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华
第三届“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授奖辞
孟繁华
孟繁华是当代中国文学重要的批评家。他的批评熔铸着一贯的真诚、敏锐和激情,形成了他独特的格局、气象和视野。从自成一家的学术史和文学史的编撰,到对世纪之交中国文化现象的关注,再到对新世纪文学研究的倡导,他始终站在文学现场的第一线,秉承着理想主义者的风姿,激扬文字,挥斥方遒。数十年来,他以批评家的人格魅力和批评的文字魅力,直面世道人心,守护着文学的最高正义。鉴于孟繁华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特授予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
贺绍俊
贺绍俊从1980年代起开始文学批评活动,他始终站在当代文学的前沿,对文学创作进行跟踪阅读与批评,参与并见证了从新时期到新世纪的文学发展历程。他以真诚的姿态和友善的热情进入到批评实践中,其批评文字率真而质朴,在温婉的语调中表达出坚实的自信和智性的审美。他的自信表现在他对“建设性”批评理念的坚守,他通过建设性的批评对当代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意义和有创见的价值参照。鉴于贺绍俊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影响,特授予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
施战军
学院严谨的学术历练造就了他开阔的中外文学视野,将近三十年对文学现场的深度参与又形成了他敏锐的问题意识和艺术解读的美文特质。史识与悟性的融合、定位时的后顾与评析中的前瞻,让他的文学批评实现了梳理与引领的双重功效。鉴于他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对中国文学尤其是青年写作的实际影响力,特授予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
白 烨
自投身文学批评以来,白烨在新时期、九十年代和新世纪以来的各个时期,都有基于自己眼光的理论观察,出于自己思考的批评成果。他的这些批评实践,以紧密跟踪当下文学新的发展走向,热情扶持新人新作,积极向有关方面建言献策等,形成务实求真的突出特点,留下与时俱进的鲜明足迹。在一定意义上,这也以他自己的方式,促动了文学批评的持续活跃,推动了当代文学的切实发展。鉴于白烨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真诚付出,特授予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
黄发有
黄发有的文学批评另辟蹊径,以跨学科视野不断推进当代文学传媒研究和当代文学制度研究。尤为难得的是,他的见解建立在史料发掘与阐释的基础上,言必有据。他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的探索,具有方法论意义,特授予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