诗后的注释,又丰富了读者的知识。
此书的出版,是湖南诗坛的盛事,也为广大诗词爱好者提供了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更为人们认识祖国、爱我河山提供了生动读本。我们应当感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