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程
摘 要: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时代原因,在20世纪上半叶东北地区的油画艺术主要是受到日本的影响,而风格上主要是受到黑田清辉、藤岛武二“学院派-印象派”风格的熏陶。归国后,在现实主义油画艺术高度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以乌叔养为代表的东北油画艺术家一方面锤炼艺术本体语言;一方面却探索着与本民族文化有关的写意性油画,这在当时的画坛是一次别开生面的探究,是东北写意性油画历史性的发展,开启了东北油画艺术的新征程。
关键词:20世纪;留日油画家;东北地区;万今声;乌叔养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是日本侵略中华的开端。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1932年3月,东北进入伪满洲统治时期。面对着外来侵略,东北地区有识青年迈向国外,寻求救国救亡的道路。与其它地区留学法国与美国的艺术工作者不同,该地区的艺术工作者主要是前往日本留学。原因是:一、1868年,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迈向了西化之路,并迅速强大起来。在艺术方面,留学法国的黑田清辉(Kuroda Seiki,1866—1924)、藤岛武二(Fujishima Takeji,1867—1943),他们对日本油画界影响巨大,开创了一代新风。黑田清辉于1884年留学法国,受法国学院派及印象派风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又融合了日本本民族艺术特色创立了日本“外光派”。他曾与同道于1896年创立“白马会”,1922年任东京帝国美术学院院长。藤岛武二,曾先后留学于法国与意大利。他的画风也受到了印象派的影响强调对光感的表现,同时他的画风结合了日本本民族特色。可以说日本在学习西方艺术方面成果显著,中国有大量的艺术家留学该国。二、东北地区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并且日本在文化上也与中国较为接近。在语言方面,伪政府统领下的学校内部有日语教授,所以留学日本相较于留学欧美要轻松。三、东北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与日本较为接近。综合诸多原因,留学日本是东北艺术工作者的不二选择。
当时曾留学日本的东北油画家有刘荣夫(1909—1999)、万今声(1912—1993)、李寿如(1914—1990)、王盛烈(1923—2003)、乌叔养(1903—1966)(50年代来到东北)、吕馥慧(1922—2011)等。留学日本的东北油画家们在日本主要接受的是“学院派-印象派”风格,他们通过油画造型训练及色彩训练,纯化了油画艺术语言,留学归国后,他们一边从事艺术教育一边从事艺术创作,在苏联马克西莫夫未来到中国之前,留学日本的这群油画艺术家开创了东北油画的新篇章。
归国后,他们将在日本所学的油画技巧与中国政治、文化背景相结合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气质的作品,例如万今声的《中朝会师》《攀登在祖国山岭上》《山沟有了水电站》,王盛烈的《阅读》,乌叔养的《甲午海战》等。在油画教育方面,这群艺术家们也以时代使命为己任,为新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艺术家,例如1952年毕业的袁耀锷、许荣初,1956年毕业的孙文超,1957年毕业的徐加昌,1961年毕业的刘力、佟安生,1962年毕业的宋惠民、赵大均,1964年毕业的广廷渤、周玉伟、祝福新、李泽浩、姚殿科、宋安生。
在留日的这群画家中,对东北地区油画创作与教育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万今声与乌叔养。万今声(1912—1993),辽宁本溪人。1935年考入吉林师范大学美术科,1942年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上野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两年后归国,并先后任教于吉林師范大学、东北鲁迅文艺学院、东北美专、鲁迅美术学院。万今声的艺术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对色彩的捕捉,二是肩负起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前者是受日本油画艺术的影响,后者则是时代所趋。万今声十分重视油画色彩的表现,曾发表过《油画的色彩》一文,针对写生时万今声提出:“画时应该为客观对象的色彩所吸引,所激动,充满感情地,以忘我的天真态度去捕捉自己的感受印象;临时想象色彩学是来不及的……色彩感受第一印象最为鲜明,最能概括地把握总的情调。”并且他还引用法国印象主义画家莫奈的话来证明对油画色彩的捕捉需要感觉与印象。“莫奈说过:‘我希望自己生来是个盲人,然后突然将视觉还给我,这样,我就能观察到自然的原来面貌。”万今声的油画艺术不仅追求对色彩的瞬间感受,更是强调色彩与造型的结合,这正是黑田清辉与藤岛武二的油画艺术的特色。例如黑田清辉的代表作《舞姬》,作品中色彩笔触纵横,每一笔中都包含着不同的色彩,这种表现形式正是对外在光线的捕捉。万今声的作品亦是如此,其代表作《中朝会师》中即可窥视出。作品的背景笔触与色彩正是对雪后阳光照射下色彩的捕捉。从日本万今声不仅学习了色彩技巧,更是夯实了造型能力。正是由于其对造型基本功的重视[1],使得归国后的万今声才能投入到艺术为人民服务的追求中去。万今声并不是一位为艺术而艺术的油画家、油画教育家,而是通过夯实艺术基础而去肩负起艺术家应该承担的时代责任。“我们的习作训练,不是为色彩而色彩,也不是为派别而派别,而是为了反映祖国的伟大现实……为此必须为自己准备足够的色彩表现手段,这样的精神准备和学习目的,对色彩写生的实践非常重要。”所以说万今声是一位将从日本学习基础技法与时代命脉相结合的,具有历史使命的油画艺术家,而这一切也正是来源于历史的潮流,同时也与他工作于鲁迅美术学院[2]这所具有红色血液的学校有关。
与出生于东北的万今声不同,乌叔养(1903—1966)原籍为浙江镇海县。1919年,乌叔养考入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初级师范科,一年后毕业,毕业后又进入该校西画系学习,并于1922年毕业。1933年,乌叔养留学日本,进入日本东京帝国美术大学学习油画,1936年回国。回国后的乌叔养曾先后任教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重庆璧山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乌叔养是解放后来到东北执教的油画家。留学日本的乌叔养具有深厚的造型能力与色彩感,其豪放而抒情的笔触,变化丰富的色彩与光线表达,具有典型的日本油画风格特征。但是乌叔养的成就并不在于此,来到东北后的乌叔养将日本所学习的油画技巧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希望研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艺术。
解放后,中国油画艺术成为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但是从日本留学归来的乌叔养一直崇尚着艺术理想。他的学生说道:“他争取一切可能的时间和机会把所谓‘教师进修‘习作(在那个时代,没有直接政治内容的油画不被视为创作——幸亏在美术学院留有这块艺术自留地)提升到这么一种赋有高度审美意蕴、感情饱满、艺术精美、个人风采突出的中国油画艺术精品的崇高地位。”“他认为西方画理有它历史的渊源,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特殊的社会结构,铸造了西方模式的绘画观,而在中国,自然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画论,尽得神髓,别创新格。”正是由于乌叔养对中国文化的重视,使得他自己逐步由学习日本的艺术风格转向油画中国化的探索,他的学生谈到:“从那时起,我们也开始研究中国画。”图1是乌叔养于1962年创作的油画作品《千山祖越寺》,该作品将中国传统写意山水的构图以及皴擦与日本式印象派的光色相结合,希望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山水意境的油画作品,虽然结合得较为生硬,但是在政治氛围如此凝重的文革时期,却迈出了写意油画探索的步伐,这对东北写意油画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当时“苏式”油画统领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地区留学日本的油画家们利用日本打下的艺术基础,将中国时代精神以及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相结合,开拓了东北油画的新局面。尤其是乌叔养,他将“日式”油画与中国传统写意艺术相结合,开拓了东北写意油画的新空间。在20世纪上半叶,大家追求着现实主义题材及表现手法,而乌叔养的艺术探索无疑是一次具有历史价值的艺术追求,值得我们重视!
注釋:
[1]他曾发表过《素描问题八讲》《高标准 严要求 漫谈素描基础训练中的“严”与“放”》正是他对基础技巧的重视,才使得他的作品、使得他在现实主义表现题材中有突出表现。
[2]鲁迅美术学院前身为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延安鲁艺创立于1938年4月10日,创立之时正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一个民族的解放不仅需要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解放还包括文化事业的解放,所以培养艺术工作者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再者,为了宣传革命事业,文艺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所以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明确指出了:艺术——戏剧、音乐、美术等是宣传鼓舞群众有力的武器。由于鲁艺是由政治家创办的艺术学院,所以鲁艺在教育方针方面与党中央思想严格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万今声.油画的色彩[J].美苑,1983,(01):5-9.
[2]袁耀锷.怀念乌叔养老师[J].美苑,2002,(03):43-46.
[3]祝福新.忆我的导师——乌叔养[J].美苑,199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