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
所谓“师气”就是“老师气”。
那样的道统威严,那样的刻板程式,那样的单调乏味。课堂上的“师气”让孩子窒息,完全被笼罩其中,犹如提线木偶,复活僵尸。“师气”在老师和孩子之间树起一层厚厚的“隔”。于是,课堂中师生看似在互动,看似在交流,看似在推进,看似在获得……实际上都是假象。分散在空间中的“师气”让师生各说各话,沉浸在各自世界里,学习没有发生。“师气”重的老师喜欢端着架子,踱着步子,装着样子,给人以生冷,无法接近,让人生畏惧之感;“师气”重的课堂,冷冰冰,硬邦邦,怯生生。
课堂应有何种“气场”?答案不言而喻——“生气”。
“生气”就是孩子之气。孩子在课堂应如鱼儿在水中,纯净、天然、率真、活泼。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自然。童年的自信、童心的自足、童趣的自满、儿童性情的自由生长,都应该在课堂中得到舒展。
许多课堂“师气”那么重。以至于开始担心——课后孩子会不会中邪?例如,他们会不会误以为学习就是这样的?语文就是这样的?教師就是这样的?
“师气”要去除,先想明白“师气”怎么来。我身上很重的“师气”正在去除,所以我能反思“师气”来源的四个途径:继承道统,意在我执,取舍迷茫,个性使然。
先从个性说起吧。有的老师比较强势,所谓“气场强大”。他们的“师气”属于与生俱来,甩不掉。这类型的老师需要转化,将“气场”转化为“磁场”。有的老师天性温和,平易近人,看上去不易产生“师气”,但如果演变成柔弱无力,随波逐流,视若无睹的“暮气”,也会让课堂阴郁如暗夜来临,让生龙活虎的孩子瘫软无情。个性不同,为了孩童都需要反思。教学,就是促进个体转变的动力。当然,如果你的“师气”重到非要“僵持”不变的地步,谁都毫无办法。
如何去除“师气”呢?想起师父曾教给我简单而有效的好方法——忘记。锁定目标,相忘于课堂。当老师进入课堂时,眼里只有孩子:孩子的成长、孩子的言语、孩子的点滴感受,就是教师眼中的目标。有了孩子就很容易忘记自己想要的,甚至可以忘掉教学设计的环节,将更大的空间,更开放的话题,更活跃的思维乐趣,完全与孩子共享。一堂课让师生共游,相忘于江湖。锁定目标也有诀窍——随心所欲不逾矩。所谓“矩”,就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这一学段的基本要求,就是规范的言语表达,就是师生之间应有的课堂伦理。师父让我在备课时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这一学段目标的内容打印粘贴于课文页面,每一步的设计、实施,都要对照,检查是否超越目标,是否有达成目标。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走进课堂的一刻,能做到“相忘”,那是“果”,结果的“因”是什么呢?我觉得有两点,这是去除“师气”的良药。有“师气”就是“装”,是“端”,但如果不下猛药,只告诉你“不装”、“不端”,是断不了根的,而且更“假”。所以只有持续“温补”,逐步“还魂”。第一,融入儿童的世界。不想有“师气”就要多沾染“生气”,多与孩子在一起,只拣儿童多处行。一个不亲近孩子的老师是无法成为受孩子喜爱的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里的“然”指的是孩子的样子,包括他的语言面貌、思维层次、情绪反应、学习方式等,找准起点,踩到最近发展区,就会融入孩子阵营。这样,也就把原先的“气场”化为吸引人的“磁场”了,因为孩子讲究的是“在一起”,需要的是“同一国”的伙伴。还有一种方法,通过阅读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来“消气”。读儿童文学作品,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读儿童研究理论书,知道儿童的心理、学习的基本特征,把握儿童发展规律。读者读者,心中就装进一个孩子了,自己也就慢慢变成孩子。不要以为是变得幼稚,“复归婴儿”是最高境界。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甚至多面。当一个老师展露出来的是骨子里透出的端庄、正派、传统、规矩的形象时,也构成教育力。“偶像”之“偶”,取义“木偶”,就是既定的、不变的、经典的形象。能成为“偶像”的,孩子也能在模仿中发生器质性变化。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的发展轨迹不同。“师气”存在,必然有其空间,有其道理。只是当我们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偶像”时,别沾染“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