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剑之仁篇
纪连海
西岳的华山,是坐落在我国陕西省境内的名山之一,在名满天下、誉满天下的五岳中,以海拔最高、地势最险而闻名。
在中国,剑是自商代就非常流行的古代兵器之一,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华山与剑,本来是完全不相干的两种事物,但自从那个被人称为金庸,而实际上名字叫做查良镛的人写下了被称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中长篇小说中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之后,这世界上,就出现了“华山论剑”,汉语里又多了一个新的成语。
第一次华山论剑,黄药师(东邪)、欧阳锋(西毒)、段智兴(南帝)、洪七公(北丐)、王重阳(中神通)五人在华山顶上斗了七天七夜,最终王重阳击败四人获胜。
第二次华山论剑,王重阳已逝,少年郭靖刚过二十岁,接黄药师、洪七公三百招不败。黄药师、洪七公便默认郭靖天下第一。欧阳锋虽然武功卓绝,黄药师、洪七公都难以胜他。可他因为练了假的九阴真经,全身筋脉逆转。黄蓉伶牙俐齿,最后将欧阳锋给说疯了。至于南帝段智兴因为出家,法号一灯,早已看破名利,故没有参与这次论剑。众人重订“五绝”为:“东邪(黄药师)西狂(杨过)南僧(一灯)北侠(郭靖)中顽童(周伯通)。”自那而后,这世界上便真的有了“华山论剑”,先是各种媒体把在华山附近举办的各种研讨会均称为“华山论剑”,再后来,就出现了一种名为“华山论剑”的西凤酒。
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世间诸多凡夫俗子,为什么偏偏都喜欢上了“华山论剑”一词呢?答案并不复杂。
先来说说华山之高。在中国的五岳中,华山的海拔最高,高达2154.9米。与之并称的是,位于山东省的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的南岳衡山海拔1290米,位于山西省的北岳恒山海拔2016米,位于河南省的中岳嵩山海拔1492米。我们由此可以看出,华山的那“坐览众山小”的气定神闲的态势,让自古以来就喜欢登高望远的中国人无比羡慕。
再来说说华山之险。由于华山太险,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临。历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庙中举行大典。直到唐朝,随着道教兴盛,道徒开始居山建观,逐渐在北坡沿溪谷而上开凿了一条险道,形成了“自古华山一条路”。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正因为如此,多少年以来,华山吸引了无数勇敢者,换句话说,攀登华山,那是勇敢者的游戏。
华山如此之高,华山如此之险,都会让自古至今的所有的人感觉到。攀登华山,已经是勇敢者的游戏了——这里,我们暂且不论这些勇敢者攀登华山的最终结果到底是成功抑或是失败,他们都已经是让我们这些俗人“羡慕嫉妒恨”的大英雄了。更何况,在金庸的笔下,这些攀登华山成功的大英雄们,居然在刚刚攀登上去之后,就能立即在雄险绝伦的华山山顶展开战斗。和他们相比,真觉得自己这一辈子算是白来了。当然,华山论剑,还有另外的一层含义。
与剑客分不开的,是侠客。侠客,是中国人对那些能急人之困、出言必信、除强扶弱的豪侠之士的尊称。司马迁在他的《史记·游侠列传》里面讲到“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唐朝元稹在他的《侠客行》里面说到“侠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就连唐朝大诗人李白都在他的诗里说:“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我们的问题在于:这些不怕死的侠客手中所持的兵器是什么呢?清朝许秋垞在他的《闻见异词·侠客》里面告诉我们说:“有一侠客,神剑术。”在人们的心中,侠客们不隶属于任何阶级的任何部门,他们身手不凡,来去无踪,却从来没有企图用武力控制或者协助控制当时的社会。侠客遵循的不是儒学思想中的“忠”,而是“仁”,这种差别单是从三者所用的武器上便可略窥一二:骑士用长矛,攻击半径大,将自己包围在一个大圆中,以自我为中心;武士用大刀,刃锋利无比,刀身刚硬不可摧,一刀杀一人,刀一出鞘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侠客用剑,刚中带柔,舞时游刃有余,往往点到即止,处处留三分余地。正是这种特性使得侠客不可能在中华的正史上大放异彩,只在人们目光不可及的地方轻轻拔剑,悄悄改变着历史的走向。
就这样,剑——“百兵之君”、侠——“以功见言信”、华山——“奇险天下第一山”,有机的融合为一体,便拥有一个千古传唱的名字:华山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