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娟
人物名片
李国富,民进会员,70后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书画公益(校园)行”活动发起人。现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创新战略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立人书院执行院长。曾出版《撞响生命的钟》、《三叶草》、《文学之旅》、《献给岁月》、《老家的村庄》等个人作品集。
记者:从百度上搜索您的名字,知道您不仅诗写得极美,还坚持十余年在做“中国诗书画公益(校园)行”,活动的具体情况可否介绍一下?
李国富:谈起诗歌,去年“中国诗书画公益行”十周年的时候,我还专门写了一首小诗:
中国诗书画公益行十年喜赋
十年行旅乐无涯,画意诗情织彩霞。
公益扶贫无懈怠,弘扬国粹人人夸。
“中国诗书画公益(校园)行”活动由我策划并发起,联合了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华诗词学会书画委员会、人民东方出版社、中国水浒学会、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诗人俱乐部、四川民族出版社、《诗潮》杂志社、《名师讲作文》编辑部等全国多家诗、书、画学术机构及媒体单位开展的一项大型系列公益文化工程,是一个以中国的文学、书法、美术艺术推广和研习为主题的活动品牌。
在活动当中,都隐含了一个主题词——“中国”。通过“中国诗书画”这个载体,引导中国的孩子们,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国文化的故事。潜移默化地打牢他们的精神底色,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使他们在文明礼仪的养成上,美德榜样的引领中,健康成长。
记者:发起这个公益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李国富:十年前我经常去全国的中小学校,看到孩子们手中的大多是课本、习题集、作文选等,阅读面相对狭窄。就想发起一种活动,让孩子们在最好的学习时间里,得到中国优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诗书画公益(校园)行”以弘扬国粹、传承诗书画艺术、推动公益文化发展为宗旨,坚持尊重艺术规律,致力以培养校园作家、诗人、书法家、画家为己任,为推动诗书画艺术进校园提供一个良好的艺术交流展示平台。
“中国诗书画公益(校园)行”还想让青少年懂得,生命意义不在于我们能够得到什么,而是我们能给予什么?我们想从人生中获得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对于我们的期待。
记者:活动目前惠及了多少地方?都得到什么样的反馈?
李国富:活动自2006年2月26日在江苏启动以来,曾先后走进贵州、江西、山东、安徽、海南、浙江等十多个省的百余所学校,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所到过的学校孩子们的素质得到提升、视野得到拓展、知识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最重要的是通过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孩子们提升了自己的学养,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力军。
活动曾五次走进周恩来红军小学,其教育集团办公室主任咸高军评价说:“作家、诗人、书画家和教师、同学面对面的交流,他们始终保持公益精神和奉献品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社会责任转化为责任认知,内化为强大的情感认同,最终外化为负责任的行动,让自我张扬的年代依旧暖意融融。”湖南城市学院艺术学院院长龙湘平评价说:“‘中国诗书画(校园)行活动是加强培养健全优秀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满足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多元的、高质量的课程资源。”
记者:作为一位诗人去推行一项公益活动想想都不会太容易。活动中是否遇到过困难?目前最大的阻力是什么?
李国富:当下,应该说做公益活动人们的参与度还是很高的,但长期坚持下去做一件公益活动对发起人而言并不容易。我们坚持了11年,诗人做公益,有困难,但也有更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正是因为我诗人的身份,结交面比较广泛,因此支持的朋友非常多。也正是因为这么多朋友在精神上、经济上,乃至舆论宣传上,都给予慷慨相助,才使得“中国诗书画公益行”活动这么多年来,不间断地持续发展,平均每年可以走到全国各地十几所学校。
如果说遇到的困难或者说最大的阻力,应该是目前团队的所有人员都是兼职的,今后需要向专业化的公益组织发展,招聘一批既有专业操作能力更有公益事业心的年轻人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
记者:各级民进组织以及各地会员都给过您什么支持?
李国富:作为民进一员,无论走到哪里,首先想到的是组织。十多年来,从民进中央至各级地方组织还有会员朋友都给予这项活动很多关爱。比如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胡军、妇女儿童委员会佟新,民进北京市丰台区委会副主委杨中春,还有秦皇岛民进会员任善智先生、顾国锋先生、姚占来先生……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给予这项活动莫大的支持。
比如杨中春先生11年来多次赞助这项活动,并在北京市海淀区林萃路上无偿提供了一套四合院作为书院的工作场所,给全国来京的书画家提供了极大便利,还在北京的丰台区园博园里提供了3000多平方米寓所作为“中国诗书画公益(校园)行”北京创作基地。还比如顾国锋先生,今年为第二期李耀林中国画高级研究班的十位学员提供了大力支持。
记者:您带着活动走进金沙那一次让人印象深刻,可否详细回忆一下?
李国富:2016年12月25日,我与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学者浦玉生,书法家常逢生、陈瑞秀等一行到金沙县举行“中国诗书画公益(校园)行”走进金沙捐赠仪式,并举办了《水浒》诗词书法公益展览、《四大名著与中国传统文化》讲座、书画名家面对面等系列活动。
在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关心下,輝山乳业集团向金沙县捐赠奶粉1000箱,我还邀请了杨中春先生、刘中南先生、刘欧闻先生等爱心人士向金沙县教育局捐赠《湖海散人——罗贯中》,向金沙县213所学校捐赠《名师讲作文》,并向金沙县长坝镇黄泥小学捐赠电脑和衣服,价值合计近百万元,书画家还向金沙县赠送了书画作品。
记者:得知您不仅是这项活动的发起者,还身体力行地为孩子开讲座、写文章,手把手教孩子写作文。作为一位诗人,您想给孩子们传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或者体验?
李国富:曾经做过初中语文教师的我,对作文教学并不陌生,我还曾在2007年出版了《写作文比吃饭还简单》一书,作文教学最大的痛点是学生害怕写作文,老师不知道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让孩子们知道用我手写我心,真实表达他们的生活点滴、内心世界的情感。
孔夫子曾经谈过诗的作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诗是生活方式也是获取知识的方式,是人们的沟通途径也是表达情感态度的方式……
我一直认为诗可以创造出一个与经验世界截然不同的意义世界。获得自己的意义世界就是最好的情感体验和人生阅历。
读诗有对内对外两种好处,对外,我们可以观事、待人、接物、处世;对内,则可以立德、启智、健心。教孩子写诗既是教给孩子观事、待人、接物、处世的外在态度,又是授予孩子立德、启智、健心的内在精神。总之,读诗、写诗可以让人获得诗性。
记者:您对“中国诗书画公益(校园)行”活动今后的发展还有哪些愿景,可否描绘一下?
李国富:最近几年,“中国诗书画公益行”每年都在团中央北戴河培训基地开办亲子教育、少年作家、少年书画家特训营,让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和家长一起接受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培训。今年还推出了“人民书画家培养工程”,组织一线的书法、美术老师,通过导师式的培训学习,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书画教育事业。这几项活动希望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对于“中国诗书画公益行”的未来,近期来讲,更多地希望它能够向更专业、更现代化的公益团队模式去转变。长远来讲,希望“中国诗书画公益行”能够变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公益品牌,为社会各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公益心,提供一个更加专业、操作性更强的平台,并在这方面做更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