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秋,郑瑞宏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4)
现代学徒制培养煤化工技能人才探索
——以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刘文秋,郑瑞宏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4)
为满足煤化工企(行)业人才的需求,借助企业办学优势,探索煤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分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区别,提出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及现代学徒制培养煤化工人才的优势,针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煤化工专业的现状,探讨企办院校煤化工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途径,提出了开展“五对接、四建立、三完善、二探索、一推进”的技能人才培养实施目标。
现代学徒制;煤化工专业;人才培养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开滦企业办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职业教育底蕴。2002年为满足开滦煤炭转型对人才的需求成立了煤化工专业,本专业的特色是与企业有着深度的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经历了订单式培养、2+1的培养等,但新的招生与就业形势,也给煤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到急企(行)业之所急,想学生与家长之所想,满足企业与企(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我们要建立和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的起步早于学校教育,学徒制一直是人类社会技术传承的重要手段。英国最早实行学徒制,经历了由学徒制到职业学校教育再到新学徒制的发展历程,新学徒制与国家职业资格挂钩,完成“基础现代学徒制”的得国家职业二级资格,完成“高级现代学徒制”获得国家职业三级资格,节约了教育培训成本,提升了劳动力技能素质,受到行业企业欢迎;德国一直坚持把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双元制”支柱,为本国工业化和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瑞士职业学校新生,先要取得企业学徒合同才能注册入学,每周在企业顶岗实习和在校学习的时间大致为6:4甚至7:3;奥地利、新西兰、澳大利亚、芬兰等学徒制度也做的非常好。[1]
2014年2月26日,我国国务院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任务、新措施,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江西省新余市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学校主办原则,通过“三对接”,即学生对接岗位、学校对接企业、教育对接产业,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学习课堂、实训车间和实习企业”,实现了“新三对接”即“招生与招工、上课与上岗、毕业与就业”的有效对接。2014年 12月,以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河北唐山召开,以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度。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必须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各地要系统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开展试点工作,搭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国内外在实施现代学徒制方面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我校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区别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与职业学校教育的良好结合产物。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区别是现代学徒制最大特点的体现。现代学徒制最大特点是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强调的是做中学,学中做。学生要随时进行身份转换,在学校是学生,到企业是学徒工。二者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
1.学习方式不同。传统学徒制是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通过模仿、摸索亲自体验学习;现代学徒制是学校教师指导学生理论学习,企业提供技术熟练的师傅,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学生在实训场地通过实践学习,更好的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更容易掌握技能,有了理论的支撑,学生可以更好的挖掘潜能,创新的开展工作。
2.学习的知识类型不同。传统学徒制是以观察师傅的工作步骤来模仿学习的,学的技能是显性的,学习的知识是隐性的;在现代学徒制中,思考显得尤为重要,学习内容嵌镶在真实的学习任务之中,技能的掌握与社会的评价(取得证书)整合在一起,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3.学习效果的评价不同。传统学徒制是以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高低来评判;现代学徒制是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为考核标准。
总之,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表1。
表1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的区别
(二)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性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性体现在可以促使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能够更加注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校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学校师资培训的重要手段,可以充分发挥企业技能大师的引领作用,实行“技能大师与教师互育工程”。通过大师工作室,引进科研项目,学院教师与技能大师形成研发团队,校企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共同促进学院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提高,实现校企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为企业科技进步提供支撑,为企业科学发展拓展空间。
(一)煤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历程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开滦企业办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职业教育底蕴。2002年为满足开滦煤炭转型对人才的需求成立了煤化工专业,本专业的特色是与企业有着深度的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经历了订单式培养、2+1的培养等,但在人才培养实施上也存在校企有效组织与协调不深入,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想到了将现代学徒制在煤化工专业中尝试运用,借助学院企业办学优势,实施教师是师傅,学生亦是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2]
(二)现代学徒制培养煤化工人才的优势
煤化工专业的特点是与企(行)业生产结合紧密,若要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入职的无缝对接,解决问题首选途径就是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培养煤化工人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校企联合招生。目前,河北省高职学生生源紧张,招生压力大,学生就业压力也大。而煤化工企业也面临着人力资源压力带来生产运营管理滞后问题,严重缺少懂专业、懂技术的一线操作人员,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煤化工人才可以解决这一矛盾。
2.校企合作育人。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煤化工人才可以以企业需求为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注重可操作性和应用性,促进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教材与技能的对接,实现职责共担、合作共赢。
3.学生定向就业。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煤化工人才可以实现学生定向就业,入学是即与合作企业定向培养,毕业即就业。还可以实现入职即入学,针对企业员工开展学历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提升员工素质,达到高效生产运营管理的目的。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煤化工专业的现状分析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依托开滦、追索市场,服务企业,奉献社会”的办学宗旨,突出“校企一体、产教相融;学培并举、集团发展”办学特色。学院煤化工专业与开滦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单位唐山中润煤化工有限公司、迁安中化煤化工有限公司和唐山中浩煤化工有限公司都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徒制培养共育技能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校缺乏与企业的有效组织协调,企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参与程度不高,课程知识与技能标准不够明确,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2.企业接收“学徒”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不考虑“师傅”原有日常工作量,一个师傅带很多学生,使学生实践质量难以保障;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又缺少有效沟通, 致使企业师傅对学生培养的系统性不强,学生适应性较差。
3.家长和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企业实践;
4.校企相互协调共育人才的政策保障工作不够完善。
(四)现代学徒制培养煤化工专业技能人才的对策探析
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如下:
1.成立开滦(集团)责任有限公司管理模式下校企共育学徒制煤化工人才的工作组,完善学徒制的政策保障,包括师资保障、资金保障、实训设备及实训场地保障等;
2.寻找校企生三方共同利益点,明确各自的职责;
3.进行学徒制教学和管理制度改革;
4.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学徒制课程体系。
结合煤化工专业的特点,尝试在煤化工专业建立具有企业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以开展“五对接、四建立、三完善、二探索、一推进”为目标进行研究实施。
五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四建立,即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学徒制工作组、建立学徒制管理体系、建立校企共聘共用师资队伍。三完善,即完善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各项标准、完善实施方案。二探索,即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煤化工专业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有效机制。一推进,即推进煤化工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现代学徒制培养煤化工人才的实施将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借助企业办学优势,找出企办院校煤化工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途径,提出了开展“五对接、四建立、三完善、二探索、一推进” 的技能人才培养实施目标,为此培养模式在其他专业的应用提供有利的参考。
[1]王悦.英国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8-18.
[2]欧阳丽,何文娟.校企协同试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5.11(6):5-10.
[3]顾小忠.浅谈现代学徒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0(10):110-113.
[4]王琳.论现代学徒制对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影响[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2).
G719.21
A
1672-1047(2017)05-0027-03
10.3969/j.issn.1672-1047.2017.05.08
* 收搞日期:2017-09-20
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现代学徒制培养煤化工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5GJJG366)。
刘文秋,女,黑龙江绥化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煤炭深加工与利用。
[责任编辑:王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