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玲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
网络即时通讯,因即时、便利,迎合了时代快节奏的需要,成为人们日常沟通和工作的主要交流工具。表面上,网络即时通讯节约了交际双方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模糊双方身份,缩小了地位差。但网络交流的这种优势并不总被保持。反之,一些情况下,正是出于上述优势,人们在网络交流中反而不经意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语用失误,而在微信等网络即时通讯平台上被广泛使用的“在吗”则是最常见的网络语境下潜在的语用失误之一。
语用学按交际目的将交际划分为互动性交际和信息性交际。前者目的为社交需求,后者目的在于提供或交换新信息。通常,人们使用“在吗”并非仅仅为了互动,更重要的是背后蕴含的“有事相求”的信息。可以说,“在吗”提示了或暗示了信息但未提供信息,正是它的这一特性使其具有语用失误的可能。本文将在语言学相关理论指导下,结合时代特征及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在吗”潜在的语用失误和原因。
“在吗”这一语用的普遍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本节先用语用学理论论证“在吗”属于言语行为中的间接言语行为,再用间接言语行为中解释力最强的“面子理论”解释“在吗”语用的合理存在。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由美国哲学家Searle在言语行为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是考察间接言语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与含义的推理的一般性理论。按照Searle(1975b:60),一句话是否有间接用意与相应的切适性条件有关。“在吗”的字面语旨是“提问”,但却部分违反了“提问”这一切适性条件中的准备、真诚性和基本条件,反而符合“请求”的语旨,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因此,“在吗”是间接言语。
Searle指出,人们使用间接言语行为表达指令式的“主要动机是体现礼貌性”(Searle,1975b:74)。面子理论(Face Theory)是当今最富影响力的礼貌性理论。按照面子理论的主要倡导者B r o w n和Levinson,其核心概念“面子”(face)即“每个人都要争取的自我的公共形象”(Brown & Levinson,1987:61),分为“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分别指希望获得他人的赞同和不希望被他人控制(Brown& Levinson,1987:101-103)。面子理论将间接言语行为的使用解释为涉及礼貌性的一种策略。他们认为,每一次谈话交际双方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都会受到威胁,因此面子威胁行为在交际中无法避免,而礼貌的会话功能就在于保护面子,削弱面子被威胁的程度。因此他们提出了五种“补救策略”,具体是:(1)直接公开向受话人提出建议、请求等;(2)用积极礼貌补偿公开面子威胁行为;(3)用消极礼貌补偿公开面子威胁行为;(4)非公开实行面子威胁行为,即使用间接或委婉语言以消除受话人潜在的强加之感;(5)不实行面子威胁行为。
其中,积极礼貌策略指说话人通过强调语听话人的共同性而减少言语行为的面子威胁程度;消极礼貌策略指说话人在言语行为方面尊重听话人行为的权利和自由,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而人们使用“在吗”的普遍用意即认为“在吗”具有一定缓冲作用。认为贸然请求他人帮助是对他人的冒犯与打扰,“在吗”能够缓和这种冒犯感,通过“在吗”能较温和地暗示说话人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借助听话人的帮助,而非直接指出所需求帮忙的内容,等于给听话人一个可能要花费资源提供帮助的心理预备,是提出求助意愿和表明求助内容间的缓冲,是出于礼貌的交际举止,是对对方消极面子的维护。预示信息但不直接提供信息,是加强了交际双方的共同性,且是一种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表现。
尽管“在吗”存在的合理性能找到语用学上的解释,但从合作原则、语用预设、面子威胁的语用学角度,“在吗”的使用更多地违反了语用学中达成成功交际的条件。并且,从交际媒介和交际的社会背景看,“在吗”也可能导致交际失败。
“量的准则”是Grice合作原则中的次则之一,其中规定,对话双方所提供的信息应恰好满足对话需要,不多提供,亦不少提供信息。从这一点看,“在吗”的违背首先体现在,“在吗”的本身未给予受话者有效信息,即为何要知道受话者是否在线;其次,受话人也无法提供实质性信息。因为回复本身即代表在线,而不回复则不代表不在线。故“在吗”及其普遍情况下的回答“在”实际上很有可能是无效交际。
语用预设是一种“言外之意”,是话语之外隐含的某种信息,不属于话语的基本内容。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早已知道的常识,或听到话语后总能根据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因此这些信息都会被看作是已交际的一部分无需陈述出来。“在吗”预设听话者已知说话者所求何事或提问语境,但事实上受话人对此一无所知。甚至,单凭一句没有任何后续说明的“在吗”可能得不到本可能得到的回复。因为说话人预设听话人拥有其所需求的资源,但听话人并不知晓所需要动用的资源是多是少,不知道这件事情需要耗时多久能够完成,一旦回复表明愿意帮忙的意向,最后却因工作量大等始料未及的原因而推辞,容易给对方造成“不真诚”和“小气”的不良印象。出于这种原因,听话人很可能选择视而不见,不予回复。事后被问起,则只错在没有及时看到消息而不是避免造成可能的不良印象。
同时,一句“在吗”也因未能提供给对方新信息,使双方倾向了一定程度的失衡。在这一意义上,“在吗”并未起到实质性的缓冲作用,反而是对受话人消极面子的威胁。
说话者找听话者,前者是求助方,后者是被求助方,通常情况下,被求助方占主动地位,而求助方则占被动地位。但本该处于主动地位的受话者却因为没有被先告知实质性的信息而转为被动,而说话者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握有主动权的一方:因为在第一个话轮中,说话人没有提供新信息,因而听话人的回答也无法给予新信息,因此一轮话轮结束后,话语发话权仍然在说话人一方。通常下,说话人可以通过控制话轮的发起来一定程度上控制信息的流量,掌握交际的方式与节奏。这种地位的转换势必带来听话者心理上某种程度的反感,阻碍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对消极面子的威胁,而不是人们默认的对面子威胁的减轻。
“在吗”还可能导致交际失败的原因是,如果对方正处于忙碌状态,或同时接收好几个消息时,有两种信息最有可能得到及时答复:重要的和紧急的。而一句“在吗”既不重要也不紧急,也不能让听话者短时间内决定是否能给予有效帮助,并且想要明确帮助的内容,还需通过好几轮话轮,不如把时间让给其他更需要优先回复的信息。当处理完优先处理的信息后,一句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在吗”很容易被对方抛诸脑后,成为一场失败的交际活动,没有达到原本目的。
“在吗”使用的本意是减少对对方的冒犯,因而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礼貌策略。但一方面,实际交际中,越来越多的受话人希望说话者能直接提供求助的信息,而非孤零零先用“在吗”进行提示,开门见山对他们来说是更有效率的交流方式,这也符合快节奏的时代需求。另一方面,“在吗”的使用是对合作原则、语用预设的共同性的违反,是对面子的威胁,反而不利于交际的进行。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应针对不同受话人的偏好选择不同的请求方式;同时,在使用即时交流工具表达请求时,也应培养一定的语用学意识,少用些“在吗”,多一些开门见山,把握好提示信息与提供信息的平衡。
[1]Brown P, Levinson S C.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Searle J. Indirect speech acts [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5b.
[3]廖迅乔.对礼貌原则的再思考[J].外国语言文学,2005,22(3):151-156.
[4]赵梦媛.间接言语行为的博弈论语用学分析[D].浙江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