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豆根腐病如何防治的方法问题探究

2017-11-12 21:01金光铉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

金光铉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原因的症状识别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技术,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大豆根腐病;病状识别;防治技术

一、大豆根腐病的表现及病因分析

1、症状识别。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根腐病是植物根部受到多种病菌的感染,而使植物的根部受到损害,从而无法给植物输送养分,导致作物的产量降低或者死亡的一种病害。所以,症状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特征,但是在一股隋况下,这些病害都是发生在作物的主根部分,而且初期病斑通常是呈现出褐色或者黑褐色的小斑点,随着病害的加剧,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大班。从而导致作物的主根皮层溃烂或者主根周围的其他根系开始脱离。在一般情况下,作物都是根部受到损害,所以我们在观察作物的生长隋况时,受感染的作物在地面上的長势都比较弱,而且叶片瘦黄、分支较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现象来识别出作物是否是受到感染,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病原鉴定。在作物的症状识别中我们有提到,根腐病是由多种病菌感染的。因此经过人们的研究发现,这些病菌大多数都是真菌,目前主要有茄腐镰孢菌、终极腐霉菌等。于是,我们就开始从引发根腐病的病源人手,来对其进行研究。

3、侵染循环。大豆根腐病菌大多属于土壤习居菌,除了能以菌丝、菌核在土壤中或病体组织上越冬,还可以在土壤中腐生,因此土壤和病残体(病根)是此病的初次侵染源,当大豆种子萌发后4~7d即可侵染胚茎和胚根,虫伤和其它自然孔口有利于多种菌侵入。

4、发病条件。据研究表明,大豆的根腐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的问题,土壤中的菌源数量和土壤的温湿度以及性质,都直接影响着大豆根腐病发生。而且,导致这些情况发生的条件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进行简单的介绍。

①连作。连作就是指当我们在进行大豆种植时,当第一批大豆顺利生产后,我们没有对土壤进行处理,就直接的进行下一轮的大豆种植。这样的种植方法是最容易导致大豆根腐病发生的条件之一,这主要是因为根腐病菌是具有一定的土壤习居性,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在,喜欢寄宿在植物的根部,而且这种病菌繁殖能力很强,所以进行种植后,不在一定的时期内不对土壤进行处理,而进行连作的话,就很容易导致病菌的滋生。

②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如沙壤土、轻壤土、黑土较土壤黏重、通透性差的白浆土、黏土地发病轻。土壤肥沃地较土壤瘠薄地发病轻。

③土壤温湿度。大豆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适温为20~25℃,温度低于9℃出苗就受到影响。因此播种期土壤涨低,发病重。土壤含水量大,特别是低洼潮湿地,大豆幼苗长势弱,抗病力差,易受病菌侵染,发病重。土壤含水量过低,久旱后突然连续降雨,使大豆幼苗迅速生长,根部表皮易纵裂,伤口增多,亦有利病菌侵染,发病重。土壤含水量过低,久旱后突然连续降雨,使大豆幼苗迅速生长,根部表皮易纵裂,伤口增多,亦有利病菌侵染,发病重。

④栽培耕作方式。一般垄作栽培的大豆比平作栽培的发病轻,大垄栽培的大豆比小垄栽培的大豆发病轻。其原因是垄作栽培可以进行中耕培土,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土壤含水量低;平地由于土壤板结并易发生涝害,使土壤含水量高,有利于病菌繁殖及侵染根部,发病较重。

二、对大豆根腐病防治方法研究

大豆根腐病菌多为土壤习居菌,又加寄主范围广,因此必须采取农业措施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防治。1)大豆无免疫和高抗根腐病品种,可选用发病轻的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适时晚播,播种深度不能超过5cm。2)合理轮作,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严禁大豆重迎茬。3)采取垄作栽培,有利降湿、增温,减轻病情。雨后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4)施足基肥、种肥,及时追肥,尤其要应用多元复合液肥,以弥补因根部病害吸收肥、水的不足。5)药剂拌种后,药效只能维持15~25d,因此要及时进行中耕培土,尤其在地下根部受害以致死亡的情况下中耕培土措施更为重要,以促进地上茎基部侧生新根的形成,能及时补充肥、水,否则造成无侧根使幼苗死亡。

大豆生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豆农的收入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抓好大豆生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影响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是根腐病,据调查历年发病株率都在30%~40%,低洼地和重迎茬地块发病株率可达70%以上,最高死苗率在15%以上。尤其是土质粘重地块发病更重,为了更好防治根腐病,我们对根腐病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

2、大豆根腐病发生原因。1)大豆根腐病与品种的关系。调查发现绥农14苗期发病率为70~100,死苗率4.2~1.5%;黑农37发病率50%—100%,死苗率2.7%~6.4%。老品种较重,新品种较轻。2)大豆根腐病与除草剂的关系。目前,我县大豆多采用药剂封闭除草,使用药量过大的,药害较重的大豆根腐病发病重。受药害抑制的地块发病率70%~100%,死苗率10%~15%。未受药害或没用药的地块发病率15%~30%,死苗现象很少。3)大豆根腐病与重迎茬的关系。我县大豆播种面积大,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地块重迎茬。据调查,重茬发病率在70%~100%。迎茬发病率20%~50%,正茬发病率在10%~20%。4)大豆根腐病与施肥的关系。常施农家肥的地块发病率在5%~30%,常施化肥,不施农家肥的地块发病率在50%~100%。

3、根腐病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2)深松旋耕增加土壤通透性,增施有机肥。3)合理用药,减少药害,促进小苗早生快发。4)药剂防治。用35%多福克种衣剂甲壳素拌种;NEB-SO豆类拌种剂1:40拌种;2%菌克毒克拌种或叶面喷洒;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对水喷雾,叶面喷洒时要兑叶面肥。

由上可知,大豆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农作物之一,它在我们生活中有着一定的地位。因此,为了保障大豆的生产,防止根腐病的发生,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不但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还稳定了我国的经济秩序,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
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及防治技术
凉山州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新技术浅谈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