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7-11-12 16:16柳昊睿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影响分析

摘要:家庭环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家庭环境中的不同方面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尤其是在家庭经济环境因素方面。本文主要就家庭经济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家庭经济环境;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分析

尽管现阶段,我国社会整体经济水平有了稳步提升,但是在广大偏远地区,仍然存在着较大比例的困难家庭,在上学期间贫困家庭的孩子属于一个特殊群体,这些家庭的收入有限导致这些学生的日常生活费用也极为有限,但是面对学校周边的各类经济活动,学生极易出现各类负面心理,影响到自身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就家庭经济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家庭经济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家庭是其主要经济来源,对于部分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而言,一切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而对于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而言,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可用的资金量十分有限,因而自然也就没有额外的费用用于其它消费。这种家庭经济环境的差异性造成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心理状态,结合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家庭经济环境可引起学生出现不同的心理状况,常见的主要有:

1、人际交往

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日常人际交往较为广泛,有一定的资金用于日常社交活动,而人际交往又能够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相反的,如果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学生没有额外的费用用于日常社交活动以及人际交往,学生通常都是独来独往,久而久之容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所以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会存在人际交往障碍[1]。

2、抑郁问题

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在学习或者是生活中通常会存在忧郁苦闷的情感,对学习或者是其它事物没有兴趣,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随着抑郁程度的增加,学生会逐渐表现出悲观、失望、忧郁等负面情绪,严重的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对生活没有热情。遇到任何事情不愿意和他人交流,极易造成心理崩溃。

3、焦虑问题

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在学习或者是生活中通常会存在一定的焦虑心理,比如担心其它学生知道自己家庭状况不好,担心其它学生嘲笑自己的出身,在学习、生活或者是同学交往过程中表现的较为敏感,其他人随便说的一句話,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都会联系到自身,感觉别人是在说自己,患得患失,在学习中不能够静下心来,为人处事谨小慎微,对于别人的言谈举止过于关注,在生活或者是学习过程中会无缘无故的生闷气、发脾气等。

4、强迫症

中考可以说是一道分水岭,通过中考,有些学生进入省级重点高中,而有些学生则进入普通高中,对于进入省级重点高中的学生而言,在当地可谓是重大新闻,同时也是全村其它学生学习的榜样,因而学生在进入学校后会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强迫自己不去参与集体活动、不参与各类社交活动,考虑到自身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在实际学习中更加担心未来,总觉得自己不够努力、不够用功。这些一定程度上都和家庭经济状况有关,对于家庭状况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不用为未来担忧,不会强迫自己干自己不喜欢的事情[2]。

5、特殊的人格形成

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在人格形成过程中,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没有经济能力支撑自己的某些爱好,造成了这些学生在自信心、个人责任感、自我意识、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的不足。家庭经济环境的差异性使得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将时间主要用于学习,人际交往圈子狭窄,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存在着自卑、压抑等相关问题。涉及到经济的相关活动也是尽可能的逃避,在其它学生眼中会认为其属于“小气鬼”、“铁公鸡”等,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学生特殊人格的形成。

二、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干预

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一个人所处的家庭经济环境条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因而为了消除这种家庭经济状况不良对学生心理状况产生的影响,需要对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常用的主要方法有:(1)在群体活动过程中,多为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以及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有关心理状态的调节,避免不良心理状态的发展;(2)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教师可根据掌握的学生资料,注重和学生的交流,告知学生缓解各类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比如:通过散步、骑脚踏车、下棋、阅读等能够转移注意力,定期向家人倾诉自身的感受,寻求家人的关心爱护。保证各类不良心理状态及时得到缓解[3];(3)在校园内开设心理咨询室,由专业的心理学人员担任咨询老师,注重对学生个人隐私的保护,保证学生能够完成倾诉。

结语

家庭经济状况会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状况造成影响,尤其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通常会出现各类心理问题,此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人格和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杨宪华,张蕾.民办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08):944-946.

[2]刘敏.环境理论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教育模式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9(01):89-92.

[3]季良靖.家庭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108-113.

作者简介:柳昊睿(2000.03.26)男,汉族,山东省东营市人,高中学历,论文方向:经济类。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响分析
内部控制环境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乌兰察布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