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舞台多媒体3D技术

2017-11-12 13:21刘东华
神州·中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舞台剧全息剧目

刘东华

目前的舞台剧演出市场对于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3D技术两大类。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将LED视频、音效等元素作为表达手法加入到演出之中,从而调动观众视觉、听觉方面的感官;而多媒体3D技术,则包括3D-Mapping技术、全息投影技术、全景式多媒体技术的使用。

一、成本差异

相较于多媒体技术,多媒体3D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能拓宽观众的视觉角度,带来裸眼3D的观剧体验。舞台技术为观众提供了更为多样的视觉体验,但是不同技术之间的成本却有很大差异。通常来说,一部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剧目,演出费用是50万元-60万元左右,一般不会超过100万元,但若整个剧目都运用全息投影技术,起步成本便超过200万元,可能占到剧目整体预算的一半以上。因此,目前多数剧目较难承担多媒体3D技术所花费的费用,所以运用得较少。与此同时,制作费用的投入也是与收入相匹配的,舞台剧的票房决定了使用多媒体3D技术的剧目不会太普遍。

二、行业体系没有形成,还没有标准。

舞台技术的名称越来越多样,但是视觉效果往往大同小异。目前全息投影是最常见的舞台艺术,有些全息投影出的影像非常逼真,还可以与观众互动,有些则仅是将影像投射在固定的背板上,动态化很少,“在观看的多场运用全息投影的演出中,张艺谋的观念演出《对话。寓言2047》的投影效果最为逼真,但是还有不少剧目仅是以全息投影为宣传,而实际演出中运用舞台技术的时间不过几分钟而已。”

如何将目前的舞台剧技术进行区分,行业内十分模糊。较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目前多媒体3D技术在演出中的运用范围并不广泛。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出于成本考量,二是需要衡量剧目内容本身是否需要与技术合作。因此一部剧目所運用的舞台技术与否取决于观众观剧的诉求,有的观众为了剧情而来,可能会对剧目略有失望,而有的观众重视体验,所以反响较好。其实技术都是双刃剑。关键还是内容是否需要结合技术来展现,技术只是手段,更重要的是它能否更具创造性地讲诉故事。

此外,对于加入多媒体3D技术的舞台剧,观众的态度也褒贬不一。有观众表示选择剧目观看主要是被舞台效果宣传所吸引,但看完之后却发现与预期不相符。但也有消费者认为,相较于以往的舞台剧演出,多种舞台技术的运用依然是一种全新的突破。如今,国内舞台技术的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体系,但技术主要是表现剧情的一个手法,有些剧目可能会用到灯光效果,也可能会用3D技术或者更科技的方式来表达,都是根据剧情的需要决定的。

三、融合不能强求

舞台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除了新兴的舞台剧演出,不少传统演出类型也开始融入舞台新技术。无论是多媒体技术还是多媒体3D技术,用科技的手法融入到舞台中,舞台的表现力、视觉的冲击力与演出的表达的确会更好,但并非所有剧目都适合加入技术。如果牵强地把技术运用到舞台上,也略显多余,所以还是依据剧目的内容和创意所决定。“舞台效果一定是和剧目的内容相关的,因为舞台也是创作的一部分。”

“在未来剧场里面,你鼓掌不鼓掌都会有影响,可能每个观众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多媒体3D技术的发展已经崭露头角,但多媒体3D技术的升级还是依托于投影技术本身的发展趋势,与整个行业的技术息息相关。未来投影技术可能会更趋精准化、互动化,投影效果能精准地投到每个观众身上,然后根据观众的动态展现不同的效果,使观众也成为投影的一部分。

多媒体3D技术为观众带来了新体验,改变了许多观众对于舞台剧演出的传统印象,让更多的人走进剧场,但多媒体3D技术以后能否广泛运用到演出之中,目前还难以下定论。舞台真,影像假,假与真之间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用的不好可能会破坏。目前整个舞台剧行业里这种剧目并不多,只有当大家都在做这样的剧目时才会普遍。endprint

猜你喜欢
舞台剧全息剧目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舞台剧目
大型黄梅杂技舞台剧《七夕情缘》
舞台剧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舞台剧
优秀剧目进校园
全息技术在公共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