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实体经济除了人工成本之外,土地、能源、物流、通讯等其他成本大部分比美国要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领域或多或少存在行政性垄断、缺少竞争、开放准入不足。下一步我们要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重点是在相关领域进一步打破垄断、鼓励竞争,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低成本。
关键词:实体经济;降成本;垄断;供给侧改革;市场化改革;土地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7)06-0001-04
中国经济最近几年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服务业的比重在上升,工业和制造业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你不能认为制造业不重要,制造业仍然是我们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基础存在。但是制造业发展不容易,不赚钱,原因在什么地方呢?前一段时间有一位玻璃大王曹德旺,他通过在美国的投资经历算了一笔账,说中国除了劳动成本比美国低之外,其他的成本,包括土地成本、物流成本、能源成本、通讯成本、融资成本都比美国高。这个方面缺少系统性的数据,我们找了一些数据,感觉这样的判断能不能成立呢,基本是可以成立的。
土地成本。我们看一下中国和美国的比较,中国36个城市平均与美国3个城市大概相差25.47倍、7.43倍、3.24倍(见图1)。
能源成本。从图2可以看到,中国用电价格大约比美国高出1倍左右。
物流成本。通过中美两国的汽油价格比较,中国应该在1万美元左右,美国是6千美元左右。图3显示了中美两国柴油价格比较,大体也是如此。
通讯成本。这个数据来自于中国移动官网和英国移动公司官网,大体算了一下,价格的对比,中国一个单位的通讯流量大概是600左右,英国不到200。
融资成本。图5显示了中国内地、加拿大、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六个国家融资成本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到,中国内地的融资成本最高,英国最低。最近大家在微信上能看到流传的一个帖子,一个真实案例:浙江慈溪江南化纤有限公司,他们把投资项目做了中美之间的比较。土地成本中国是美国的9倍、物流成本2倍、银行借款成本2.4倍、电力天然气成本2倍以上、蒸汽成本1.1倍,中国的人工成本虽低,但是中国的生产率没有美国高,所以中国优势趋弱。折旧成本美国相当于中国的1.7倍,厂房建设成本是中国的4倍,比中国高,其余大部分项目成本比中国是要低的。
这样就提出一个问题,我们除了人工成本之外,其他成本大部分比美国要高,原因在什么地方?原因可能很多,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相关领域或多或少存在行政性垄断、缺少竞争、开放准入不足。
土地领域。政府对城市建设用地独家垄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应该同权同价、同等入市,农民的宅基地也要逐步进入流转,但是几年过去了,至今进展迟缓。
能源领域。我们的石油天然气是“几桶油”垄断。大家不满意,有很多意见,比如前一段时间涨价,晚上24点以后一定会涨的,但是有一段时间又开始降了,我们也降下来,降了几次以后说不能降了,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受不了,为什么你能升不能降呢?如果竞争充分是这样吗?国际的石油公司也是这样吗?
电力领域。我们已经呼吁了很多年,电力企业要竞争上网,目前没有太大的进展,有一些试点,进展不大,搞了一段时间,停下来了。
物流领域。铁路建设这么多年取得很大的成绩,特别是高铁,中国人很自豪,我也经常坐高铁,感觉到我们这么多年建设成就确实令人骄傲。但是你注意,高铁乘务员的脸色和航空公司服务员的脸色是有区别的,他笑一下你会受宠若惊的。为什么呢?和航空公司有什么区别呢?航空公司有好几家,铁路公司就一家,你不坐就别坐。其实过去几年我们也提过方案,比如网运分离、区域公司等,但这几年发展很快,好像改革不重要了,或者还来不及,但是垄断造成的问题不能说不存在。
电信领域。中国移动8亿多用户,是全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其他两家电信公司与它很难对称性竞争。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电信用户,电信资费理应是最低的,但是图4显示我们的价格不低。我到一些国家访问,问了一下,人家都比咱们低。前一段时间我们领导层也很关心,要求把电信资费降下来,有关部门在做工作,电信公司也表示要降资费,但是大家不放心,想着什么时候再拐弯给你升上去,你也没办法。问题是“要他降”,不是“他要降”,如果有竞争的话,一定是他自己要降。
金融领域。中國GDP比重,金融业占GDP比重超过8%,美国不到7%,中国上市公司中银行利润占到整个上市公司利润的一半,最近公布了一个世界500强的数据,中国进入500强的公司,其他行业盈利水平都不如国际上领先的公司,只有一个行业,银行业,我们的盈利水平超过美国。所以大家就提出一个问题,中国银行业真的是素质高、水平高吗?显然不是,原因是这个领域还是没有充分竞争。这段时间强调发展实体经济,有个问题叫“脱实向虚”,它是有依据的,银行业、金融领域能赚钱。从个人和企业角度说,愿意到能赚钱的地方去,不对吗?问题是我们的体制环境有这种条件。
环保领域。这个也是成本的问题。有的企业很赚钱,但是造成了污染,把污染排到外面去了,经济学叫做成本的外部化。比如雾霾,在京津冀地区大家都有切身感受,相当一部分是企业排出来的,这是多大的社会成本,这个成本应该由排放的企业来承担,但是没有承担,或者大部分没有承担。所以,我们整个的环保成本也是很高的。大家会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搞经济建设这么多年,最后把空气搞成这个样子,经济建设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降低实体经济成本”这个事情,我们现在提出来讨论到底有什么意义?现在我们讲中国制造业利润薄、朝外走,确实是我们转型期一个重大的挑战。中国处于转型期要做两件事情:一个是已经有的优势要守住,特别是制造业的优势:再一个我们需要创新,发展新的优势。要守住原有的优势,很重要的一项事情就是怎么降低成本。endprint
刚才讲美国和中国的比较,中国人工成本低一点,其他成本不低。现在问题是我们的人工成本正在往上走,如果其他成本降不下来,如何与美国竞争。人工成本上去了,其他成本降不下来,原有的优势守不住,如果创新又上不去,最后就被夹在中间。这是中国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实际上是要解决一个问题,或者出现一个转变。过去中国有一个重要的优势是劳动力的低成本,下一步我们要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创造另外一种优势,就是我们整个经济体系的低成本。当然,我们的劳动力成本要适当控制,但总体看还是要上升的,关键是要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低成本,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就是经济体制的低交易成本。办法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重点是在相关领域进一步打破垄断、鼓励竞争,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
我今天为什么讲降成本,有些同志说这个降成本是企业层面的事,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以为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大问题。前一段时间讨论降成本,讲的比较多的是减税,我也同意有些税收是需要降低的。但是我们务实地想一想,在目前的情况下,你想大规模的减税,使税收比重降一个比较大的幅度,实际上是很困难的。最切实可行的、最应该做的,比减税更优先的问题应该是降成本,而降成本的核心就是促进供给侧改革。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有个优先排序的问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把和降成本相关的供给侧改革摆在优先位置。
第一是土地制度改革,要认真地再次学习和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的改革。这里面要澄清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有人说改革不能推进太快,推的太快会影响农民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土地只有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它值多少钱,它的价值是多少才能说清楚。如果我们把农民利益是多少都搞不清楚,还要去保护,可能吗?还有一种说法是宅基地这个事不能动,动了以后,有些农民拿到钱后就去喝酒了,最后没房子住,社会就不稳定了。这个说法就让大家担心了,就不敢动了。拿着钱去喝酒的人确实有,问题是有多大比重,我估计100个人里面有一两个,这种人不仅农村有,城市也有,不能因为一两个人的问题让其他那么多人不能动。其实一两个人的问题可以用其他的办法来解决,比如他确实有些不良习惯,可以纠正他,如果他确实能力不行,通过社会保障解决问题。在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时候,要把农村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配套推进。
第二是能源领域改革。石油天然气,通过上海石油交易所等渠道,把国际和国内的市场打通,原油、成品油,国内外市场打通联动,这样国内企业可以参与国际竞争,国外企业也在参与中国国内的竞争。我们国内还有一些地方炼油企业,你也得给他开放市场,过去不允许他干的,现在应该允许他干,特别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可以进入石油天然气上游的勘探领域,允许他搞勘探、搞研发。其实美国页岩气发展,首先是小企业做起来的。中国页岩油气储藏量在世界上是排在前面的,但是为什么这方面的创新没有出在中国呢?
第三是物流领域改革。铁路领域还是要考虑在网运分离、区域竞争等方面进行探索,逐步形成既有利于统一管理又适度竞争的市场格局。在公路收费管理中引入新的机制和技术。物流经营许可和物流设施要实行负面清单制度。
第四是电信领域的改革。中国联通的改革引人注目,大家关心的是,外部的资金进来了,更重要的是治理结构能不能改革,企业体制的效率能不能提升,这是问题的关键。有两种混改,一种是国企让出一部分股份,叫“企业混改”,另一种是“行业混改”,行业放开准入,能不能再有一两家由民营资本为主的基础电信运营商,不仅仅是虚拟电信运营商,而是基础电信运营商,让他们进去冲一冲,这样电信资费就不是你要他降,而是他自己要降,他们抢着要降,为什么?他要扩大市场份额。
第五是金融领域改革。进一步放宽准入,着力发展有助于实体经济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金融机构、业态和工具。同时我们要挤出金融自我循环的泡沫,真正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初心。现在我们讲不忘初心,这个金融的初心是什么呢?就是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监管也是一个重要话题,确实这方面问题很多,但是我想说的是,严管与放宽并不矛盾。进入互联网数字时代后,政府监管呈现一种情况,要么全放宽不管了,要么全管住。这是一种“懒政”,或者叫“懒政监管”,因为这种办法最省事。我们说严管与放宽不矛盾,就是要切实放宽不必要的管制,促进发展,同时能找到关键环节管控风险,把两者结合好,需要很强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技能,要下很大功夫,“懒政监管”是不可能做到的。
第六是環保领域的改革。对河北来讲大家的感受应该更多。首先要明确,通过严格的环保监管,将企业造成的严重污染所引起的环境成本,不是由社会、由人民群众来承担,而是由污染制造者自身承担,这一步是迟早要走的。现在处在产能过剩时期,做这样一个调整,时机也是合适的。去产能的相当大一部分,就是那些不绿色的、黑色的、污染的产能。在这个方面,也要多发挥市场的作用,比如不仅有排放权交易,还要开征碳税、环境税,尽可能用一些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同时要防止某些地方政府的“懒政监管”或“歧视监管”。环保监管中的“一刀切”,也是一种“懒政监管”。监管标准,不能是“规模标准”或“所有制标准”。关企业,不是就关小企业或民营企业,而只能是环保标准。不论哪种类型的企业,符合环保标准的,就应该放行,不符合的,都应该按照规则治理。
环保问题,不要把它仅仅看成是一个减法,不得不付出的成本。环保压力加大后,对环保的投资就要增加。我们要树立一种新的理念,环境保护,更宽一些说,绿色发展,不仅要做减法,更重要的是做加法,还要做乘法,能够形成新的消费动能、创新动能和经济增长的动能,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河北的环保压力比较大,目前重点是在做减法,下一步要把重心放到做加法和乘法上,形成下一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
(根据刘世锦先生在2017年第二届野三坡中国经济论坛上的演讲整理,作者已审定)
责任编辑:许永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