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三十年》导读

2017-11-13 05:1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5期
关键词:同济大学人居联合国

黄 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城镇化三十年》导读

黄 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城镇化三十年》(Urbanization China since 1978)一书是应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执行主任华安•克洛斯(Joan Clos)博士之邀,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课题组完成,也是同济大学与联合国人居署在可持续的城镇化领域密切合作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城镇化进程举世瞩目,其速度和规模,对世界城镇化进程影响巨大,其成就和经验,令发达世界讶异、发展中世界向往。从学术的角度调查、研究和总结这个进程,让世界其他国家分享中国城镇化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尤其对于那些正处于将近四十年前中国城镇化起步时点的国家,这是联合国人居署对本书的定位与期待。在课题确立之初,人居署对研究应关注的内容和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等都提出了基本要求。

正是基于这个缘由,相较于有关中国城镇化的其他较多著述,本书形成了具有区别性的几个特点:

特点之一,是研究立足点的相对疏离。本书的研究成果将成为联合国人居署的一份独立报告,因此,虽然由中国学者完成,却要求研究者具有相对客观和中立的立场,冷静而理性地评价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经历的城市转型。无论从考察时间——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段,还是叙述身份——一个有着国际视野的本土研究者,都(被)要求保持与中国城镇化史实的相对疏离感,这种“回眸”与“凝望”,也就具备了所谓的“跳出自身看自身”的性质。这一点也使得本书的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既近又远”的考察距离优势,无论相对于许多置身于中国城镇化历程之外的非本土研究者来说,或是深陷中国城镇化决策漩涡的直接相关者来说。

特点之二,是研究着眼点的相对汇聚。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城镇化,现象何其纷繁,问题何其复杂,路径何其曲折,政策何其冲突,因此对中国城镇化三十年的机制阐析是一项困难而艰巨的工作。结合人居署对城镇化议题的理解与关注,研究着眼点被有效限定在政策制度层面(政策演变与体制改革)、社会人口层面(农村发展与人口流动)、城市建设管理层面(城市发展管理与政府作为、住房建设)、市场环境层面(非公经济部门发展)。对于这四方面问题的论述是极其节制的,注重“过程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而几乎不曾展开“我们如何看待它们”的讨论。因此,本书的研究成果既做到了内容与内涵丰富,又保持了研究的重点与焦点突出。

特点之三,是研究语境的国际可比性。讨论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必然要在中国政治社会经济的现实语境中展开,但是作为人居署的成果推广,要让外部世界明白,就必须注重研究语境的国际可比性,许多中国特色的制度、政策、行动与概念,要让没有相关认知基础、不知来龙去脉的读者准确理解,有些语汇需要经过适当的转换。比如在城市住房建设部分,采用了“公共住房”的概念,这对应于美国的公共住房和欧洲的社会住房概念,在中国语境下,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与形态,包括福利住房、安居房、经济适用房、保障房,等等。又比如对非公经济部门的发展与作用做专门论述,也是对应于国际语境中对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及其合作以及对中国该领域实践的关注。

《中国城镇化三十年》宏观综述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并从国家宏观政策制度、社会人口变化、城市建设管理、市场经济环境四大方面来具体分析解读,概括总结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独特历史进程,勾勒出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并且也直面中国快速城镇化累积的主要问题,提出未来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全书共分7章,包括:第1章中国城镇化进程概述,第2章体制改革与国家宏观政策,第3章农村发展与人口流动,第4章城市发展管理与政府作为,第5章城市住房建设,第6章非公经济部门发展及其作用,第7章展望未来。第2至第5章均以专题的形式撰写,各章既保持了自身论述的系统性、完整性,缀连成书,又有机地展示出中国城镇化发展背后错综关联的全景格局与内在机制。在章节专题内容的确定以及文本的写作结构上,课题组吸取了人居署的意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以联合国人居署所代表的“外部世界”对中国城镇化发展关注的重点所在。

本书的看点,除了正文之外,两篇序文也非常精彩、精辟,值得细读。序文分别由人居署执行主任、同济大学名誉教授华安•克洛斯博士和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教授撰写。克洛斯博士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他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独特理解与深切期待;吴志强教授则为全书提供了清晰详尽的导读,并提出了他对中国城镇化问题的深刻见解,诚如他所言:“中国城镇化不只属于中国,也是世界城镇化现象的一部分,既为世界贡献经验,也需要从世界吸取经验。”

《中国城镇化三十年》一书的意义在于,它既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城镇化经验的阶段性回顾、反思与总结,也是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点上(城乡人口结构完成了根本性的转换),为中国未来的城镇化提供了指引性理论的淬炼与沉淀。它为世界了解和理解中国的城镇化实践提供了积极的话语,为世界共同分享城镇化经验提供了有效的框架。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到2030年建成包容、安全、韧性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的进程中,中国未来的城镇化可以作出进一步贡献。

此外,作为受联合国人居署委托之作,本书在写作的基本格式、表述方式乃至装帧设计上尽可能体现出人居署报告的特色,堪称一本读者友好型(Audience-friendly)的书。该书的英文版也将在近期由海外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同济大学人居联合国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联合国呼吁提供55亿美元以免3400万人陷入饥荒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联合国提议2015年召开第五届世界妇女大会等5则
朝韩“打到”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