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鄢家骏
宾川拾錦——“百名作家宾川行”采风纪行
云南 鄢家骏
神往之情,拽着我走进宾川。
诱惑之力,推着我走进宾川。
六月,热气腾腾的宾川拥抱着我,沸腾了激情,连灵感也大汗淋漓。
六月,甜果飘香的宾川亲吻着我,甜透了思维,连想象也沉醉不醒。
一个神秘的声音告诉我:你走进了南国的吐鲁番!
啊,吐鲁番!
我一声惊叹,禁不住喃喃自语。
仰视蓝天白云,望断高原群山——
纵不见火焰山喷火吐烟,却惊见鸡足山高耸云天,佛光袅袅,灵息吹拂。
祈诚,我禁不住凌风三拜!
寻觅坎儿井神奇的碧波暗流,却见“引洱工程”大河叠波,一路浩荡,一路欢歌。
豪迈,我想纵歌高原的天河!
谛听“十二木卡姆”中阿娜尔罕的歌声,却只闻“洞经”的天籁之音悠悠传来。
顿时,我被陶醉得神魂颠倒!
……
哦,热区宝地“越析诏”,
你究竟是吐鲁番,还是宾川?
你究竟是宾川,还是吐鲁番?
我分明看见,你的泱泱18万亩葡萄园,从金牛到宾居,从州城到大营,从乔甸到力角,从平川到彩凤……何处不是碧绿尽染、浆果飘香?
它们在高原的烈日下,彩绘成“中国葡萄之乡”的生态绿云,幻化成霞光万里的甜蜜精彩!
我目光网住你膏腴之地的“土气”,催生出的岂止是优质水果30万亩,产量64万吨、产值34亿元和亩均产值傲居全省之冠的丰盈磅礴。
在湛湛蓝天之下,国家商品粮、优质烟、香叶油、柑桔、石榴等众多农产品的交相辉映,巍峨起“长江上游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区”的夺目标杆。
我膜拜你与历史文化交融溢彩的“灵气”,从天开佛国鸡足山迦叶道场冉冉飘起,漫向宾居、州城、平川、古底、白羊村、纳溪河畔……厚重和积淀成独特的宾川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白云妖娆,乘鸡足山的凡音,飘向南亚、东南亚佛教圣地和国家的天空,引朝圣者潮水奔来。
我佩服你的包容大气、海纳百川的“洋气”,凝聚4个华侨社区的近万名归侨侨眷,搭起了与欧洲、北美、南亚、东南亚等25个国家与地区互通交流的桥梁。
莫说茶马古道悠悠,哪怕古丝绸之路迢迢,“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晨歌,正沿着“一带一路”的大道浩气飞扬。
……
你似吐鲁番,但肯定是宾川。
走进宾川,我走不出吐鲁番。
我的情和爱与宾川的绿水青山紧紧搓揉在一起,拉不断、扯不脱。
放飞灵感之鸟,我迎着“热气”,搂着“土气”,乘着“灵气”,追着“洋气”,去拥抱宾川锦上添花、花上溢彩的“大美之气”。
热风扑面,满目数绿。
怎耐得住多彩宾川大地的种种诱惑?
放眼四野,所有土地的空间除了葡萄园还是葡萄园,即便有扬花的包谷、挂果的石榴或抽穗的稻谷点缀其间,也不过是锦绣在碧绸上几多画图。
天高地厚,灵气弥漫的高原聚宝盆,以诗音潇洒的激情,冲动我笨鸟的羽翅。我想纵情歌唱,唱一曲高原赞歌。但搜肠刮肚只叹息文采枯竭的无奈。
采风,使我扎进了生活的源泉,激活了灵感,飞扬了激情。
我想追寻一个理念,捕捉一种精神:什么是宾川发展的原动力?
面对宾川的千种风情,万卷彩画,我禁不住悄声自问:宾川人依托“四气”的法宝,在奔小康、建设美丽家园、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已捷足先登拥有了“保护绿水青山,托起金山银山”的“高原”理念。可贵的追求之心,不灭的追梦情怀,昂扬起宾川人创新“高峰”惊天壮举。
毫无疑问,鸡足山不愧为宾川高原的巍巍高峰。但我发现这里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高峰”出彩崛立。
好一座雄奇的“高峰”!
这个早晨,我随着阳光走进大营镇萂村葡萄产业扶贫基地。
此时,我信步在基地的硕大葡萄种植棚里,那些一串串像珍珠、一挂挂似玛瑙的葡萄浆果,固然使我陶醉。但无法拒绝的是眼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创新之花灿烂迷人。
“以支部为核心,科技为支撑,企业为带动”的精准扶贫新模式,从这里横空出世。如今,卓有成效,硕果累累,拥有多种美誉的扶贫基地,成了全国首个现代化、智能化、农光互补、生机鲜活的葡萄博物馆……
又是一座富饶的“高峰”!
这个中午,阳光热情未减,我徜徉在金牛镇菜甸村满目琳琅的葡萄园里。
热风阵阵吹来,葡萄浆果们高兴得摇摇摆摆,红宝石笑红了脸,火焰无核含蓄不露,阳光玫瑰有点羞羞答答……不过,它们滔滔不绝地向我讲述着宏源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故事。
“党支部+标准化葡萄示范基地+社员(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把41个社员之家的600多户人紧紧搂抱在一起,实施“四个统一”和“一个分配”的科学管理方式,葡萄年产值飞黄腾达1.32亿元,社员户均年收入达20余万元,核心科技示范户年收入达40万元,全部社员甩掉了贫困帽,致富走上奔小康的“快车道”。
国家级示范社的捷报上,菜甸村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榜上有名……
又是一座神奇的“高峰”!
从中国咖啡发源地朱苦拉村崛起的宾川高原有机农业开发公司,以研发为龙头,电商为渠道,建立文化咖啡产业链,实现了咖啡从地头到餐桌一条龙全过程服务,打造成“中国咖啡第一品牌”的精彩……
又一座红色的“高峰”!
乔甸镇海稍村扬海稍鱼的“名气”,展青山绿水的“秀气”,传红军文化的“正气”,唱民风淳朴团结友爱的“和气”,创新旅游帮扶的模式,举起“农旅文”融合发展的举措,描绘美丽乡村的精彩纷呈……
“高峰”连“高峰”,宾川高原“高峰”林立,风光无限。
仰视“高峰”,我叹为观止。蓦地,一个高层次的思维,启迪了我的灵感。
习近平总书对文艺工作曾有过如是评说:“我们的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
我想,这岂止是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关爱、警示,也是对全党工作高瞻远瞩的要求、企盼。
我欣喜若狂:宾川人不也正在创作一部实现中国梦的大美奇书么?
当然,他们追求的不仅是“高原”,而是拔立在“高原”上的无限“高峰”。
原以为新疆的葡萄已经够甜,殊不知天外有天,南国高原葡萄城的葡萄更胜一筹。
在宾川欢庆葡萄文化旅游节的日子里,宾川葡萄在我舌尖上跳起甜蜜的舞蹈。
甜,红提葡萄甜蜜得入口醉人,阳光玫瑰甜蜜得回味无穷,火焰无核甜蜜得清香四溢,夏黑葡萄甜蜜得神清气爽,无核翠宝甜蜜得情醉仙境。
甜……
我对文友发过毒咒:不信宾川葡萄无酸味!结果,我所有的尝试宣告失败!
我敢说,宾川葡萄拥有战无不胜的“甜!”
宾川,葡萄为什么这样甜蜜?
在葡萄园里,我的情感沉醉在甜蜜的意境里,甚至甜蜜得连理智也丧失了分析能力。
走出葡萄园时,我突然如梦初醒。
我发现,这里的阳光灿烂得甜蜜,这里的热风天然得甜蜜,就连鸡足山飘来的灵息也吹拂着甜蜜。
宾川氛围成一个甜蜜的世界,构筑成一个甜蜜的梦境。
为甜蜜,人类追梦不止。
一阵热风从耳畔吹过,我倾听甜蜜的诗意。
我渴望地球的每个地方都像宾川的葡萄一样甜蜜。
宾川的金牛街,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繁华的街边,两行芒果树多情、俏丽,飘洒一种高原独特的风情。
正是六月,热风吹落了绿叶,把位置让给了甜果,每棵树上都赤裸裸地坠挂着成串成团果实。
难得一见的景致,就像从未见过的诗画。
有的一串串自成诗行,有的一团团锦簇成画,所有的果实果皮上总甜透着一抹淡淡的红韵。
甜果在诱惑,谁不想采摘一个?
简直是妙不可言!
如此的街边芒果景象,使我这个来自芒果之乡的老翁也扼腕惊叹!
我看见那些从芒果树下走过的人们,不论是男的女的、还是老的少的。他们竟无一人伸手采摘芒果,也无一人嬉戏摇树。他们只祈诚地观赏一眼,微笑着从树边走过……
金牛街的芒果树,有尊严地在这里开花结果,为这个城市凭添了一种难得的美丽。
看见金牛街的芒果,我品尝了宾川文明的蜜汁。
漫长的景仰陪我走向高原的州城古镇。
古镇,历史依然完整。
文武庙搂肩搭脖、相拥拔立的建筑雄姿,站在500年的历史高度,鹤立鸡群,辉煌巍峨,浩然成华夏大地独树一帜的“文武”经典。
“天下第一照壁,”不可一世地耸立成一个民族包容多元文化、和谐多元文明的举世标榜。
目光的仰视,久久离不开照壁,情思又迫不及待地拽我穿越泮池,走过棂星门、名宦门、乡贤祠、大成门、大成殿直至后宫……君不见,何处不是琉璃瓦金辉迭彩、飞檐斗拱建夺天工、雕龙画凤精美绝伦……
我的灵魂在文武大庙中尽情喝彩。
不知为何,突然间,我的思绪变得有些混沌。
我搂住历史,在这里沉思。
我禁不住自问:我曾经朝拜过许多古城,它们的文庙、武庙位置总各在东西或南北,距离虽近在咫尺,但总是独自兀立,各行其道。
绝无仅有,州城的文庙、武庙为何紧紧相依,亲如兄弟,不分不离?
大殿中,有风吹来,冥冥中,我仿佛听见有朗朗书声悠悠传来,随即又有习武杀声阵阵飘来。不过,我分不清哪种声音来自文庙,哪种声音又来自武庙?
殿外,阳光闪亮,一道哲理之光掠过我的脑际:儒道双行,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机制,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旺盛生机。
“文武二圣”,共同合建,珠联璧合,民族兴盛。
这是州城先祖的创新之举。
我折服:创新,从来都是一个民族历史长河奔流向前的原动力。
一座长15.6米、宽5.16米的小挢,横跨州城500年的历史河道。
牌楼式的精艺建构,曾为南来北往的百姓遮风挡雨,也给州城留下了一座古桥建筑的艺术丰碑。
历史充满了神圣,岁月闪亮着威严。
1936年4月,北上抗日的红二军团勇士途经州城时,与当地的反动势力在此展开了一场血战。
南薰桥上硝烟滚滚,烽火连天。红军战士在刀光剑影中冲锋陷阵,杀敌呐喊……
10个小时的拼搏厮杀,鲜血染红的南薰桥,但古桥依然坚固挺立,宛若一樽红光灿烂的古典浮雕。
此刻,我走向南薰桥,当年的硝烟早已消失,但耳畔仿佛还有炮声震响。
突然间,我看见桥头边闪起一片红光……
啊!原来是桥边种植的葡萄园里,成熟了的红提葡萄一挂挂、一溜溜,红如玛瑙,灿若红霞,漫成一片殷殷的霓彩……
我禁不住举起右手,向着红光敬了个军礼!
逶迤茫茫的大山,剪影在蓝湛湛的天幕上,洁白的云朵从金沙江的涛声中袅袅飘来,诗化一幅高原的神秘风景。
谁也没有想到,在老海田的大山褶皱里,居然躲藏着一个悠远的神秘——
朱古拉村,一个彝族的小山寨,却是中国咖啡的发源之地。
所有的故事充满了传奇,故事的脉络也合情合理。
我不明白,1892年,法国传教士田德能老先生,为什么从遥远的欧罗巴漂洋过海、翻山越岭,钻到这个至今地图上还没有标示的小山村?
也许,这便是西方文化钻头觅缝、无孔不入的潜能本领。
我毫不怀疑,田德能教士在朱古拉村立足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从越南带来的那一粒咖啡种子,种植在后来的教堂边。
谁不知道,西方人离不开咖啡,就像中国人少不得茶叶。
歪打正着。田德能万万没有想到,朱古拉的热土竟然是咖啡疯长的宝地,到解放时朱古拉的咖啡长到了1134棵……
冒着烈日,裹着热风,我在朱古拉满山遍野的咖啡园里漫步。
我寻觅,田德能种下笫一棵咖啡的遗址,尽管它已在1984年的一场大雪中被冻死;当然,村中的那座教堂已变成了废墟,萋萋荒草随风低吟……
激情油然而起:我感谢田德能种下的第一棵咖啡,使朱古拉神秘成中国咖啡的发源地。我更感谢改革开放的新中国,让宾川高原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举一种宏阔蓝天的神秘:“中国咖啡第一品牌”,将美誊天下;让“咖啡从地头到餮桌的一条龙全过程服务”,梦想成真……
热情的主人,递给我一杯咖啡,喷香朴鼻,品一口,醇醇的历史回味无穷,浓浓的馨香神清气爽……
我醉了。
龙井亭,被岁月挤在宾居老街的“丁”字路口。
一条青石板路,从这里伸向东西两方无名的悠远。我不知道这是茶马古道还是盐马古道?反正石板路上印满了马帮带血的脚窝子,飘响过马帮疲倦的驮铃声。
龙井亭内,一口古井深不可测。井水幽幽,缄默不语,分明沉淀着历史的清波或是赶马人混浊的泪水。大理石砌的井沿,被赶马人汲水的绳索勒出一道道深深浅浅的伤痕。
我伸手触摸了一下井沿,疼!
旋即,一声《赶马调》撕心裂肺的呜咽,如诉如泣,从井边飞起——
哎!
砍柴莫砍苦刺藤,
有女莫嫁赶马人,
三十晚上入洞房,
初一赶马出远门。
……
声声呜咽,阵阵哀怨。
一首《赶马调》,唱不尽马帮的家史、爱情和人生,它混合着马蹄声、驮铃声、风雨声,久远地回响在漫漫山道上……
惊抬头,见亭壁上赫然有龙的雄姿、兰草的优雅和茶花的艳丽。我猛然醒悟,在龙井亭我听到的何止是一曲忧悒的《赶马调》?还有一种尚未读懂的马帮文化。
龙井亭,宾居永不凋谢的乡愁。
品读萂村,我只能选择。
我无法想象,一个边远的白族村庄竟如此山灵水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醇朴、生机葳蕤,丰彩成一部缤纷盖世的奇美诗画。
我想读懂它,谈何容易!
4000多年的历史天空,我能捕捉住多少风云?
七彩交辉的圣境宝地,让我早已失却了时空概念。
唯一的办法,我只能选择。
让灵感忍痛割爱,那18股清泉从凤凰山和象山汩汩流出的神奇隐秘,只选择山脚下黑龙潭碧水珠联的丹青意象;
让情感淡出“帝王之乡”的白墙青瓦、雕梁画栋、宛若迷宫的画意,只选择小巷相连,清溪流淌、家家种花和户户藏书的画中细节。
让盛情省略了“天子节”,以“三道茶”迎客、以“三热”和“三冷”主菜待客、以“三巡酒”敬客的和美深情,只选择洞经古乐典雅的旋律意韵。
运气不错!
这个下午,我们身临其景,无意中融进了萂村的诗画里。
眼前,白族风格的建筑群落,耸起鳞次栉比的古香古色。
场院中,一株古榕虽老态龙钟,却依然是一廉浓阴匝地。
古树下,洞经乐队着一色鲜丽的白族服饰,演奏着萂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胡琴在悠扬,竹笛在飞响,三弦在弹跳,月琴意绵绵。
突然,一声铜锣妙响,把萂村的美梦敲得五彩缤纷,诗意盎然……
跳啊,霸王鞭舞,跳不尽白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唱啊,大本曲调,唱不完白族历史的悠远漫长。
品读萂村,我只能选择。
留下的精彩,足够我品读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