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萝
从我记事起,“苏北”就是落后的代名词。这里贫穷,落后,跟不上时代。
“在哪块打工啊?”问的人一脸期待,还带着点说不清是羡慕还是嫉妒的复杂心情。
“在南边,上海。”答的人昂首挺胸,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他已经抹去了苏北人的身份,发自内心地喜欢并接受自己新上海人的身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或者地道的上海话,除了自己没人知道他根在何处。尽管打工的日子其实也很难。
上海,南京,苏锡常,这几个主要城市就是村里人口中的“南边”,“江南”,也是“苏南”。我们生活的这个农村,则是苏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村里的年轻人开始陆续离开祖辈生活的地方,去到苏南地区奋斗打拼。改革开放初期,机会遍地都是,捡垃圾都能发家致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过。
谁谁谁家在哪做什么生意,谁谁谁家户口迁走了,谁谁谁家在哪里做得风生水起……
经过自然选择的村庄,只剩下老的老,小的小。在外打工的人家就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很多人把家安到了南京上海这些工作的地方,成为新一代南京人、上海人。他们有意无意地学习当地的口音方言,努力回避老家的“土话”,努力地由里而外摆脱苏北农村的土气。
打拼得不错的人家买了房,买了车。街心里那条坑坑洼洼的路上,每到逢年过节,小汽车就会一个接一个颠颠簸簸地开过去,司机摇下车窗,一路和老邻居们热情地打招呼。然后在两边街坊们的注目礼中扬长而去。开车回家成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它告诉人们:看吧,我主人混得不错,都买上车了。似乎这样就算是衣锦还乡了。
大城市便利舒适的生活,让从农村走出来的这些人感受到世界的广阔。很多人不愿回到农村那个狭小的世界,不想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江南大城市的熱闹与繁华,吸引着苏北一代代年轻人的注意,让他们在成年后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乡投入城市的怀抱。万余人的小村庄,交通异常便捷,村东村西就有通往苏南各地区的大巴车,每天都发车来回。村里的孩子在高考填志愿时,基本都是选择苏南的大学。有人考上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就会成为下一届学生的榜样。没有人再回去。
为什么要回去呢?你看,那村里都没多少人了啊!当年的小学已经关闭了,附近几个村庄的好几所小学已经合并到一起了,方圆十里也只一所学校。初中也合并了,高中则取消了。昔日热闹的街道已经冷清了好些年了。每年都要离开一些老人,曾经壮年的父辈也陆陆续续步入了老年。只有逢年过节时,街上才会重新热闹几天,然后再归于平静。
只是,当充满乡土气息的苏北乡音遇上标准的普通话或是带着江南口音的方言,总是有点怪怪的。然后,热情的聊天总是莫名其妙冷场,结束。
“洋腔屁调的。”来串门的大妈默默地在心里骂道,尴尬地笑笑,转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